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三百九十二首《八阵图》(杜甫)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八阵图

     【中唐·杜甫·五言绝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拼音版:

gōng gài sān fēn guó,míng chéng bā zhèn tú。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jiāng liú shí bù zhuǎn,yí hèn shī tūn wú。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作品介绍]

《八阵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注释]

⑴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⑵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⑶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⑷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最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有《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赏析

壹/

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整体赏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名家点评

《东坡志林》:

仆尝梦见人,云是杜子美,谓仆曰:“世人多误解吾诗。《八阵图》诗云:‘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非也。我本意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长。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洒英雄之泪,唾壶无不碎者矣。

《杜工部集》:

钱谦益笺:按先主征吴败绩,还至鱼腹,孔明叹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不至危倾矣。”公诗意亦如此。

《杜诗详注》:

下句(按指“遗恨失吞吴”)有四说: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以先主之征吴为恨,此东坡说也;不能制主东行,而自以为恨,此《杜臆》、朱注说也;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此刘逹之说也。

《唐宋诗醇》:

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

《读杜心解》:

说是诗者,言人人殊……抛却“石不转”二字,致全诗走作。岂知“遗恨”从“石不转”生出耶?盖阵图正当控扼东吴之口,故假石以寄其婉惜。云此石不为江水所转,天若欲为千载留遗此恨迹耳。如此才是咏阵图之诗。

《诗法易简录》:

前题《武侯庙》,故写出武侯全部精神,此题《八阵图》,故只就阵图一节写其遗恨,作诗切题之法有如是。

《诗境浅说续编》:

武侯之志,征吴非所急也:乃北伐未成,而先主猇亭挫败,强邻未灭,剩有阵图遗石,动悲壮之江声。故少陵低徊江浦,感遗恨于吞吴,千载下如闻叹息声也。

《唐人绝句精华》:

“江流”句,从句面看似写聚石不为水所冲激,实已含末句“恨”字之意。……“石不转”有恨不消之意,知此五字亦非空设。杜甫运思之细,命意之高,于此可见。

佚名

赏析

贰/

杜甫有两首写诸葛亮而非常有名的诗,一首是《蜀相》,一首是《八阵图》。

写前一首时,杜甫刚结束了长达四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之后,从秦州、同谷移居四川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在浣花溪畔安家,生活终于安定了下来。第二年的春天,诗人到诸葛祠探访,临祠伤怀,睹景思人,有感而发写了一首七律,诗中由景及人,由人及己,情绪沉郁顿挫,格调雄浑悲壮。那一年是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杜甫49岁,已逼近天命之年,于是他长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泪,但还无恨,诗人还以英雄自拟,心底里还存着报国之志;后一首是诗人766年(大历元年)的作品,这时杜甫已经55岁,他初到夔州,见到八阵图后,睹阵思古,于是命笔又写一首,这次是五言绝句,此诗干净纯粹,直言惋惜,恨意绵绵不绝,诗中已经暗含着对主君的深深不满,以及自己暮年病躯的悲哀,此时无泪,但恨意深远。

两首诗诗中的人物同样是诸葛亮,杯中的酒是同样的,心中的块垒却已不同,到写第二首诗时,时过境迁,杜甫已经意识到自己垂暮之年,不可能再回重要位置,他发出的不再只能是沉重的叹息,也不再流下满襟的泪水,他在诸葛亮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八阵图”之前,表达了自己的深深的恨意,于是他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献上《隆中对》(需要注意,那一年,刘备48岁,诸葛亮只有27岁)开始,似乎三国的天下大势已经在诸葛亮长远的规划之中,但是三国的形成,远远要比小说《三国演义》里写得复杂得多,诸葛亮所作的贡献也远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神奇和重大,据正史《三国志》对诸葛亮的中肯评价是这样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也就是说,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后,直到后来刘备攻下汉中,主要的军事决策者仍是刘备,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在任命为相国之后才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在于治国,而不在于军事,到后期刘备攻吴失败之后,他连年征战基本以失败告终,原因也在于他不擅长军事。

本诗中所提到的八阵图确有其事,记载这件事的,也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写道:“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蜀志·诸葛亮传》)八阵图是诸葛亮演练兵法的形势推演图,它决不像小说中说的那样陆逊误入阵中就差点困死那样神奇。

但无论如何,诸葛亮的贡献不可磨灭,即便是他的贡献主要是政治上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从无到有创建蜀国基业,作用是巨大的,至少他是形势的把控者,因此杜甫说他“功盖三分国”。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是穿梭外交、拟定策略的年轻军师,可以说是他一手促成了赤壁之战,至少在十分刘备军团十分弱小的情况之下促成了孙刘联盟。

在赤壁之战中,真正拼命的,是曹操的南征军团、荆州降军和周瑜指挥的东吴水陆军。在赤壁一战中,曹、孙集团两败俱伤,曹军溃败逃散人达十余万,周瑜在江陵之战中重伤,因而早逝。所以,在这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役中,真正主要的受益者就是刘备军团,出的力气最小,获益最大,之后才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说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并不为过,因为刘备所准确依循的战略规划,正是诸葛亮早年规划好的,诸葛亮是战略家,但具体的战术上,他远没有老辣的刘备能干。

