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之《金匮》风引汤
#周末开大课#杂谈之《金匮》风引汤:陈博士按,《金匮》方风引汤;此方含有非凡的智慧,我首见此方是在少年时随手翻阅家中珍藏古籍时发现,当时不以为意,实不知其中之奥妙,实是中医气机理论和脏腑理论的运用之方;后在江西罗定昌老中医的唯一医集中发现,罗老对此方非常推崇,自觉必有其道理,遂细细研究,大有所得;自己也多用之,效显患安,今查相关资料,恰好见同道一关于风引汤降颅内压病例,遂不敢独美,与大家分享;现代医学之颅内压升高,其实在在估计中,多入眩晕、头痛证之类,多为气升太过而不降;病例所引如下:凡颅内压增高者多表现为热证实证,是气机升多降少,气血并走于上所致。《内经》所谓厥逆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厥成为颠疾'(成应念作盛,颠为头巅之巅或颠仆之颠)当包括此等证候在内,余常用风引汤加减取效。一妇女年约五十岁,头痛如劈,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血压高,脉象弦数搏指。在外院测知脑压甚高,已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我用风引汤去白石脂加蛇含石,仅五帖症状缓解,颅内压复常,步行来复诊。本方的主药是石膏、大黄。石膏辛凉重坠,不仅能清脑热,还有很好的镇静作用;大黄苦寒下走,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能起诱导作用而降低脑压。二药合用,以改变气机升多降少者,使之降多升少;气血并走于上者,使其并走于下,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既然脑压高者多热证实证,为什么方内要配干姜、桂枝等辛温药?石膏辛凉重坠,大黄苦寒下走,使用此二药之目的,在于清脑热,降颅压,但苦寒之药,最易伤阳,而心脾之阳尤其首当其冲,故在以膏、黄为主药的同时,配干姜以护脾阳,配桂枝以护心阳,病非阳明实热证,不能因为清脑降压而累及无辜。为什么要配寒水石、滑石等利水药?脑压增高者,其原因虽由气逆,其结果多为水结,滑石、寒水石与膏、黄同用,可使结滞于上的水毒,迅速下行,这和西医高渗脱水的方法有殊途同归之理,而疗效则过之。龙骨、牡粝、石脂、石英等药在本方内的作用又如何呢?紫石英、牡蛎为镇静安神药,可助石膏之不及;赤石脂、龙骨为收敛固涩药,以防大黄之过泻。如此配伍可见本方组织严密,目的明确。原注治大人风引,惊痫瘛疯,古人以抽掣、惊颤等症状属之肝,故本方之作用,亦属后世平肝熄风范畴。使用本方来降低颅内压,是以证候为依据的,即患者必须表现为明显的热证、实证(如上案),脱离具体证候来谈使用处方,是不符合辨证施治原则的(免责声明:文中治疗方法及处方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帖子中的处方或者治疗方法,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