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珍童趣】/ 孙卫昌
弥珍童趣
孙卫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类生活物资都非常溃乏,尤其是食粮短缺,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最基础_吃饭问题当真成了首要任务,古语云"民以食为天",没有了饭吃,对于人来说,也就等于说是"天"塌了,"地″陷了。
尽管人们都生活的非常艰难,但日子还是得往前过,中华民族向来都是勤劳,勇敢和善于发明创造的,所有能够充实饥腹的东西皆被人们以多种向来式加以花样翻新了。比如当时人们把榆树结的花实"榆钱"趁着新鲜零食或者添如少许面粉搅拌再蒸成麦饭加点油,盐食用,再就是剥了榆树,枸树的皮,择取里釀皮用清水浸泡再用手揉搓,沥了浆汁后添加少许面粉再蒸成薄皮,切成条形,再和些调料,最完美的就是用铁勺,熟上一调勾菜油烧煎了往上一泼,只听到"嗞啦"一声,那才算得上是神仙吃的饭食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就是"罔想″的了。
对于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时,就连苞谷拨完玉米粒后的苞谷芯,都被人们用水泡了,搓下粉末面,沉淀成浆汁加面粉进锅打成"搅团"食用。还有如:红芋叶了,红芋蔓,辣子叶子,萝卜樱子,河堰的"芥根菜",芦苇的"甜甜根","雪蒿蒿","姑姑等","撅苜蓿"等等……。只要是能食用的,那怕是稍带苦涊,人们都不厌其烦地悉数泡制,以至精美。以豆代菜,以草代食,完全没有如今人们的"金贵"防预和"脆弱"环保措施。
可就是那个时代,孩子们却正的天真活泼了,因为大人们是要操心劳神全家人的吃饱,穿暖的事,无瑕管顾的孩子们却任由天性,虽然穿了上面大人或兄姐几个人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改制衣衫,不论了色泽和款式,只要不受寒冷即可,那时也没有攀比的,家庭经济和生活水平也大致差距不大,谁家人也不笑话谁家人。学生放学回家即可大胆玩耍,所以许多不合规则的事也就发生在那时侯,人常说:饭饱生于事,饥寒出盗贼,为了养家糊口,有些小偷小摸则常常被生产队逮住当作典型上广播做检讨或开社员会批斗者大有人在,而孩子不管这套,尽情张狂,涉猎奇险是他们天性,有当时的俚语曰:叫你念书你不念书,整天上树耍水灌黄鼠。他们拉帮结派,玩偷生产队未开园西瓜,豌豆麦地偷摘豆角,再就是等苞谷杆卖"红丝线"过后,如发现有翠红黄亮色的,结"棒棒″却很小者,那就是学生娃们的奢侈品"甜杆″_(蜜杆)了。小娃们那时大多为此(贪嘴)真的没少遭受看守庄稼二爷的"指教",他们多数都是釆取的"游击"战术,前面的故意虚张声势,引的二爷去追,而后面的才能有充分时间下手攀折,等折了一抱后,约好了在隐敝的渠堰边角才来分享"胜利果实"的。
以上这些经历,也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农村娃们感受极深,反而要是对现在的孩子去讲,他们却是不以为然的了。
时2017.11.25日于长安沁园
End
作者简介:孙卫昌,陕西长安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长安作家协会会员。西安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影世欣闻联合会会员。有八十余篇散文,千多首诗词及书法,摄影和篆刻作品散发于报刊杂志以及微信平台和民间。《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家。
●
主一位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一旭 韩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