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国,国名梅子,梅伯遭纣王醢刑得福
商代有梅方,伯爵,国君称梅伯,系殷商子姓封国。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梅国)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太丁,即卜辞中的大丁,系商汤之子,按《新唐书》的说法,梅方是太丁始封给其弟的封国。但《史记》却说太丁未继王位而逝,由弟外丙继承。外丙是商代第二代王,太丁虽未王,却能受到殷人的祭享,可见他也有一定的威望。那么梅国的地理位置在哪?今河南郑州西南、新密东北有梅山。根据《左传·襄公十八年》载:“(楚师)伐郑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前555年,楚国伐郑,攻打费滑(河南偃师境内)、胥靡(偃师东南一带)、献于、雍梁(禹州东北一带),向右绕过梅山,入侵郑国东北部,最后到达虫牢(河南封丘县北)而返。这一战,楚师跨越郑国国土的西南北东四地,从各个关口进行了全面攻伐,一路扫荡城邑无数,而梅山是这次战役由南向北的转折点。有说法认为梅山地区即为商代梅方的始封地。
梅子
另有说法根据《太平寰宇记》载:“古梅城在(谯县)南四十里,古梅国也。”谯县,即今天的安徽亳州。亳州市以南四十里有梅城,即现在的亳州市十河镇梅城集,一般认为,亳州梅地是商亡以后东迁所致。梅方是商朝重要诸侯国,国君梅伯历代作为商王的辅臣和谏臣,为商朝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到商末帝辛时期,由于纣王私生活糜烂,政治腐败,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抵制。屈原《楚辞·天问》:“梅伯受醢(hǎi),箕子佯狂。”《吕氏春秋·行论》是这样解释的:“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纣王无道,当时的三大谏臣梅伯、箕子、比干纷纷上书,以死相谏,纣王一怒之下杀了梅伯,不解恨,又把他剁成肉酱;比干丞相也因为忠谏被剖腹挖心;箕子害怕,只得装疯卖傻,躲过一劫。据推测,梅伯死后,梅国并未亡国,直到武王克商后,将梅国改封到安徽亳州,继续享国。周人在对待殷商忠臣的态度和举措上还是值得肯定的,梅国可能也跟比国、箕国、微国一样因为梅伯、比干、箕子、微子的贤明而得以存国。
某的金文
“梅”字没有甲骨文,但有说法认为“梅”的本字是“某”,“某”的象形为“结在树上的果子”,即梅子,《说文解字》说:“某,酸果也。”随着字义功能的变化,“某”为梅子的本义逐渐消失,另加“木”为“楳”替代“某”,所以古代“楳”通“梅”。由于梅子是一种酸甜相杂的果子,极宜妊娠妇女食用,故后人在造字时去“某”加“母(孕育)”形成“栂”字,最后又演变为今天的“梅”。资料显示,湖北考古队曾在荆门、随州等地考古挖掘时出土过大量竹简,竹简上的金文多有带“某”的字样,专家认为此“某”即跟西周、春秋时代的梅国有关。何光岳认为,早期梅氏族人是个以“梅”为图腾的部族,他们种梅、食梅,并以此为产业,发展经济,是最早培育开发利用梅子的部族,也是梅文化的开创者。梅子,药食两用,周以前,尚未有醋,而梅子所含的酸性物质是酿梅醋的最好材料,由此推测,梅氏族人也早已将梅醋作为烹饪食材,为早期厨房文化添砖加瓦。
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
西周初,由于声势浩大的三监之乱和东夷之战,中原、东夷及江淮地区的方国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许许多多的方国灰飞烟灭,新的方国如雨后春笋涌现。地处淮河以北的梅国可能也受到了动乱的波及,开始频繁向南迁徙。南宋《通志·氏族略》中有“武王灭商后封梅伯玄孙于黄梅”的记载,黄梅,在今湖北黄梅县,黄梅戏的发源地。但武王封梅伯后裔到如此遥远的黄梅恐有不实,黄梅之梅国应是北方梅国逐渐南迁所致。湖北荆门、随州等地出现的大量带“某”竹简,或许可以证明梅人是从这些地区慢慢进入黄梅的。综上所述:梅方于商初立国,西周成为异姓诸侯坐镇淮北,东夷之战后开始南迁,最终到达今黄梅县一带。春秋时,由于地缘形势所迫,又开始向东南频移,成为吴国的邻国。很有可能,梅国在春秋晚期被吴国兼并,国人散落在吴楚之间,以国为氏,形成梅姓。相关梅国铜器有“栂父已”鼎等。
文/堰风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