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第一集观影笔记

👆发现更多教育戏剧工作坊中的教案

接下来几篇文章,会给大家介绍一个BBC的纪录片

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

《北鼻异想世界》

2018年11月在英国上映,12月在中国上映。有兴趣的可以再企鹅网上观看,有中英文视频。

首先想跟大家叨叨两句,首先纪录片中提到的所有理论都是0-2岁基本婴儿心理学的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新的突破,所以不用担心知识的真实性是否有效,其中确实有很多我们原有认知但基于现代新生活形态的研究,比如平板电脑对婴儿的影响,现代父母角色对于婴儿性别角色认知与过去的改变等等。

纪录片避免了生涩的术语,所以更显得轻松浅显易懂,是很好的大众科普。纪录片里的数据是由大量的数据的只是视频时间有限,呈现的都是几个比较明显的案例,这个大家大可放心。

在影片中,为大家呈现了,200多名婴儿和学步阶段的幼儿,在两岁前发生的变化。科学家希望通过实验知道,我们为什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性格,追溯我们不同性格形成的过程,通过了解这些我们会了解如果更好的去挖掘婴儿的潜能。

第一集 成为你

我们是如何成为独特的个体

 气质类型是天生的

科学家认为:我们的个性是由我们的基本气质决定的,也就是对周围事情的反应。心理学家艾米丽博士(Dr.Emily Jones),设计了一项测试,在婴儿6个月大时,确认婴儿的气质。在同样的情景中,出示不同类型的玩具,来观察宝宝们不同的反应。

首先是“jack-in-a-box”会突然跳出的玩偶,用来检验婴儿对惊讶的反应,之后是“跳跳狗”,用来观察婴儿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最后是“妈妈带上面具”,用来检验婴儿对陌生事物的反应。

经过实验观察,婴儿的反应与在成年人身上发现的三种气质基本一致,激动、平静和谨慎。六个月的宝宝就可以显示出基本气质,这说明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是我们个性的起点所在。

由于宝宝们是带着不同倾向型气势存在的,有些容易激动和活泼的宝宝就去多带着去探访不同的地方和认识新鲜事物,有些比较谨慎的宝宝父母做事情的时候就要慢些速度,介绍人或事都用慢下来。根据婴儿的气质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这种互动塑造了宝宝之后的性格。

ps:这里不得不推荐一本书《气质论》

个人的语言被我们的经历所塑造

婴儿早期使用的语言往往和社交相关,或者来自那些在婴儿生活中重要的人。你好、谢谢等社交类词,婴儿时期我们对语言的使用数量对塑造我们的个性十分重要,科学家表示,在婴儿时期听到许多词汇的婴儿,更容易在之后获得更大的词汇量并在学校中表现的更好。

如果语言越多越好,是否可以通过对宝宝说更多的话来帮助宝宝增加积累语言的速度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语言研究学家米歇尔彼得博士(Dr.Michelle Peter)的实验:

佩西是一个21个月的宝宝,实验中他将佩戴着一个语言记录装置,这个装置能记录一天中佩西听到的每一个单词和他说出的每个单词。

实验第一天妈妈说了1.3万个词,宝宝说了2500个单词, 为了跟佩西说跟更多的单词完成实验,妈妈决定带着佩西出去走走,显然走出去是刺激语言交流的有效方式,实验第二天妈妈说了1.37万个单词, 佩西说了2800个单词。惊人的是,虽然妈妈使用的单词比前一天只有5%的提升,却让佩西的单词使用有了30%的增长。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话交流的增加,也就是妈妈和宝宝之间的对话,从第一天的738到第二天到1022,有了38%的大幅度增长。

”对话“对婴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实验显示,小时候听到更多话的孩子, 所以往往在学校会有更好的表现, 是因为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婴儿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能在对他们产生影响,不需要成为育儿专家,所需要做的就是愿意并渴望和宝宝对话。 经过两个礼拜的实验,宝宝就能把词汇连成句子。

兴趣爱好对幼儿大脑发育和未来生活的影响

18月开始,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又了更多的控制,感到更多的安全感,也表现更多的独立性,因此他们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在婴儿早期的兴趣是否对幼儿的未来非常重要呢?

发育心理学家娜塔亚丽-戈索博士(Dr.Nathalia Gjersoe)在两个19月大的宝宝家里,放置了摄像机来观察他们一天12个小时的生活细节,这个阶段的幼儿,一次对一种结构化活动关注几分钟时间。

首先是19个月的宝宝艾米丽,一天中,她与足球互动了25次,她热爱音乐,玩了15次木琴;接着是19个月的宝宝格雷森,12个小时中,他不同反复关注25分钟画画,4次玩火车,最吸引注意力的是妈妈的手机,19个月的他虽然还不会玩游戏,但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触摸屏,点击并跳转到自己感兴趣的页面。使用这些电子设备会让孩子非常有满足感,让他们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这些活动会对幼儿的大脑产生什么?