“名成八阵图”。八阵图很有名,否则杜甫不会把它跟“功盖三分国”相提并论,据说是因为陆逊追赶刘备的败军时,被八阵图阻挡,终至陆逊败归,小说中甚至描写陆逊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指引方得脱困,八阵图因此名扬天下,因为老于军事的刘备败归时,是诸葛亮的八阵图抵挡了追兵,这对于诸葛亮来说,确实是成名一战。至于当时战况如何,水流如何,天气若何,石头如何摆布等,均不可考,因此八阵图越传越神,到杜甫时,八阵图已成神迹,八阵图的名声也牵带着诸葛亮的声名由此大起。八阵图据传有多处,杜甫在夔州所见的八阵图就是所传困住陆逊的八阵图所在地。

“江流石不转”,八阵图相传到唐朝时,仍保有原来的样子,五尺高、六十围,纵横排成六十四堆。几百年来一直保持不变。“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里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在杜甫心中,八阵图的石头不转,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的是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渝。刘备去世时,诸葛亮43岁,刘禅只有17岁,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回答:“臣敢竭尽股肱之力,效死忠贞之节,至死而后已。”他这样说的,也确实这样做的,这是他的伟大之处,心志如磐石之坚。

“遗恨失呑吴”。不管是什么原因,刘备率军去攻打东吴是背离了诸葛亮的长期规划的,这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失去理智的刘备将自己的事业带向没落。因此,杜甫说“遗恨”,是因为刘备违背了诸葛亮的规划,破坏了“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这才使得蜀汉的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这是主君的错误,是诸葛亮无法控制的,因此杜甫替诸葛亮惋惜,替诸葛亮抱不平,替诸葛视“恨”。这时,杜甫把自己的毕生遭遇代入到诸葛亮的人生经历里,杜甫替国家着急,替自己不平。

最后这两句,怀古与抒怀融为一体,怀古为实,抒怀为虚,虚与实浑然不分,浑然无迹的抒怀融合在史实的讲述之中,两首诗都写诸葛亮,杜甫感怀的都是自己,杜甫喜欢诸葛亮,原因是人格上的相似,杜甫是诸葛亮的超级粉丝,因此,杜甫大部分精彩的时光,都待在离诸葛亮生前所在的成都,就像李白,他喜欢谢灵运,于是,他的大部分人生时光,都扔在了南京。

佚名

赏析

叁/

怀古诗是人与历史的对话。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情有独钟,这是他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不久,就诸葛亮遗迹所作的一首怀古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传主“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但对其遗址何在,众说不一。奉节县永安宫南的长江沙滩上的八阵图,由于这首杜诗而格外驰名。诗中颂扬了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斗争中,为创立蜀国基业的盖世功勋。与此相对应,他在长江沙滩上摆下的八阵图,使他的名声更加卓著了。八阵图乃是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构成的战阵,在长江滩上则聚石为兵,纵横棋布为六十四个石堆。夏天洪水冲淹,这些石堆也岿然不动,因而有“江流石不转”之句,也象征着诸葛亮忠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阵图留在这里,作为刘备征吴败归的救援措施,实在不合诸葛亮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诸葛成名的历史见证,又留下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遗恨。“遗恨失吞吴”一句,由于汉字的多义性而出现解释上的分歧。《东坡志林》记载,苏轼曾梦见杜甫对他说:“世人多误会吾《八阵图》诗,以为先主(刘备)、武侯(诸葛亮)欲与关公报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吾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志。以此为恨耳。”杜甫借八阵图思考着诸葛亮的功名与遗恨,苏轼借梦境来解读杜甫思考中的谜,他们都在探究着历史上一个“有缺陷的辉煌”。

佚名
赏析

肆/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开放的大唐为许多诗人创造了一个开阔的空间,也让许多诗人走出家门,纵情山水,在游历中结交朋友,也在游历中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诗人,走遍祖国的每个角落,也游览古迹,在对古迹的缅怀中,就出现了许多咏怀古迹的诗歌,他们往往借古讽今,又或是将自己与古人联系起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怀,也可能是警示世人,在历史中吸取教训,但不管哪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这种宏大的格局里,许多流传千年的名篇就出现了。

外出游历的诗人多了,唐朝就出现了许多善于咏史的诗人,例如杜牧,游赤壁就出了一首《赤壁》,至今为人们称道;过华清宫就写了三首过华清宫的绝句,直到现在人们还把荔枝叫做妃子笑;到了乌江就想起项羽,还写了一首《题乌江亭》,也是如今的名诗。但除了杜牧,还有一位诗人也写了很多咏怀古迹的诗,而且大都是三国时期的典故,比如那组著名的《咏怀古迹》,而这位诗人当然就是我们人人熟知的诗圣杜甫了,恰巧与杜牧合称大小杜,不愧都是姓杜的。

