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不懂就问”的职场人反而遭人嫌弃?
领英LinkedIn17小时前
在职场,不懂就问到底是不是个好习惯?
常听到有人建议:“工作上有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确认!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不敢提问常常会导致你出现致命的失误。”
但也有人悄悄吐槽:“不懂就问没问题,但什么都问就有点离谱了吧……如果我每天听到的都是低级问题、过分的要求,肯定会特别嫌弃这个同事的。”
我们常常会有一个刻板印象:在职场最关键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答案比提出问题重要多了!
但实际上,无论是职业起步阶段寻找发展方向,还是日常工作中与同事、老板沟通问题时,高效而高情商的提问技巧都会让你事半功倍。
爱因斯坦就曾说:“假如只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拯救世界,我会先花55分钟去发现问题,然后再用余下的5分钟解决问题。”
自2021年8月起,领英中国推出《职场导师月报》专栏,记录“领英职场导师”的辅导故事。
那么,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如何成为一个“满分提问者”?
我们收集了一些职场导师的真实经历,从“被提问者”的角度出发,帮你提前规避职场提问和寻求帮助时80%的人会踩的三大雷区!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Maggie。
一、积极主动是个优点,但太贪心就会适得其反
在领英职场导师公益项目中,有超过4万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前辈们,为同学们提供了包括简历、面试、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一对一交流和辅导机会。
但在被问到“辅导中的那些无奈”时,很多导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内推”。
就职于欧莱雅的领英职场导师Corry就有些无奈地分享道:
“大部分辅导过程都非常愉快而顺利,但有些同学还尚未开始自我介绍,就询问能否内推(我的辅导内容并不包含:提供内推机会),个别同学还提出让我帮忙把他推到其他公司。
内推是基于推荐人和被推荐人之间的了解,基于推荐人对于被推荐人与公司之间的匹配进行的一种行为,其核心在于建立信任,而在初次谈话尚未了解就要求内推,则有些操之过急。”
需要肯定的是,在提问和沟通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必备素养,但如果想要收获更有效率、更愉快的交流,就要仔细钻研其中涉及的“尺度”。
换言之,注意“尺度”并不是指不能提出“求内推”的要求,但一定至少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
交流的另一方有能力且愿意提供相关帮助,且已经和你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交流、对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评价。
最近,央视提出的新概念“社交自觉”就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其中最关键的概念,就是“边界感”:无论是日常的交流还是咨询问题、提出请求,都要在考虑自己需求的基础上,尊重对方的实际情况和能力。
尤其是在请教问题、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把“请求”变成了没有限度的“要求”。
有一位职场人就分享,曾有一位校友来咨询自己职业发展的问题,自我介绍后直接问“能不能帮我安排一场面试?”。
本来遇到校友,觉得一定要帮忙的,看完这句就想直接无视了……
二、都2021年了,怎么还有人在做“伸手党” ?
请教问题时的另一个常见误区是,认为提问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相信大家对“伸手党”这个词都不陌生:
伸手党们被大家诟病的根源,并不是主动求助的精神,而是对于整个沟通过程毫不负责任,只是一味索取甚至提出要求。
但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的沟通和求助的过程中,最有效率的永远是有来有回的双向沟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本意是谦虚主动地求助,但还是会因为缺乏提问技巧而得不到期待的结果、甚至影响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印象。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有多年经历的职场人,遇到两位来求教的后辈,你会做出什么不同的反应?
A:“您能给我一些职业发展建议吗?”
B:“我对数据分析很感兴趣,但刚刚毕业没有太多接触行业的机会,最近在准备面试有点迷茫,如果您愿意分享一下您所在的职位的工作日常,会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请问您有20分钟的时间和我聊聊吗?”
显而易见,B的求助更加具体且得体,不仅介绍了自己的基本背景,同时也清楚地限定了一个自己感兴趣、想要了解的问题。
与之相比,面对A的问题前辈很可能无所适从,能说的太多却不知从何说起,导致最终无法给出有效的建议。
英语中有一个短语“pick your brain”,并不是指“取出你的脑子”,而常常被用来在请教别人时表示“征求意见、向您学习”。
而哈佛商学院Garvin和Margolis两位教授的一项研究就指出:
“不要再向行业领袖请求'pick your brain’了,他们见过的求助实在太多了!想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并得到有效的回答,一定要明确自己需要的具体建议。”
三、保持开放态度,别做形式主义的求助者
领英职场导师、Aslan Education创始人Sabrina分享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
去年,她辅导了一位本科应届生,他正在纠结手上有的两个offer,想要寻求她的建议。
第一个offer是他自己很向往的公司和城市,但其实第二个offer更利于他的未来职业发展。
然而,在和Sabrina详细交流,甚至清楚地分项打分、列出了“决策权重表”后,这位同学依旧放弃了客观上来说各方面都更胜一筹的第二个offer。
Sabrina感叹:“在职业辅导过程中,很多学员无法面对真实数据做出理性选择。大多数人把工作或者职业与幻想连接,但其实,职场是一个打破幻想的地方,是一个关于优势与竞争力的市场。”
而推及到更广的职场求助场景,其实我们也常常不经意地进入这样的困境:
因为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不愿放弃的答案,所以即使在请教权威的过程中听到了不同的想法,潜意识也会抵触它,顺着自己最初的想法走下去。
Garvin和Margolis教授的研究中,也明确指出了这种“形式主义”的求助错误:
过往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证明,人们常常会不重视、甚至完全不考虑别人的建议,这也被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egocentric bias)。
有些时候,即使明知自己是个经验不足的小白,我们也难免更相信自己、而不是过来人的判断;
同时,我们也常常因为不了解提建议者的思维逻辑,而觉得他们难以信服。
可以说,很多求助者其实忽视了最基本的一个要素:
所谓提问,正是为了寻求答案。如果过早地预设了自己的回答,往往只会陷入自己的逻辑循环。
写在最后
日本企业高管教练粟津恭一郎在《学会提问》中强调:“提问的差距,造成了人生的差距。”
在工作中,表达输出固然可以展现我们的素质和能力,但主动且恰当地寻求帮助、请教问题,也可以在前进的路上不断为我们输入动力,进一步激发我们的潜能。
而即使是拥有优质简历和扎实专业技能的满分求职者和职场人,也常常会忽略其中的技巧和精髓。
最后,再来为大家画个重点:
沟通请教时注意边界和尺度,尊重对方的能力和意愿
提前了解相关信息,明确自己具体需要的建议和帮助
保持开放的态度,认真考虑并吸取有价值的意见
祝大家不断提升自己提问的品质,获得好的思考和回答,在与“职场指路人”的高效沟通中迅速实现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