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读书记(二)
6.《孤独六讲》蒋勋
这本书里把“孤独”细分为六种: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提起“孤独”,我往往只会联想到“独自、静、自我对话”等关键词,不曾想过“孤独”还有这六种细分。
《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在破碎重整中找回自我。
7.《巨婴国》武志红
不是一本特别好的书。
8.《苏东坡传》林语堂
9.《乡土中国》费孝通
这本书是作者费孝通在1947年出版的,如今时隔多年,但在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现书中提及的很多现象、习俗一直都没有变,若不是在序言中看到了“1947年”这个字眼,真的会相信这本书是二十一世纪写的呢。
这是一本解读农耕文化下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书,处处充盈真知灼见。一种沿袭已久的社会文化形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随着政权和制度的变化而消失,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本书一共有十四个章节,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颂、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源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作者通过这十四个章节,向我们说明了许多乡村社会中的风俗、伦理、礼节,比如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为什么故土难离还要落叶归根,为什么是礼俗社会,为什么是熟人社会,为什么乡间重语言不重习字,为什么攀交情重关系不重权利和契约等等。而且书中的内容通俗易懂,作者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因此在读的过程中常常有所共鸣。
10.《季羡林的朋友圈》梁志刚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答苏武书》
去年寒假读了一套季羡林先生的书,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朴实、真挚、有骨气、有学问。季羡林先生一生提倡并身体力行八个字:爱国、孝亲、尊师、重友。他是我最敬佩和喜爱的作家之一。
今天,在图书馆里偶然看见了《季羡林的朋友圈》,立马开始阅读了。这本书里介绍了季羡林先生的朋友、同学、师长、爱徒等百余人,季老与这些朋友在政治上互相爱护,学术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互相关照,同欢欣,共患难,相扶相伴,走过了一段又一段崎岖不平的人生之路。
古希腊哲人说:“告诉我你的朋友是谁,我就知道你是谁。”看看季羡林先生的朋友圈,就算不了解他,也能大致判断出他的为人。这本书分为九个章节:总角之交、清华剑客、青年伙伴、六位恩师、师辈友人、文坛密友、同道中人、海外知音、高足爱徒。每个章节都介绍了季老人生的不同阶段的朋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这么多优秀的海内外文人大师,也从侧面知晓了季老先生的生活点滴、文章人品。这么多朋友,就像是一条条线段,一点点笔墨,一同勾勒出季羡林先生的身影——他怀真情、讲真话、质朴、淳厚、骨头硬,心肠软。
11.《浮生六记》沈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