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帝国的摇篮与坟墓(二)
“阿富汗”一词的本义是“普什图人的国家”。尽管这个词汇对阿富汗境内生活的塔吉克、乌兹别克、哈扎尔、土库曼等民族并不公正,但这一历史形成的名词还是被定为这个中亚山国的国名。1747年以前,普什图人从未在阿富汗建立过巩固的政权。唯一的汉达基王朝(1709-1738)持续时间不长。第一个较稳固的普什图人王朝是杜兰尼王朝(1747—1826),之后是巴拉克宰王朝(1826-1973)。这两个王朝的长期统治,使阿富汗国家得以形成。杜兰尼王朝(一)艾哈迈德1747年,伊朗帝国阿夫沙尔王朝统治者纳迪尔汗被禁卫军刺杀。之后,阿富汗普什图人召开了“支尔格”部落大会,推举年仅25岁的艾哈迈德·杜兰尼为普什图人的首领,奉艾哈迈德为国王,建立了杜兰尼王朝。👇1747年,艾哈迈德(1722-1772)加冕
艾哈迈德属于普什图人最重要的部落阿布达里人,他是阿布达里人的首领。曾经在纳迪尔汗的禁卫军中担任军官,拥有4000名训练有素的骑兵,军事力量强大,还从纳迪尔汗的国库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艾哈迈德称王后,以“杜兰尼”为王朝的称号,意为“珍珠”。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杜兰尼开始了他的扩张历程。1747年,杜兰尼从吉尔吉普什图人手中夺取加兹尼城,又攻取了喀布尔,成为阿夫沙尔王朝灭亡后阿富汗最强大的政权。1749年入侵印度,从莫卧儿王朝手中获得了信德、旁遮普,相当于今巴基斯坦大部。此后,他又入侵阿富汗西北部的赫哈特,于1750年占领。之后一度夺取中亚农耕区。1757年,印度莫卧儿王朝承认了杜兰尼王朝对克什米尔的控制,艾哈迈德让儿子帖木儿汗统治北印度的克什米尔、旁遮普、信德,自己回到阿富汗地区。此时,杜兰尼王朝的版图达到极盛。👇杜兰尼王朝版图(1757)
1759年,应同为穆斯林的印度莫卧儿王朝邀请,艾哈迈德·杜兰尼出兵攻打南印度的马拉塔帝国。尽管他于1761成功击败了马拉塔帝国,保全了莫卧儿王朝,但消耗了大量实力。旁遮普地区爆发锡克教起义,尽管艾哈迈德对锡克教圣城阿姆利则实行了屠城,但无法镇压善战的红头锡克人,锡克人于1764年重建圣城,并在几十年后终于实现独立。👇阿姆利则锡克教金庙
18世纪末,清朝军队打击准噶尔人,艾哈迈德出兵浩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欲与清军争雄。但他对印度用兵已经导致国库空虚,最终不得不同清朝议和,清朝视之为朝贡国。1772年,马拉塔帝国复兴,攻占德里,大败莫卧儿人。1772年,乌兹别克埃米尔利用杜兰尼北部的分裂,迫使杜兰尼王朝割让布哈拉地区。受到沉痛打击的艾哈迈德退位,1772年崩于坎大哈。无论如何,艾哈迈德建立了以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为基本领土,以普什图人为统治民族的封建王国,成为今天阿富汗的雏形。他也因此被尊为阿富汗“国父”。 (二)帖木儿帖木儿沙阿是杜兰尼王朝第二位国王,是艾哈迈德长子。他娶了莫卧儿王朝的公主为后,同莫卧儿结盟,共同对抗锡克教徒。帖木儿迁都喀布尔,并以白沙瓦(今巴基斯坦境内)为冬都,接受波斯文化影响,请信仰什叶派的奇克尔巴什卫队保卫自己,远离桀骜不驯的普什图部族。👇帖木儿(1748-1793)
在帖木儿统治前期,他成功恢复了对木尔坦(今巴基斯坦中部)、克什米尔等地的控制,大败锡克教徒。1788年,帖木儿入侵旁遮普失败,写信给英国康华利侯爵,请英国派兵帮忙打击锡克人、保护莫卧儿王朝。1793年,帖木儿驾崩。 (三)扎曼、马哈穆德、舒贾、阿里和阿尤布帖木儿沙阿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坎大哈总督、赫拉特总督、喀布尔总督扎曼开始了王位争夺。一开始,控制首都喀布尔的扎曼占据优势,被尊为国王。👇扎曼(1770-1844)
