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写作文……” 心疼鲁迅孙子:精英的后代,必须是精英吗?

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的85周年纪念。第四届“鲁迅文化周”在上海开幕,鲁迅的后代周令飞也在上海现身并接受采访。
他的外貌酷似鲁迅,引发了网友们的围观和探讨。但同时,周令飞之前的一段采访视频也被翻了出来。
(图片源于网络)
在采访中,他无奈地说道,身为鲁迅的孙子压力很大,旁人总是强加一些“理所当然”的观念给他。比如:
“鲁迅原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你就到卫生所完成祖父未完成的事业吧!”
“你是鲁迅的孙子,你写文章一定很好!”
“你是鲁迅的孙子,怎么可能不会抽烟?”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周令飞出生以前,鲁迅就已经去世了,他没有见过爷爷。但在中国,鲁迅已经成为一个意义丰富的文化象征,爷爷的广泛影响力,一直伴随着周令飞成长。
虽然这件事让人感到有些好笑和心疼,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忍不住思考:
应该如何对待精英家庭的孩子呢?
01
精英家庭的小孩更有压力
父母或长辈的成就光环越大,意味着其混迹的圈子阶层越高,别人对他们的后代评价标准也会随之调整。
然而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枷锁。有时候这种压力,会让100分的精英家庭,加速培养出一个废柴孩子。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有这样一个角色,她的家庭背景完美,生活中自己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她却长成了拧巴的样子。
(图片源于网络)
她就是没有未来的“魏莱”。魏莱的父母都来自于精英阶层,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在他们眼里,孩子的成绩是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意味着她未来是否也能像自己一样取得成功。
然而,由于过于重视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魏莱在这样的压力下逐渐成为一个“霸凌者”。对待看不顺眼的同学,她就像恶魔一样地欺负和侮辱,以此来外化自己在家庭里遭受的负面评价。
最终,她不仅害死了同学,也把自己逼上绝路。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迷信基因的力量。如果父母凭借自己的力量跨越了阶层,又或者世代出身于高知名门,孩子就一定会一如既往地优秀吗?
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的“均值回归”告诉我们:
任何偏离平均值的事物,总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使它们归于平衡。
(图片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无论前辈如何登峰造极,生下寻常智商的孩子,是正常的。
这和父母普通,偶然间出现一个天才孩子,是一个道理。
往往反过来,我们就难以接受了,毕竟“由奢入俭难”。预设了一个高水平的表现预期之后,任何低于平均线的表现都变得令人难以理解。
而这些来自大人们的“失望”,会摧毁一个小孩的自我认同感。
02
做一个普通小孩的选择权
每个人对“优秀”、“成功”的定义各不相同,一味地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是合适吗?
我们都说不要用父母目前的成就或者未实现的梦想去绑架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有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权利。并且,我们眼里的普通,可能就是他自己的优秀。
也许我们对于优秀的定义和认知太过窄化了。人总是相信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得不说,现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也加剧了我们这种偏执。
第四季脱口秀大会的张骏,就曾经以调侃的态度讲述了来自高知家庭的“内卷”。95后的他目前在读博一,家里有很多成员都是博士,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工作和生活。
(图片源于网络)
一个博士的学历,在外人眼里,会觉得非常“高大上”,而在他们家庭中,属于“标配”。张骏常常强调自己是在读,能不能顺利拿下是另一回事。但话里话外,还是能感受到来自家里的殷切期望和无形的压力。
事实上,张骏哪怕没有学历加持,也会是非常优秀的。他的脱口秀文本和舞台表现一轮比一轮精进,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感体验。
这种“不务正业”的普通,这样的努力和选择,不也很好吗?
复旦教授王德峰曾经公开反思自己对学渣儿子的过度期待: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在儿子头上。”
其实家长最后不得不认命的一个现实是,孩子不会朝着我们所指定的方向前进。当孩子被允许思考除了父母以外的道路以后,才可以被赋予长成自己想要的形状的权利。
03
放低期待值,接受孩子的平庸
日本作家五味太郎说过:
“这个世界,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大人。”
(图片源于网络)
想起风靡全世界的一部优秀儿童成长纪实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原本刚上一年级的问题小孩豆豆就要被劝退,巴学园的校长选择了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鼓励发掘孩子身上的潜能。
不如说,尊重孩子作为普通人的情绪,鼓励孩子寻找普通人的快乐,才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恰当干预”。
其实精英滤镜最悲剧的事情是,让孩子和未来的命运作对,从而影响到ta看待自己的方式,使ta最终无法接纳达不到“别人标准”的自己。
(图片源于网络)
北大教授丁延庆花了很长时间,接受了自己的学渣女儿。丁教授6岁时背下整本新华字典,被称作是神童,后来也不负众望考上北大社会学系,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下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可以说,在学业上丁教授是一路开挂的。
而他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两人都是高智商精英。在这样的告知家庭中,女儿偏偏只是个普通苗子,数学考试倒数。
后来,他逐渐选择了“吐槽”女儿的方式,苦恼并认命。
丁教授并没有放弃孩子,而是接受了女儿的平庸。承认她的平凡,并不代表彻底放任、彻底佛系。
(图片源于网络)
一年四季,只要有空,他就会骑自行车接送女儿上学放学。一个小时的路程,他给孩子生动地讲数学,能吸收就吸收,不吸收也不强求。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起更重要作用的,是来自父亲的陪伴。
平等的交流,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让ta进行自主选择,这才是教育最有力的滋养。
(图片源于网络)
鲁迅自己的教育后代的理念就是:
“给我理解、使我平等、让我自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