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 | 丁向红:变出无限风光——例说作文“变”字诀
运动变化是世界万物的规律。不变则是静止不动,世界将死一样沉寂。作文也要变,尺水兴澜,螺蛳壳里做道场,小篇章里见出大世界,得变出无限风光来。
同种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或词或曲,或诗或文,或叙或描,或议或抒,或详或略,或顺或倒,或快或慢,或整或散,或正或反,或板或谐,或雅或俗,或虚或实,或隐或显,从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采取多种技巧,灵活机变。我非常喜欢《海燕》一文,不止从中汲取到与逆境勇敢抗争的力量,更欣赏高尔基高超的变化技巧。本篇谨借此阐释作文变化之道。
首先,写作目的决定“变”化文体
文体一般分为实用类与文学类。实用类侧重功用性的给予知识的真、伦理的善,而文学类侧重艺术的美。写作目的决定将同样一组材料变成何种文体。
注释对海燕的说明。说明文字能给人知识,但绝不会给人感动。要给人心灵的震撼就非文学体裁不可。
高尔基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写下《海燕》散文诗。这绝不能是政治口号,不是教训的、强迫的、露骨的思想宣传,否则那是议论。文学作品就要通过具象、情感和敏锐引起读者共鸣,发挥其感染的力量。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本文无疑有明确理念,且通过海燕相关一组具有声、色、态的表象传递。此时文学作品的感染更具有征服人心的力量。
其次,写作背景决定“变”化技巧
技巧没有好坏,适合表达目的与背景的技巧才是好的。文学家对时代一般比常人敏感,用文学的方式表现生活,参与生活。文学常用直观、细节描写生活,隐喻性的表现生活。
再次,写作材料决定“变”化原则
素材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无米之炊巧妇也难为。材料要备多,守真,丰富,关联,这些是基本的变化原则。
备多。掌握写作对象的信息量越多,变化的余地越大。我们总是尽量多的占有材料,多类型、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建构对写作对象的认知系统,而这是写作前必做的功课。海燕直接的资料且不说,同是海鸟的海鸥、海鸭、企鹅作为不同类型的衬托物,衬托海燕的勇敢、智慧形象的资料也是不可少的。再如,海燕的生活圈,大海、狂风、乌云、闪电、高空、悬崖等意象,是笔墨必及的地方,不可不关注。
守真。
丰富。
关联。
再者,作者素养决定“变”化可能
最后,读者心理决定“变”化需要
文章除了个人日记有私密性,为发挥真、善、美的作用,必须要读者读乃至爱读,譬如本篇,读者不读,就发挥不了战斗的功能。因此,必然要采取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揪住读者的好奇心、探究欲,将读者带入文本情境中,一起忧喜惊疑。
的叫喊”,富于号召力和战斗力,不就是鼓励和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身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吗?文章需要读者。
变,当然得不偏文体章法。作文,既有法,又无定法,在方圆之间圆融变化,变出无限风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