扎曼沙阿企图在阿富汗建立绝对君主制,遭到有自治传统的各部落首领强烈反对。他任命的旁遮普总督、锡克教长兰吉特·辛格,随后成为他的一个大麻烦,率领旁遮普地区走向独立。扎曼沙阿是在巴拉克宰家族支持下登上王位的,但随后他撤了帕因达汗·巴拉克宰的地位,让自己的萨多宰家族上台,并于1799年处决了帕因达汗及努尔宰、阿里宰两大部落首领。于是,各部落联合起来反对扎曼,于1801年推翻了扎曼沙阿的统治,另立他的兄长马哈穆德(1769-1829)为沙阿。马哈穆德沙阿上台后,他的弟弟舒贾(1785-1842)于1803年发动叛乱,篡夺了王位。1809年,舒贾同英国结盟,向英国寻求援助,但很快被推翻,马哈穆德在巴拉克宰家族支持下复辟。马哈穆德对功高震主的巴拉克宰家族感到恐惧,遂将族长、帕因达汗之子法提赫抓起来,刺瞎了他的眼睛。法提赫的弟弟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成为新的巴拉克宰部落首领,走上了反对杜兰尼王朝的道路。1818年,马哈穆德被弟弟阿里推翻。1819年,阿里被弟弟阿尤布推翻。1823年,阿尤布也遭到暗杀。👇阿尤布沙阿通宝
自此,阿富汗四分五裂,杜兰尼王朝不复存在。 巴拉克宰王朝(一) 多斯特·穆罕默德与第一次英国侵阿战争巴拉克宰家族是普什图人的一个重要部落,其中穆罕默德宰又是最重要的分支。族长帕因达汗曾担任杜兰尼王朝宰相。帕因达汗、法提赫汗先后被杀后,多斯特·穆罕默德率领巴拉克宰及其他反对杜兰尼的普什图家族发动武装叛乱。1823年杜兰尼王朝陷入内乱,马哈穆德沙阿企图复位,被多斯特击败。多斯特让众兄弟控制阿富汗各省,把马哈穆德安置在赫拉特,自己占据加兹尼。1826年,多斯特控制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正式建立了阿富汗巴拉克宰王朝,君主不再称“沙阿”而是称“埃米尔”。👇多斯特·穆罕默德(1793-1863)
1834年,北印度锡克教徒发动了对阿富汗的进攻,企图拥立杜兰尼王朝前国王舒贾复辟。多斯克·穆罕默德在坎大哈城下击败了锡克人,保住了巴拉克宰王朝。此时,俄国进军中亚,开始觊觎阿富汗地区。1837年,阿富汗向英国求助,欢迎英国代表团来到喀布尔谈判。由于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强压,阿富汗被迫割让白沙瓦给英属印度。此后,阿富汗转而向俄国求助。1838年,锡克教徒同英国结盟,请英国帮助锡克人入侵阿富汗。1839年,英军以抵抗阿富汗入侵白沙瓦、拥立杜兰尼王朝复位为由,发动了第一次英国侵阿战争。1839年8月,英军占领喀布尔,拥立杜兰尼王朝的舒贾复位,多斯特·穆罕默德被捕。👇舒贾
然而,英国的入侵遭到阿富汗人民的普遍反对。一是因为舒贾倒台已久,又受锡克教和英国异教徒支持,不得人心。二是因为英国士兵及其家属常驻阿富汗,造成后勤补给困难,对当地人横征暴敛。三是阿富汗民族意识已经初步形成,无法接受外来军队的长久驻扎。此时,许多阿富汗部族聚集在多斯特的儿子阿克巴汗身边,抵抗英国。1841年,不堪阿富汗民兵骚扰的英军被迫向阿克巴汗妥协,许诺让阿克巴汗出任阿富汗大维齐尔。阿克巴汗同意与英军指挥官谈判,却在谈判时将他杀害。英国谈判代表被害,导致许多印度籍士兵失去安全感,不再服从英国指挥官的命令。1842年,英国被迫撤离,撤离时又遭到阿富汗人袭击。英军撤离后,又打回喀布尔解救俘虏。之后,他们放弃了占领阿富汗的企图,释放了多斯特·穆罕默德。多斯特复辟为王,阿克巴汗任大维齐尔。👇阿克巴汗(1815-1845)
