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妮:宁静漫思|散文
文/王美妮
【作者简介】王美妮,笔名星子,陕西人,中学语文教师。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位女同学站在讲桌前给全班同学讲解诸葛亮写给他八岁儿子的《诫子书》。黑板上清秀的字迹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话赫然入目。一脚踏入教室的我内心欢喜,不只欣慰于这位女同学在“课前分享”中表现出的大方与才思,更因为“宁静致远”这四个字,算是我2018年最喜欢的字眼了。
以往遇见“宁静致远”,只觉得那是用毛笔写出的四个硕大的汉字而已,普通的与其它的汉字似乎没有不同。热情洋溢的浮躁心灵,灵动飘忽的眼神,只会驻留在新鲜亮丽的事物上,“宁静致远”的墨色根本无法让人定睛。
不知缘何,这四个字今年却突然频频光临我的脑海,毫无征兆,似从遥远的天际飘来,却又清晰亲切。
静坐时,走路时,白天里暗夜中,我常在心里揣摩,“宁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或许比“安静”更“静”,时间更长,程度更高;应该是心与身的统一,不能有背叛与分离;是将心神长久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其它所动,不急不馁,坚守初心,义无反顾……思索之后,愈觉“宁静”二字耐人寻味,它蕴含着梦想、专注、恒心、坚守……看来要做到“宁静”并不简单,然而在寻觅中,我依然找到了“宁静”的身影。
宋代的苏轼就做到了“宁静”。苏轼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科举考试要求熟记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发奋努力的学生则会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的措辞也不可忽略,因为做文章用的词语就是从此而来的。苏轼更是将《汉书》手抄了三遍!《汉书》的字数将近七十五万字,用毛笔书写,抄上三遍,这得有多大的专注力,多大的恒心,而且他以为,正好可以练习书法。
将书逐字抄写,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后来,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或引经据典,或设譬举例,都是一挥而就,轻而易举。苏轼去世以后,有一位洪姓的官员接替了苏轼知制诰的职位。这位官员对自己的文才颇为自诩,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宁静给了苏东坡牢固的记忆,给了他丰厚的学识,也给了他创作的灵思。厚积而薄发,熟然后生巧,以至于连同时代的文学大家欧阳修、王安石也自叹学问不及。老年贬居儋州的苏东坡又将抄书法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苏过。苏过将《唐书》抄写了一遍,借资记忆,又抄写《汉书》。可见此法裨益。
明代的李时珍更是一个宁静的人。他觉得前人的医书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全力搜寻医书,广泛采集草药,历经三十年,阅书八百多家,消除繁复杂乱补入缺漏,三易其稿写成一本书,称《本草纲目》。前代的医书叫《本草》,李时珍的医书首次正名为“纲”。“纲”后附解释为“目”,并详解药物的出产,形色,气味,主治附方等。
《本草纲目》书成,李时珍将之献给朝廷后,突然去世。
李时珍一生只静心一件事,只写了一本书,他将心力凝聚于此,从此不问其它,四季更迭,南北奔波,或搜集药书,或亲身试药,身历药物中毒,野兽长蛇,集大成于“纲目”。这个“纲”冠绝明代,也享誉后世。试问中国的药书中,除此书外,还有哪本敢妄自称“纲”?
清代的王国维将“宁静”化作三层境界说。孤独、坚守、无悔!这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在慢之中。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只有持之以恒的沉浸其中,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也才能走得比常人更远。诸葛亮用“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句式来强调“宁静”的不可替代!正如蒲松龄所言:“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则文必正,艺痴则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浮光掠影,一曝十寒的做法,自是无法“致远”。诸葛亮正是深知人性“行百里半九十”、急躁贪婪的弱点,才会以“宁静致远”来劝勉后人。
著名的“10000小时法则”,同样可以用“宁静”来阐释。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4000小时。
愿我的学生在诵读《诫子书》时,能悉心体悟,涨一分宁静,少一份浮躁。人心越是急功近利,对宁静的守护就越显珍贵,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不断彰显。因为唯有专注才不会放弃,有恒心才会有恒力。古今中外多少大家一生只做一件事,甚至几代人接力完成一个梦想,内心笃定,矢志不渝,不断前进,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致远”。
我也将“宁静致远”四字装裱加框,与家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