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会的一些疑问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周的【周三瞎BB】栏目。

音乐会有很多礼仪,我们都知道的一些“套路”,总是要在音乐会现场反复演绎,而且观众和乐手、指挥们都乐此不疲。

比如,指挥总是显得忙忙碌碌,一会儿上台,一会儿又去后台。观众们不厌其烦的鼓掌等待返场曲目,等等。

但是对于不常去音乐会现场的观众来说,这些行为会让他们感到“迷惑”。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些音乐会现场的“迷惑”行为。

1、指挥为什么跑上跑下?

一般音乐会开始,乐团的演奏家们陆续上台就位。指挥最后一个上台。一曲结束后,指挥会走到后台,然后很快又回到台上。尤其是半场结束,或最后一首结束以后,指挥会上上下下很多次。

肯定有不少观众有疑问,他们到后台干嘛去了?有时候独奏家也会这样,去一下后台又马上回来。他们到底干嘛去了?

其实就是什么也没干。就是走了一趟,最多擦了把汗。大部分情况就是……啥事儿没有。这该死的仪式感!

2、乐手为什么要在台上对音?

音乐会正式开场之前,乐手们会先上台对音乐,他们为什么不在台下做好准备工作?非要上台对音呢?

其实在台下也对了,排练的时候都会对音,演出之前演奏家们也会自己对音。上台的时候是需要再确认一遍,如果在上台的过程中碰了乐器,也有可能音不准。台上对音是最后的准备工作,就像跑步之前确认一下鞋带系好了。虽然就短短一分钟,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也可以提醒观众,演出是真的真的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可以调整状态,保持安静。

3、为什么乐团都穿黑色衣服?

从指挥到演奏家,一般都会穿黑色的,比较正式的衣服。有些喜欢热闹的观众会觉得这样略显死气沉沉?

为啥大家不穿得色彩缤纷一些?台上穿得这么正式,台下的观众也不能穿的太随意。

错误示范

正确示范

乐团穿黑色正装是一直有这个传统的,从18世纪开始,乐团就逐渐走向了黑白风。一个是当时比较时髦,另一方面这种简单、统一的颜色,能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

视觉上简单了,听觉上更容易专注。如果乐手们穿得都“各显神通”的,那可能整场音乐会观众都在看人,而不是听音乐了。

4、为什么有时候有返场,有时候没有?

说到返场,其实和演出时长很有关系。如果你去听的这场音乐会的正式曲目时长就很长了,可能就没时间安排返场曲目。

通常音乐会都在两个小时左右,如果演出曲目比较短,有可能会安排返场。但是也看指挥的安排了,有的指挥就坚决不返场。可能是没有符合他心情的曲目吧!

5、谁能收到献花?

演出结束的时候会有安排献花,并不是每个乐手都能收到献花的。通常是指挥家、独奏家、首席会收到献花。

我们还常常会看到指挥把花送给某个乐手,通常是小提琴或大提琴的首席,也有可能是某位独奏段落比较多的乐手。

这种客套的仪式,也表示了指挥对这位演奏家的肯定和感谢。

“噢,多谢配合!”

“哪里哪里,应该的!”

有时候指挥还会点名让某个乐手起立,观众专门为Ta鼓掌。或者整个声部起立,接受观众的掌声。乐手此时还是很开心的!

6、演奏家为什么不背谱?

如果都是成熟的演奏家,为什么上台演出不背谱呢?还要在台上翻谱,很麻烦。

学生考级的时候都要求背谱演奏,为什么在乐团里的演奏家们却不背谱?

独奏都是会背谱的,比如我们看钢琴协奏曲,前面弹钢琴的那位钢琴家是肯定会背谱的。但是钢琴如果是作为伴奏就不用背谱,所以会有一个翻谱的坐在旁边。

乐团的乐手也不需要背谱,而且排练时乐谱上有很多标记,演奏时还要根据音乐的进展看指挥,和其他声部配合,所以背谱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