晚年的多斯特沙阿致力于重新巩固自己的王权。1845年,他处死了儿子阿克巴汗,以防他篡位。之后他先后同锡克人、波斯人结盟,夺回了巴尔赫、赫拉特等城,巩固了阿富汗的疆域。1863年驾崩。 (二) 谢尔·阿里、穆罕默德·叶尔孤卜、阿尤布与第二次英阿战争1863年,38岁的谢尔·阿里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阿富汗埃米尔。他的兄弟穆罕默德·阿夫扎尔汗企图夺取王位,被击败。👇谢尔·阿里(1825-1879)
谢尔·阿里汗致力于在俄英之间维持平衡,但国小力弱,在英俄“大博弈”之下只能充当一枚棋子。1878年6月柏林会议后,英国和俄国将注意力转向亚洲,俄国强行派遣使团到阿富汗。英国也要求阿富汗接受英国使团,遭到阿富汗拒绝。当年11月,英国派出军队从印度出发,入侵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战争爆发。英军势如破竹,很快夺取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谢尔·阿里流亡俄国,向俄国求助。然而,俄英已经达成妥协,俄国建立阿富汗向英国投降。谢尔·阿里拒绝接受,回到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继续抵抗,于1879年2月病逝。谢尔·阿里死后,他的儿子穆罕默德·叶尔孤卜继任阿富汗埃米尔,继续抵抗英国。1879年5月,他同英国签订《甘达马克条约》,割让今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和奎达给英国(英属印度),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特权。然而,当年9月喀布尔爆发反英武装抗争,英国代表卡瓦格纳里被杀,引发了英国对阿富汗的再一次入侵。10月,英军就占领了喀布尔,拥立谢尔·阿里的另一个儿子阿尤布为国王;不久改立阿卜杜勒·拉赫曼为王。1880年,阿尤布从赫拉特起兵反对英国,被英国击败。第二次英阿战争以英国的基本胜利而告终。战争结束后,阿富汗成为英属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一个缓冲国,受到英国的外交“指导”和“保护”。阿富汗失去了在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所有领土,沦为山地内陆国。而普什图人在阿富汗境内的比例也大幅下降,给阿富汗未来的民族争斗埋下了祸根。 (三) 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卜杜勒·拉赫曼是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孙、穆罕默德·阿夫扎尔之子,曾与谢尔·阿里作战。第二次英阿战争后,他于1880年被英国人扶上阿富汗埃米尔的宝座。因此,阿卜杜勒·拉赫曼一直采取亲英外交政策,借用英国的力量来打击包括前国王阿尤布·汗在内的各种敌人,将敌对势力阻挡在国境之外。👇阿卜杜勒·拉赫曼(1840?-1901)
阿卜杜勒·拉赫曼利用英国对抗俄国的入侵企图,每年从英属印度获得巨额资金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他购买欧洲武器以武装自己的部队,同时坚持愚民政策,反对铁路、电报等现代化产物。1893年,阿卜杜勒·拉赫曼与英国使节杜兰德划定了边界,称“杜兰德线”,至今仍为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国界。阿卜杜勒·拉赫曼采取残酷的政策压迫杜兰尼等反官方的普什图部落,将他们从南方强行迁到北方;迫害所有非普什图民族和异教徒。1888-1893年,信仰什叶派的哈扎拉人发动起义,遭到血腥镇压。1901年,阿卜杜勒·拉赫曼去世。 (四) 哈比布拉1901年,30岁的哈比布拉继承父亲的王位。哈比布拉受过西方教育,试图在国内推行现代化建设。