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鲁迅的标准,中国五千年没几首好诗,能震撼灵魂的只有北岛吗?
昨天发了篇<你喜欢北岛顾城舒婷的朦胧诗,还是洛夫席慕蓉汪国真洛湃的畅销诗>。不过瘾,继续发。
撄人心才是好诗
鲁迅书法
“撄人心”出自鲁迅《摩罗诗力说》,是诗的最高境界。细读原著,觉得要结合“立意在反抗”才可以更深刻理解“撄人心”。
撄人心的诗中国古代很少,黄巢一首《不第后赋菊》已冠绝千古;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之流很一般了……中国的传统根本就没有“立意在反抗”的。
一、北岛让你见识什么是朦胧诗
出现朦胧诗,是因为历史的局限。有个年代,人们不能真率地表达。北岛震撼人心的都不是朦胧诗,《回答》、《一切》、《结局或开始》都不是朦胧诗。
同谋
理解这诗抓住“镜子中的历史”=虚伪的历史,就容易了。火山岩浆、原始丛林、蝮蛇、鹿等形象,构成一种的原始的邪恶。名句:自由不过是,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
一切
回答
宣告
纪弦
杨光治与纪弦
市场还欠杨光治一本畅销诗,就是《纪弦诗选》。因为政治原因,杨光治尽了最大努力没能出版。当年齐秦的超级流行歌《狼》就改编自纪弦《狼的独步》
纪弦《狼的独步》
齐秦《狼》
杨光治为什么帮助洛湃出版诗集
杨光治因为读了洛湃《医生》一诗,被“医生是永远出不了院的病人”震憾,而帮助洛湃出版诗集,不小心畅销。杨光治写的《广东新诗百年述略》:
洛湃《医生》
医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体制。洛湃要消灭’医生’,人们自然解读成反体制。杨光治把洛湃诗定义为“激情浪漫”,大家也许不知道这是鲁迅对“魔罗诗”的定义。
洛湃
洛湃《歧途》
洛湃《黑蝙蝠》
敢于张开黑色的翅膀,在天空支起残缺的信念
《黑蝙蝠》作为诗的语言无疑是失败的,但塑造了一个异常醒目而富有冲击力的现象,我却更愿意把它看成散文而非诗。这让我想起李金发。
李金发
李金发语文水平很差,但他创造了象征主义,是一位划时代的诗人。
李金发《有感》
鲁迅对“魔罗诗”的赞美!
最能振奋人心,而且语言较有深长意味的,实在没有比得上“摩罗诗派”的了。“摩罗”这一名称,是从印度借来的,原来是指天上的恶魔,欧洲人称为撒旦,人们本来是用来称呼拜伦(G. Byron)的。现在把那些立意要反抗,目的在行动,并且为世人所不大喜欢的诗人统统归并到这一派里……这些诗人外表很不一样,各以本民族的特色发出光辉,但是他们的大方向却却都是趋于一致的。他们大都不愿唱那种随波逐流,和平欢乐之歌。他们放声呐喊,使听到的人们奋起,与天斗争,反抗世俗;而他们的精神又深深地打动后代人们的心灵,流传下去,永远不止。除非那些还未出世的,或者已死的人们,才会认为他们歌声是不值得听的。如果让那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身在自然界的束缚之中,流离颠沛,而又无法摆脱的人们,听到了这种声音,就会感到这是最雄壮、最伟大、最美丽的歌声了。但是,把这些告诉喜欢和平的人们,他们就会更感到恐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