杜甫晚年的时候在夔州住过一段时间,后又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在这段时间里游览了很多古迹,而许多古迹都是三国时期的旧址,对于诸葛亮的小迷弟杜甫来说,这是他为偶像歌功颂德的大好时机。杜甫这一生写了很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诗歌,比如组诗《咏怀古迹》的其五、比如那首著名的《蜀相》、再如《古柏行》、《诸葛庙》、《武侯庙》等等诗篇也都有提及,当然了,《八阵图》也是,且还是这类诗里的名篇了。

在夔州居住期间,杜甫写了两首与诸葛亮有关的诗歌,一首是《武侯庙》,一首就是《八阵图》。据说在夔州有一座武侯庙,其江边还是当初诸葛亮设八阵图的地方,这自然是激起了杜甫极大的兴趣,恰好居住在夔州的杜甫整天无所事事,就常去凭吊这些古迹,但看到荒凉破败之景,心中不免感到悲凉与惆怅,往事随风而逝,什么都不在了,而杜甫回忆起那段历史,也不禁感到惋惜与无奈!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是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直接叙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陈述了诸葛亮在三分天下中起的重要作用,并在第二句以具体的事例,即创制了八阵图来突出孔明显赫的名声,当然,这一点向来被后世所称颂,武侯祠的碑刻就有“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的评价。而杜甫的这两句诗也可以看出其对诸葛亮的推崇与欣赏,这不加掩饰的赞颂,开门见山,也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进一步交代了背景。

诗的后两句直接对“八阵图”的遗址抒发了感慨,“江流石不转”,说明八阵图的石堆坚固异常,无论江流如何冲击,它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几百年来毫不动摇。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将八阵图附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而诗人想要表达的,估计也不只是八阵图的石头吧,还有如石头一样坚固的诸葛亮的忠贞与毅力。

诸葛亮对蜀汉政权是十分忠心的,其毕生的理想就是帮助蜀汉政权完成统一大业,这在他的《出师表》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字字真诚,句句肺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创造过许多辉煌战记的诸葛亮,却至死也未能完成理想大业,这源于何故呢?在杜甫的这首诗里,最后一句“遗恨失吞吴”交代了杜甫心中所想,不过是因为刘备失策想要吞并吴国,从而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基本策略,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统一大业自此夭折,成为了诸葛亮毕生的遗憾,也成了千百年来许多诸葛迷们的遗憾!

其实结合杜甫的生平来看,《八阵图》虽说是对诸葛亮的惋惜与遗恨,但从中不免也能看到属于杜甫自己的遗憾与抑郁,毕竟已到垂暮之年的杜甫,这一生可能都无法达成自己心中所愿,终其一生都会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所以这种遗憾不止诸葛亮有,杜甫自己也有,甚至更为深厚一些,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至少有无数人赏识,可杜甫在世的一生,却一直未被君主赏识,自始至终都没能建功立业,连理想的宏图都没能搭起来过,这不得不说是杜甫这一生最大的无奈与遗憾了!

一首《八阵图》,串联古今,它既是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惋惜,也是后世对杜甫的惋惜。一代才人的逝去,总能给后世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我们惊叹于他们的文韬武略,也感叹于他们的传世经典,我们在他们传奇的一生中品味历史,也在他们崇高的人格中学习精神,或许这就是历史的价值,也是人存在的价值吧!生命终将逝去,但属于那些名人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流传的经典也仍在继续,在历史的变迁中,我们仍能寻找到属于那些故事、那些作品的新的时代意义!

佚名

赏析

伍/

这首五言绝句是大历元年(766),初至夔州时作。

按《东坡志林》:“诸葛造八阵图于鱼腹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又《成都图经》:

“武侯八阵有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弥牟镇者,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阵法也。”又《刘宾客嘉话录》:

“夔州西市,俯临江沙,下有诸葛亮八阵图。聚石分布,宛然犹存。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澒涌滉漾(波涛汹涌冲击)。大木十围,枯槎百丈,随波而下。及乎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诸葛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动。”

这些都说明八阵图的确存在,行列依然。前人大率皆以吞吴失计之恨,与武侯失于谏止之恨,而不从八阵图之徒然存在,成为千古之恨迹上理解。

“ 功盖三分国”,是对孔明功绩的大力肯定,而孔明之心力也尽显于这五字。

“ 名成八阵图”,指孔明设此阵隐以制止东吴寇蜀之路。东和孙权,北拒曹魏,乃是孔明三分胜算,而关羽却奋其一朝之勇,先主刘备又逞其一击之忿,三分胜算化作泡影。

“ 江流石不转”,是指诗人目击阵图,见大江日夜奔流,而八阵图至今屹然不动。赞颂八阵图实是赞美诸葛孔明。

“遗恨”承“石不转”生出。八阵石图不被江流所转,千载屹立。不亲吴而欲吞吴,反为吴所败,失掉设立阵图之本意而空存阵图之名,实为孔明留下的遗恨。

全诗雄深浑涵,奇警精湛。

佚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