婴儿出生后大脑中就有50万亿个连接,随着儿童对世界接触的深入,他们经历最多的事物的链接通道会越来越加强,同时也在缩减,任何不被使用的连接通道大脑就会将其断开并使用这些资源和经常被使用的部分建立更强的连接,这就是儿童发生的情况,为什么他们越来越善于这些操作的原因,也就是孰能生巧。连接就像大脑的脚手架,他会被个人使用一生的时间,这形成了这些幼儿发展的基础。

米莉亚在玩足球,其实她就是在锻炼眼睛所见和脚的协调能力,以及对世界上一个物体的控制能力,如果能将这种兴趣坚持下来,她大脑中的”足球连接通道“就会变的越来越强。早期的雪球效应,婴儿接触到的,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是这些塑造了他们的大脑,是他们未来的一切发展的基础。

幼时经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个人态度和观点

华盛顿大学的杰西卡-萨默尔教授(Professor Jessica)的一项实验,揭示了我们会对别人产生个人偏见。看婴儿是否想成人一样会选择那些在某种意义上外形和形式上和他们自己更接近或相似的人。大部分成年人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和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看看婴儿是否有同样的偏好或者说“偏见”呢?

由于婴儿还不能通过语言表达,所以实验建立在人类最近本的视觉差异上,也就是种族差异,身体外貌上的一种明显差异更容易被婴儿识别。

实验从白人为主的社区选来一些幼儿,幼儿会选择跟两个分配玩具的人进行游戏, 幼儿需要在“与他们外表相似的白人”和“与他们外表不同的亚洲人”选择玩耍伙伴,让这种选择更加艰难的是,他们会看到白人的行为不公正而亚洲人的行为公正。

在实验第一阶段, 这时是两个白人进行分配玩具,公正的人分配同样数量的玩具给两人,而不公正的人,分个一人很多的玩具而分给另一个人一个玩具,之后每个幼儿都非常容易的选择了公正的一方进行游戏。

实验第二阶段,这时是公平的玩具分配者被亚洲人代替,实验的结果是所有幼儿不约而同的非常艰难的选择了他们熟悉的白人进行游戏,其中菲比先是走向公平的亚洲人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白人。

实验结果表面:从两岁开始人类就开始根据自己对别人的评判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互动了,表明许多类似的偏好都源自他们早期的发育。 婴儿对每天接受到的社会信息都非常的敏感,他们清楚的知道周围发生的一切,虽然还没有发展出语言,却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身边世界的每一条信息和线索并分析进行选择。他们编辑并记住那些信息,再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选择和谁进行游戏的复杂决定。

实验显示,一些经历会导致我们特定的社会偏好,科学家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多样性的接触,通过接触不同的环境来影响和指导儿童的社会偏好。某种程度上,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改变的契机。当然婴儿的这些“偏好”会随着他们的成长逐渐淡化或改变,随着他们接触更多种的事物,不熟悉的面孔也会变得熟悉。

自我控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面对困难的情况时,我们弄否对自己的情感和冲动进行管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控制自己冲动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不论是在学业、事业、人生中都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自控能力更强的幼儿往往在学校更专注,遵守规则,考试成绩也会更好,有时也能更好地避免一些青春期的困境。

那么婴儿有多少自控能力呢?

为了知道答案,心理学家艾米丽琼斯博士(Dr.Emily Jones)的实验,观测幼儿在抵抗诱惑时大脑有什么变化。婴儿头上带的帽子中是一个先进的大脑扫描仪,传感器将接收到他大脑里的所有活动, “额前叶”是大脑中控制区域,能帮助我们控制我们的行为、情感、思维以及感觉。实验中,幼儿面前将会摆放他们喜欢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妈妈告诉他们“不能碰”,看看能坚持几秒。

实验中的前四名幼儿基本上都不能坚持,但他们并不是淘气,只是他们的大脑中还没有发展出控制冲动并遵守规则的那部分,只有到20个月后,幼儿控制行为的部分才会完整发育。安娜贝尔进行实验时,开始使用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方式去控制冲动,他的大脑额区在加倍努力,这是幼儿最开始学习控制冲动非常重要的方式。

如果自控制力如此重要,我们能培养婴儿的自控力吗?

自控力一部分是来自于天生的差异,但是练习和你所处环境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像一些幼儿就发展出转移注意力的策略,这也是他们学习控制自己非常重要的方式,他们会做一些其他事情去吸引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玩自己的衣服、扣扣鼻子等等,他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把自己从非常想做的事情上转移开。所以,让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控制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要为他们提供探索的空间,以便他们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太多的指导和示范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学会如何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研究显示,两岁以前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大脑连接,这种连接收到我们的遗传基因和我们所处环境的影响。

你可能喜欢

推荐|世界教育戏剧及儿童剧网站介绍

王添强文章| 关于儿童剧、教育戏剧与绘本戏剧十三个问答

互动:说一个你喜欢的纪录片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