1903年,他建立了一所现代学校和一所军事学院。此外,他还建立了现代化医院,并进行法律改革,取消了多种酷刑。他还废除了父亲留下的特务机关。👇 哈比布拉(1872-19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国一方参战。奥斯曼帝国试图以伊斯兰世界共主的身份召唤阿富汗参战,但哈比布拉不为所动,始终采中立态度。因此,当时英国对阿富汗的立场颇为感激。然而,哈比布拉具有独立思想,认为阿富汗应当摆脱《甘达马克条约》强加给它的半殖民地地位,实现国家独立。一战结束后,他打算派使节前往法国巴黎出席和会,以便在战后的世界具有一席之地。英国见状不妙,派遣一名印度间谍于2月19日刺杀了哈比布拉。 (五) 纳斯鲁拉、阿曼努拉与第三次英阿战争哈比布拉死后,他的弟弟纳斯鲁拉和三子阿曼努拉争夺王位。纳斯鲁拉得到了先王长子伊纳亚图拉的支持,捷足先登,成为埃米尔。但阿曼努拉坐镇喀布尔,同时登基为王,宣布纳斯鲁拉可以安全地回到喀布尔。2月28日,纳斯鲁拉放弃王位并重返喀布尔。然而,阿曼努拉背信弃义,于3月3日将纳斯鲁拉逮捕。4月13日,纳斯鲁拉被判与先王遇刺有关,判处终身监禁。1920年,纳斯鲁拉被暗杀于狱中。👇阿曼努拉(1892-1960)
阿曼努拉上台后,推行反英政策,主动向英属印度发动进攻。1919年5月3日,阿富汗集中约5万人马越过开伯尔山口南下,进攻印度北部的西北边境省(今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斯坦省)。5月6日,英国对阿富汗宣战,第三次英阿战争爆发。英军能够集中的兵力不及阿富汗军,但技术更先进,还首次使用了飞机。在最初几天的战斗后,英军很快转入反攻。👇英军飞机
但是,由于英军兵力不足,他们在追击过程中反而因战线、补给线拉得太长而陷入被动。6月初,英军从一线撤退,同时双方开始谈判。8月8日,英阿签署《拉瓦尔品第条约》,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第三次英阿战争。第三次英阿战争终结了《甘达马克条约》,代之以平等的《拉瓦尔品第条约》。条约明确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并停止了对阿富汗的经济资助。阿富汗完全成为独立国家。阿曼努拉果敢的军事行动,为阿富汗争取了民族独立。此后,他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废除女性着装限制,禁止奴隶制,增加贸易,颁布宪法,宣布人人平等、个人享受自由,还建立了阿富汗空军。1923年,阿富汗引入“阿富汗尼”作为货币单位,并开始建立现代税收、财政、预算制度,1928年成立了国家银行。他建立世俗法院取代宗教法院,改革血仇制,取消对部落首领的补贴。然而,阿曼努拉依然是一位专制君主,用武力镇压一切反对他统治的势力。1927-1928年他到欧洲访问,国内空虚,保守派爆发了反对他的武装暴乱。1929年1月,阿曼努拉被迫退位。 (六) 阿富汗内战阿曼努拉的改革得罪了国内外各方势力。一方面,苏联起初乐见阿富汗改革,但后来因在中亚的统治而与阿富汗发生矛盾,入侵阿富汗北部以打击中亚“巴斯马奇”武装;另一方面,英国对阿富汗亲苏政策同样不满。在国内,宗教保守势力极力反对阿曼努拉限制伊斯兰、推行世俗化和多元化的改革。1928年11月,阿富汗内战爆发。塔吉克部族首领哈比布拉·卡拉卡尼于12月攻克喀布尔,宣布建立新国家,哈比布拉为埃米尔。1月初,阿曼努拉被迫退位,由长兄伊纳亚图拉继位。伊纳亚图拉在位3天就逃到了英属印度。阿曼努拉流亡海外,1960年死于瑞士苏黎世。哈比布拉·卡拉卡尼的统治遭到阿富汗各方面的反对。曾是阿曼努拉手下大将的纳迪尔·汗发动起义,于1929年10月13日夺取喀布尔。在位不到一年的哈比布拉·卡拉卡尼被捕,随后被处决。 (七) 穆罕默德·纳迪尔纳迪尔的祖上是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兄弟苏丹·穆罕默德,因此也属于巴拉克宰家族。1929年10月,纳迪尔汗消灭了哈比布拉·卡拉卡尼,成为阿富汗埃米尔。👇纳迪尔(1883-1933)
