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大破局!VR应首先攻克行业应用主战场

VR在2016年年初火上天际,但是在年底却逐渐消沉,甚至都有人提出了2016年既是VR的发展元年也是VR寒冬,冰与火并存。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起三落活到老。每个事物新出现的时候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VR同样如此。

山寨VR破坏行业生态

实际上,VR产业已经经历了三次热潮:第一次源于1960年代,确立了VR技术原理;第二次发生在1990年代,VR试图商业化但未能成功;目前正处于第三次热潮前期,以Facebook 20亿美元收购Oculus为标志,全球范围内掀起了VR商业化普及化的浪潮。

2016年VR概念热潮涌动,除了占据第一梯队的HTC、Oculus、索尼、谷歌、三星等著名公司之外,大量标榜自己从事VR行业的确实深圳庞大的山寨企业集群。一个纸盒加上两块镜片最低可做到成本3元钱,售价10元还有不小的利润的空间。高端一些的,加上头带、眼罩。再高级一些的则是利用瑞芯微、全志或者高通的公版方案,做个千元左右的VR一体机。

这些泥沙俱下都叫做 “VR”的产品体验非常之差,大大损害了整个产业的声誉,很多低端VR产品甚至沦为了和水杯、U盘、笔记本类似的商务礼品,那里还有半点高科技光环可言?

VR产业的苦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VR硬件产品本身,低端劣质产品太多,使用体验差,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另一方面也是VR内容匮乏,没有切实可行的应用方向。就算是HTC、Oculus这种明星公司都难以教出一个靓丽数字,而国内类似暴风影音这种“抢风口”公司更是纷纷传出裁员、倒闭等“新闻”。

突破行业市场转型求存

面临困境之后,VR产业从业者纷纷想方设法自救,有开始涉足内容,期待内容引领;有发力游戏行业,希望重度玩家先入坑;还有专心专用硬件研发,期望技术发展打破使用体验瓶颈。这些自救大多数还集中于VR行中的BtoC领域,而一些公司则是更看好BtoB。

记者观察到,还有一些企业在行业应用市场发力,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比如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大国慧谷科技公司,他们在利用VR技术,一方面进行输出,一方面进行全景影像采集,为行业客户提供展示平台。

他们集中的行业应用有房地产、博物馆、展览会、旅游景点等几大类。

单就其中的房地产和旅游景点来说。房地产不管政府怎么通过金融、户籍、社保乃至直接行政命令来执行限购政策,还是持续接近20年火爆无比,凡是看到房地产上涨速度的都会说,做什么事业都不如房地产。

房地产火热,自然舍得在营销上花大价钱投入,各种某地几日游旅游看房层出不穷。虽然费用很高,但是由于房产的特殊性,需要“眼见为实”,房地产企业也不得不做。可是如果利用VR技术,拍摄房地产样板间、楼盘沙盘全景,让人直接远程就可以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旅游呢?则是一种典型的体验经济,过去说到某地景色如何如何美,但是只能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展现,现场感匮乏。而利用VR则可以360度全面展示美景,这对于促使游客选择旅行目的地是极好的参考。据了解,大国慧谷已经做了数百个行业市场项目。

还有不少VR企业看好了行业应用领域,比如赞那度专注于VR旅游、无忧我房则是主攻虚拟样板间、美屋365则是房屋设计。

其实VR产业的行业应用远远不止房地产、旅游等,在医学领域,想象一下,医生通过3维立体摄像头观察病灶,在三维领域中精确定位实施更加精准的手术,自然能够提升手术成功率。对于医生培养,可以利用VR进行教学,让医学书上的各种图案变成的立体的形式,更加直观、准确。

教育行业,远程教育不再是那种你在视频上自顾自说话,我在屏幕前看你表演的形式,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为何这些行业应用能够成为VR的突破点?笔者认为,这和VR行业发展状况有着直接相关。

首先VR技术目前正在发展之中,体验良好的设备大多数体积庞大、费用高昂,而低成本的“盒子”则是体验巨差。整体上从经济角度,VR还不是一个普及型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并不友好。而行业用户一般预算较多,对于设备体积、重点都不是很敏感,VR可以专注于提升VR展示体验上。

其次,对于VR企业来说,短时间让大众完全认可、接受VR产品还需要一个过程。为了生存,仅仅依靠风投输血维持是不现实的,迫切需要自我造血的能力。通过开发对成本不敏感的行业客户,可以更快地获得收入,通过从行业客户掘到的“第一桶金”投入到研发之中,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进行行业应用破局之后,VR企业应该在技术、市场运营、使用体验上都有了积累,下一步整体成熟之后就可以大规模杀向更加广泛的大众市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