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而出发?
多年前,余秋雨老师为了写《千年一叹》,他耗时大半年,不远万里,用自己的双脚几乎踏遍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文明古迹。
在这大半年里,他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于历史文明古迹的长河之中,几乎与现实隔绝。全程几乎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报纸、没有电视和新闻。总之,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大半年间发生的一切,他几乎全然不知也全然不晓。
在这次考察行径结束的时候,他们来到了最后一站尼泊尔,香港某传媒集团的老总,为了表示对他此次考察的尊重,特意从香港赶到尼泊尔与他会和,并自愿给他做司机,参与陪同了最后一站的路程。
这一段,需要驱车十多个小时的路程,意味着两个大男人需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相处这么长时间。
余老师提议说,我既然这么久没有接触现实社会了,世界上一定发生了很多大事要事,干脆就利用这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你来帮我补补课吧,以免我回到国内后被视为“外星人”。
传媒集团老总于是开始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十分钟过后,发现该说的均已说完,也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重要的“漏网之鱼”啦。
最后,他感慨说“这个世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日新月异,也会发生很多事。然而,绝大部分的事其实都与你、与我、与绝大多数人无关。很多的信息,到了第二天就连再说一遍的兴致及意义都没有啦!
我们身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洪流里,因此也就注定了我们面对大爆炸的信息时,难免会眼花缭乱和选择性障碍。我们瞪大双眼,紧紧盯住每一个大屏(电视)、中屏(电脑)、小屏(手机、智能可穿戴)乐此不疲,生怕会错过任何一条有用的信息,以致于影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其实那些看似无比重要的信息,有的时候连作为朋友之间吹牛的谈资都不太够格,甚至连经过大脑皮层后储存的必要都没有。
仔细想来,那些当年被刷屏的娱乐八卦类的信息,如今还能想到几个?就算勉强有几个还能想起,又有几人还愿意提起呢?即使再被提起,恐怕不是一笑而过就是一骂而过吧!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太多向前冲刺的理由和借口,在这些理由与借口的驱使下,我们甚至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武装到牙齿,不给自己留下任何停歇和倒退的余地及空间。于是,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增长奇迹。
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于目的地,却忽视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