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137:王脩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37 篇文章

今天来讲 王脩

(原157篇法正)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王脩(音同“休”),字叔治,今山东人。

王脩七岁时,其母去世,刚好在社日的那一天。第二年,大家都在社日祭祀祭神,王脩突然间鼻子一酸,想念起母亲来,非常悲哀,嚎嚎大哭。

邻居听到了他的哀嚎声,也想起了他母亲已去世,便停止了祭神活动。

二十岁的时候,王脩到南阳游学,借宿在张奉的家里,临走之时,张奉家里人都生了病,没有人去看望他们。王脩见状,非常怜悯他们,亲自照料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

190年左右,北海孔融征召他为主薄,代理高密令。当时,高密人孙氏素来为所欲为,他的门客多次犯法,始终没有承担犯法后的责任。民间多有抢劫案发生,犯人一旦进入孙氏门下,官吏便无法捉拿他们。

王脩决定教训教训这个臭小子,于是带着官吏百姓包围了孙家,孙氏抗命抵抗,大家都因畏惧而不敢靠近。王脩大怒,说:我今天一定要让这个臭小子交出犯人,有敢不去攻打的,与犯人一同治罪。

孙氏见这气势,软了下来,交出了犯人,从此之后,当地横行霸道的豪强都有所收敛。

之后,王脩被推举为孝廉,他让给了邴原,孔融却不答应。当时天下已乱,推举孝廉,为上输送人才的事便停了下来。

不久之后,郡中有人谋反,王脩听闻此事,认为孔融有危险,急忙奔向了孔融那里。贼寇们在刚刚起事时,孔融不慌不忙,对左右人说道:能冒着生命危险来帮我的,恐怕也就只有王脩了吧。

话音刚落,王脩就到了。但是笔者怎么感觉孔融这话说的好不地道,怎么感觉有种“没事,反正老子这么有名,这么有才,肯定会有人来救我”的感觉。

王脩随后任功曹,当时胶东多有贼寇,孔融便让王脩为胶东县令。

胶东人公沙卢是个豪族,狂妄不已,不肯听从官府的命令。王脩到任后,独自带领几个人闯入了公沙卢家中,斩杀了公沙卢兄弟几人。

几个人头落地,公沙族人惊恐不已,没有人敢轻举妄动。王脩随后安抚了其余人等,自此贼寇之乱逐渐平息。

孔融这个书呆子经常遇上危难,每当这时,王脩即使在家里度假,也立即前往,孔融也因为了有了王脩,多次幸免于祸患。

后来,袁谭也听说了王脩,征召其为治中从事。有一个同僚刘献好几次诽谤诬陷王脩,王脩都不为所动。后来,刘献因事当判死罪,恰好王脩审理此案,王脩并没有趁此报仇,相反,免了刘献的死罪。

这件事发生之后,大家都纷纷称赞王脩,袁绍后来征召其为即墨县令,后又任袁谭的别驾。

202年,袁绍病逝,袁家内部开始了内斗,袁谭与袁尚之间相互猜忌,在203年,俩兄弟开始兵锋相对,动起了真格。

双方在黎阳城外交战,最终袁谭败北,率领部将退回了南皮。王脩带着官吏百姓前去营救袁谭的时候,袁谭高兴地说:哈哈哈,成全我的人,就是王别驾呀!

袁谭战败后,刘询在漯阴起兵,各个城池都有响应,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袁谭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叹息道:现在全州都背叛我了,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德行吗?

王脩安慰道:东莱太守管统虽远在海外,但这人是不会背叛的。

袁谭将信将疑,果然十几天后,管统抛弃了妻儿来到了袁谭这,他的妻儿随后被叛贼给剁了。

袁谭喜出望外,让管统改任乐安太守,此时,袁谭像打了鸡血一样,想再次进攻袁尚,夺回属于他的一切,王脩在一旁说:兄弟之间相互攻击,这是注定要走向败亡的道路啊!

袁谭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里暗暗不爽。

过后袁谭问王脩:如今还有什么计策可以使用的呢?

王脩说:兄弟之间就像左右手,比如说一个人要跟别人决斗,之前先砍掉了自己的右手,反而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能赢,请问这样可行吗?天下还有谁能比兄弟亲近呢?如今你的部下有很多进谗言的人,巴不得你们兄弟相争,他们好从中谋利。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堵上耳朵不要听他们的,如果能够杀掉几个这样的小人,兄弟重新走向和谐,那么你就可以凭借这个横行天下。

然而,袁谭掏了掏耳朵望向了天空,王脩的声音离他越来越远,飘忽不定。

袁谭没有来揍袁尚,袁尚自己反而来揍袁谭了,袁谭迎敌大败,据城死守,袁尚拼命进攻。之后,袁谭逃去了平原,并让辛毗向曹操发出了SOS求救信号。

曹操喜出望外,收了袁谭,在攻破冀州后,袁谭又倒戈相向,背叛了曹操。曹操早就料想到时这样,带兵进攻在南皮的袁谭。

此时的王脩正在运送粮草,身处乐安,听闻袁谭有难后,立即带着手下几十人连夜奔向袁谭。

等王脩刚到高密县时,电视机前传来袁谭已死的消息,王脩鼻子一酸,下马痛哭起来,说:没有你,我还能回到哪里去啊?

哭完之后,王脩擦干了眼泪,去了曹操那里,请求让他收葬袁谭的尸体。曹操起了心思,决定试探一下王脩的诚意,于是一声不吭,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王脩说:我曾受袁氏厚恩,如果能让我得以收葬袁谭的尸体,然后让我去死,我也绝不后悔。

曹操满意地点头笑了笑,称赞他的义气,批准了他的请求,而后让他担任督军粮,返回乐安。

很多人一提起那些愚忠或者死忠的人,并且以结果为导向,在他们所忠诚的主公日后还失败了的时候,都嘲笑他们,觉得如果是自己,肯定比他们聪明。然而实际上,难道他们自己很糊涂吗?受人之恩,以礼相报,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的基本素养吗?

袁谭灭亡后,全州各个城池都进入了曹操的怀抱,唯独管统死守乐安,拒不投降。曹操让王脩去取管统的首级,在王脩见到管统后,毕竟同事一场,王脩理解他,于是解开了管统的捆绑,让他去见了曹操。

曹操最终赦免了管统。

原先,袁氏的政令很宽松,在职有权有势的人大都贪污受贿,积聚财物。曹操攻破邺城后,查抄审配家时,搜出的家财数以万计;在攻破南皮县,察看了一下王脩家,发现就半袋米,几百卷书。曹操因此非常感慨,说:王脩作为士人真是名符其实啊。

于是,曹操礼聘王脩为司空掾,代理司金中郎将,迁任魏郡太守。

王脩在任期间,抑制豪强,扶助弱小,赏罚分明,被百姓们称赞。

213年,王脩被封为大司农郎中令,恰在此时,曹操想恢复古代的肉刑,王脩却认为时机未到,还不适合恢复,曹操便采纳了王脩的建议。

后来严才造反,带着属下几十人攻打宫殿旁门,王脩听闻兵变,未等军队赶到,就急忙率属下官吏步行到了宫门。曹操当时在铜雀台上观望,说:那赶来的,一定就是王脩。

事后,钟繇对王脩说:以前,当京城发生变故的时候,九卿应当各自居守官府不出。想想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于国家来讲也是巨大的损失啊!

王脩却说:国家发放俸禄给我们,怎么能在国家危难之时躲避呢?居守官府是旧制,但不符合大义!

随后不久,王脩病逝于任上。

欢迎在底部留言,精彩的留言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