为了争取早日结束内战,纳迪尔汗向宗教保守势力让步,废除了阿曼努拉的改革政策。尽管如此,他仍面对各派势力反对。1930年,苏军越界抓捕乌兹别克反苏势力领导人,被阿富汗驱逐。到1931年,阿富汗基本恢复平静。1931年,纳迪尔汗重拾阿曼努拉改革,颁布了一部宪法,宣布阿富汗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然而,实际上的政治运作仍然是以皇族为核心,可以说是阿富汗版本的“皇族内阁”。1932年,阿富汗第一所大学喀布尔大学开学。他还重建了国家银行。1933年,纳迪尔汗在一所高中的毕业典礼上遭到哈扎拉族人阿卜杜勒·哈利克枪杀。刺客立即被捕,他的家族成员及朋友大量被处决。 (八) 穆罕默德·查希尔1933年,19岁的王子穆罕默德·查希尔继位,通称查希尔国王。他是阿富汗王国的末代君主。👇查希尔(1914-2007)
查希尔王子受英国教育,精通英语、法语。他的母亲是一位波斯人女贵族,因此查希尔的母语是波斯语。同时,他也会说阿富汗主要语言普什图语。查希尔继位后,就把大权交给了叔父穆罕默德·哈希姆汗和马哈穆德汗。1934年,他曾向新疆东突分子提供支持,结果被马仲英击败。二战期间,阿富汗保持中立。1953-1963年,查希尔的堂兄穆罕默德·达乌德汗担任总理。1963年,达乌德被免职,查希尔国王亲政。达乌德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普什图民族主义,压制塔吉克等民族。他独断专行,面对查希尔国王和民间的反对,主张推行“一党制”,巩固自己的权力。此外,达乌德还采取亲苏立场,同巴基斯坦持续敌对。1963年达乌德下台后,查希尔国王于1964年颁布阿富汗新宪法,推行民主选举。但是,选举仍然受到王室的压制。1965年民众反对立法选举结果的抗议遭到政府镇压。尽管查希尔统治时代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阿富汗还是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查希尔时代的女性,这种场景,当时只道是寻常
然而,查希尔的个人统治是脆弱的。1973年,已经被罢相10年的达乌德将军突然趁国王在海外期间发动政变,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导致查希尔国王垮台。达乌德没有自立为王,而是宣布实行共和制,自任阿富汗总统。至此,持续了150年左右的巴拉克宰王朝宣告结束,阿富汗历史进入了共和国时代。总结:杜兰尼王朝1747-1772艾哈迈德1772-1793帖木儿1793-1801扎曼1801-1803马哈穆德1803-1809舒贾1809-1818马哈穆德(复辟)1818-1819阿里1819-1823阿尤布巴拉克宰王朝1826-1839多斯特·穆罕默德1839-1842舒贾(杜兰尼王朝复辟)1842-1863多斯特·穆罕默德(复辟)1863-1865谢尔·阿里1865-1867穆罕默德·阿夫扎尔1867-1868穆罕默德·阿扎姆1868-1879谢尔·阿里(复辟)1879-1879穆罕默德·叶尔孤卜1879-1880阿尤布·汗1880-1901阿卜杜勒·拉赫曼1901-1919哈比布拉1919-1919纳斯鲁拉1919-1929阿曼姆拉1929-1929伊纳亚图拉1929-1929哈比布拉·卡拉卡尼(篡位)1929-1933穆罕默德·纳迪尔1933-1973穆罕默德·查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