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辣评】花木兰是不是在黄陂出生的不重要,只要木兰文化发扬得好就行了!

01

总是有人试图搞清楚花木兰出生在哪里

关于花木兰的出生地,很奇怪,历史学家们少有讨论,研究最多的却是文人骚客(小编同事一个读初中的孩子说,这是因为历史学家有工科生的特质,喜欢拿证据说话,而文人骨子里浸润着浪漫和夸大,一个初中生能有此见识,真是孺子可教也),从清代开始,关于木兰的姓氏(有说姓花,有说姓朱,姓魏、姓木、姓木蘭、姓穆、姓仆等),年代(有汉朝說、三國說、晉朝說、北魏說、南朝梁說、隋朝說、唐朝說等),籍贯(有河南虞城說、安徽亳州說、亳州譙城說、河南宋州說、內蒙古和林格爾說、內蒙古包頭說、陝西延安說、甘肅武威說、山東任城說、河北完縣說、河北新河說、湖北黃陂說等)就有各种说法,谁也说服不了谁。
小编估计,再过几百年都不会有结果,除非是科技进步到人类可以回到过去才行(所以争论花木兰出生于哪里到底有何意义呢)

02

为什么通过文学作品研究花木兰不靠谱

目前来看,文人骚客们研究花木兰的渠道主要是两首诗作,一个是南北朝时,《古今诗录》里面收录的“木兰辞”,另一个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徐渭编纂的《雌木蘭替父從軍》,今日民间流传的木兰故事绝大部分都从这两首诗文而来。
但在小编看来,用文人写的东西来研究历史,靠谱的概率应该是不高的,原因有三:
  • 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逢写记叙文,老师都要求我们尽量去编(初中参照鲁迅的“一件小事”写了不少自己“助人为乐”的文章),小编读高中的时候就想,假如哪天自己不小心成了知名人物,后人翻阅我少年时候写的文章,会不会认为作文里写的都是真实故事呢(读书时还隐隐感到不安,进入社会以后,看到大人们堂而皇之地说谎,小编的脸皮也跟着厚了起来,在心理建设上如此安慰自己,善意的谎话都不是错误,呵呵)
  • 再则中国的文人普遍有浪漫情绪,习惯把事情夸大,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更是必须;
  • 第三则是人性使然,绝大部分人记叙事情,都有意无意给自己脸上贴金,只记录自己喜欢和想记录的东西(像卢梭那样写“忏悔录”,文人不会做也做不来)
其实花木兰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一代一代人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寄托在里面,经过文人的修饰以后,最终花木兰成了忠君爱国的典范。
花木兰,对于黄陂来说,其代表的意义更为重要,纠结于其出生哪里是没有抓住重点。

03

花木兰和黄陂是怎么联系上来的呢?

虽然说小编不赞同研究花木兰从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入手,但历史史料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史书很多也是打听而来的,必须结合文物考察才有意义),清代的《黄陂县志》是如此记述木兰的:
按木兰系县北朱氏女,生初唐,父隶兵籍,年老不堪,从军假男子装,代父从军十二年,乃遣,终身未适,其略见古乐府及杜牧之刘后村诗,其冢在木兰山下,祠在山巅,其坊题曰忠孝勇裂
清代的文言文已经不那么晦涩难懂了,上面摘录的文字大家应该基本都能看懂,按黄陂的记载,木兰全名应该叫“朱木兰”才对,但我们知道清代人也多是道听途说,估计也是从黄陂的民间传说而来。
当然,黄陂和木兰最大的关系在于隋朝时,罗汉以北的地方改名为“木兰县”(那时,如今的黄陂南北分属几个县管理),这应该算是官方认证黄陂和木兰有关系吧。

04

综述:

花木兰到底出生在哪里,各位无需再研究了,不会有结果的,小编认为,只要你生活的地方,山川河流,历史文献和花木兰曾有过联系,你们就有权利打出木兰故里或者木兰文化的旗帜,依托这个大IP,搞旅游,搞经贸,各人有板眼就都拿出来现吧。
对于咱黄陂人来说,花木兰是不是黄陂土著真的不重要,对于传说中的东西,不要过分纠结于过去,重要的是现在,黄陂人要考虑的是,花木兰背后所代表的“女性意识、忠孝传统和英雄主义”是否值得继续继承,如果可以,咱们就该大力推广,大力宣扬,何必在乎旁人酸溜溜地说花木兰不是出生于黄陂呢?
所以在小编看来,根据文学作品来判定花木兰属于哪个地方是很扯的事情,真实的历史,要靠文物挖掘和逻辑推理间接地推导出来,而不是靠几本古书,文人诗作,民间传说就觉得历史是那个样子。
无需去考究花木兰到底出生在哪里了,小编提议,谁能把木兰文化发展得更好,谁才有资格成为木兰的娘家,您认同小编的看法吗?
PS:以上,只是小编的个人观点,觉得说得好,就点个赞,不同意小编的看法,也别生气,就当小编胡说八道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