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83
NO.183
公元390年三月,姚苌遣军攻下了前秦将领齐益男驻守的新罗堡(今陕西眉县东南)。
来而不往非礼也,苻登当然也要还以颜色,率部进攻后秦将领张业生驻守的陇东(今甘肃庆阳)。
姚苌亲自领兵来救。
而之前一直咄咄逼人的苻登这次却一反常态,竟然没有应战就仓促退兵了。
不是他不想战,而是他不能战。
毕竟,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比拼的主要还是国力。
包括长安在内的八百里秦川大部分都是后秦的国土,苻登的领地,大多是鸟不拉屎的边远山区,大多是粮不够吃的国家级贫困县,自给尚且不足,怎么可能源源不断地支持他发动绵绵不绝的战事?
在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连续征战后,前秦的国力已经基本被耗尽,很多地方都到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地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汉难打无后勤之战。
面对残酷的现实,苻登也不得不低下他坚毅的头颅,从之前的全面进攻转成了被动防守,从之前的下山猛虎变成了现在的缩头乌龟。
姚苌则趁机腾出手来,剪除了关中各地的反抗势力,在与前秦的对抗中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公元391年底,两军在安定(今甘肃泾川)城外再次交战,后秦军再一次获胜。
战后,姚苌举办庆功会,大宴诸将。
姚苌自然是得意洋洋,大臣们自然是马屁连连。
不过,正如再完美的程序有时也免不了有bug一样,再和谐的场面有时也免不了有不那么入耳的声音。
有个将领借着酒意,对姚苌提出了婉转的批评:如果是魏武王(即姚襄,姚苌称帝后追谥其为魏武王)还在世的话,苻登这个逆贼肯定是不会活到今天的,陛下您还是太过谨慎了。
姚苌笑着说:我当然不如我的亡兄,具体来说至少有四点,身长八尺五寸,手垂过膝,令人望而生畏,这是其一;领十万之众,争衡于天下,无人可挡,这是其二;温古知今,讲论道理,招揽英才,这是其三;统帅大军,人人都尽死力,这是其四。我之所以还能建立些微薄的功业,不过是在谋略上稍微还有一点长处而已。
这番话让大臣们心悦诚服。
然而人生无常。
眼见得后秦的形势不断向好,胜利已然在望,但姚苌的身体却突然变差,很快就一病不起。
苻登闻讯大喜。
趁你病,要你命!
他马上向苻坚的神位报告此事,随后统军再次进攻安定,在城外九十里扎营。
姚苌强撑着病体,亲自率部出城迎敌。
苻登也引兵出营,准备与后秦军决战。
此时他突然得到消息,说姚苌派了支偏师绕到了他的军营后方,似乎又要端他的老巢。
苻登之前吃过一次亏,现在当然不敢掉以轻心,慌忙带兵返回营地。
姚苌则趁夜率军紧跟在苻登身后。
苻登在大营中严阵以待,夜不能寐,一直在为天明后与后秦军的战事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想尽办法,总共想了三十六种方案七十二个对策一百零八条注意事项。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他却发现后秦军已经不知去向。
苻登忍不住长叹道:这个姚苌到底是个什么鬼啊!走的时候我不知道,来的时候我也不能察觉,传闻说他快死了,却突然又在战场上出现了。朕与这个羌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
他不敢再战,连忙撤兵回到了雍城(今陕西凤翔)。
姚苌也退回了安定。
之后他的病势日渐沉重。
公元393年10月,姚苌不得不拖着病体从安定回到了都城长安。
12月,姚苌在长安去世,时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