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诸侯第五篇·中部霸主·西魏王魏豹

西魏,本意为先秦魏国西部之地,只因楚霸王项羽想要自占魏国东部之地,遂驱逐其至河东郡为王,于是便有了西魏国。

如史书中记载:

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史记·魏豹列传》

徙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史记·项羽本纪》

虽然史家给出的理由是项羽想要自占梁地,才分封的魏豹为西魏王,但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恐怕项羽占梁地的最大目的,还是为了制约魏豹。

正如太史公之后曾对魏豹评价的:

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魏豹也算是魏国宗室子弟,但太史公却要给予魏豹如彭越一般的“故贱”来形容魏豹的起兵不易,便能说明太史公对于魏豹是相当尊重的。同时再看太史公后面的评价,魏豹如彭越一般,席卷千里,南面称孤,显然这更能说明魏豹的能力和历史地位,即使是到了汉武帝时期,魏豹也是如同彭越一般的存在,至少太史公就是这么看的。

而彭越是什么人,我们都知道,项羽也知道,刘邦更知道,因此这里的魏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楚汉前期的“彭越”。因此对于这样的枭雄,项羽自然要格外重视。

但即使如此,又能真的约束住彭越吗?

如上文史书记载,项羽看似就只给魏豹封赐了一个河东郡,但是我们再看后来魏国覆灭时的记录:

九月,信等虏豹,传诣荥阳。定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郡。《汉书·高帝纪》

如此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结论:无论项羽当初是否封给魏豹的就只是一个河东郡,但最终魏豹能够实际控制的疆域,确实是包含除河东郡外的太原和上党二郡。

如下,这就是西魏国坐拥三郡之时的疆域版图:

先前说塞国可谓四赛之国,但相比西魏国而言,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如上可见,西魏国边境从东到西绕一圈,分配列有翟国、代国、常山国、殷国、河南国、塞国等六大诸侯国。

但虽说是六大诸侯,可从实际来看,真正能够在国力上压倒西魏国的,却几乎一个都没有。好吧,可能常山国有机会与之比肩,但常山国又与楚、齐两大强国比邻,因此对于西魏,也就根本不存在主动进攻的可能了。

故而,西魏虽然看似强敌环绕,但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又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基本上只要西魏国能够集中兵力,就可以随便放开欺负周围这些邻国。同时再加上魏豹这位堪比彭越的一代枭雄在位,因此西魏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当然,按照史书中的记载,魏王豹则几乎就是一直在打酱油,无论是赵齐内战,还是三秦之战,貌似魏豹都没有任何行动。另外随着刘邦出关,魏豹便立刻“以国属焉”,因此在常人眼里,魏豹好像就是一个路人甲般的存在。但还是笔者之前说过的,魏豹真正接受封王领地的时候,可能就只有一个河东郡,但怎么就到魏国覆灭的时候便成了三个郡呢?总不能是魏豹凭空变出来的吧?

因此笔者猜测,在史书中记载的齐楚之战(项羽和田荣)、常山国内战(张耳和陈餘)、以及汉雍之战(刘邦和章邯)期间,在中部地带应该也爆发了激烈的魏代之战,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什么作战。反正在之后随着汉王刘邦吞并三秦,陈餘恢复赵国、项羽占领齐国,在中部的西魏国也同时攻占了太原郡和上党郡,由此也让西魏国一跃成为了中部霸主。当然,这些都是笔者猜的,毕竟史书中确实没有这么记载过,但还是那句话,西魏国那么大的地盘,全部都是项羽封的可能性真的不大,因此只能是魏豹自己扩张而来的。

至于说为何魏王豹要在汉国东征之时,在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情况下还要归属汉国,只能说魏王豹确实不是普通人。正如当时的局势发展,随着几个月的各国大乱斗,在当时已经逐渐显现出了四大强者,那就是吞并齐国后的西楚、掌控赵、代二国的陈餘、占领三秦的汉国、以及兼并二郡的西魏国。虽然说是四大强者,其实这只是对比其他更弱小的诸侯国而言,实际上当时真正强盛的也是唯一强大到足以让天下诸侯都为之胆寒的始终就只有西楚一个,而其他无论是赵国、还是汉国、亦或者是西魏国,别说一个了,加起来估计都够呛。

因此当时作为夹在汉国和赵国中间的西魏国,面对更加强盛的西楚,他只能也唯有选择跟从汉国伐楚才是最佳选择,否则西楚既然能够灭了强齐,那也就能一个一个的灭了其他强国。毕竟即使是要与西楚和平谈话,也得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可就当时而言,包括汉国在内,都没有这个资格。所以魏王豹只能这么选择,并且还是汉国举大旗,何乐不为呢?正如之后汉军于彭城惨败后,西魏国便很快倒戈投靠西楚,没办法,再不倒戈那就是真的是找死了。而且西楚当时也一心只为灭汉,并没有要求魏国跟从,因此魏王豹依然是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西魏国的实力很强,但还没强到可以硬杠西楚的地步,因此就只能如史书中那样,左右摇摆。只是可惜,最后遇到了大将军韩信,魏国也就再没机会崛起了。

再说魏国巅峰时期的人口,按照《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

河东郡,秦置。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县二十四。

太原郡,秦置。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县二十一。

上党郡,秦置,户七万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六。县十四。

如上,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在汉孝平帝元始二年时,总共下辖59县,总人口数约为1369166人。如此,纵使在楚汉时期三郡人口只有汉朝时的三分之一,那也是相当多的人口了。何况这些还都只是纸面上的数字,汉孝平帝元始二年之后不到六年西汉就覆灭了,虽然是王莽篡位,但西汉地方治理显然应该已经陷入一定的混乱中了,因此当时上报到中央的人口数字肯定要比实际的少的多。所以保守估计,西魏国巅峰时期的人口数至少应该在七十万以上。


下面说西魏国的具体构成:

西魏国重要人物:

西魏王:

魏豹(—前204)

基本事迹:初为魏国宗室之后,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其兄长魏咎被陈胜部将周市拥戴为魏王,其亦跟从兄长魏咎从军征战。同年六月,临济之战结束,秦军大败魏齐楚三国联军,魏王咎自杀,其便投奔楚地,向楚怀王求救。同年七月,楚怀王赐予其数千兵卒,准其带兵回攻魏地。秦二世三年,历经数月之战,其率军连下魏地二十余城,遂以魏王名义统领魏地。汉元年,其率军跟从项羽入关,为项羽封为西魏王,领故秦河东郡。汉二年,其乘机率军夺取太原郡与上党郡,西魏国声势大振。同年三月,汉王刘邦率领汉、翟、塞三国联军东征,其便率领魏军加入汉军阵营参与伐楚。同年四月,彭城之战汉军大败,其率领败军回归封国。同年六月,其去关中与汉王刘邦会谈之后,转投西楚阵营。同年八月,汉王刘邦令大将军韩信率军攻魏,汉魏之战爆发。同年九月,魏军惨败,汉军俘虏其,魏国灭,但因其颇得魏国人心,故汉王刘邦准其继续保留魏王名号,继续率领魏军。汉三年十二月,楚汉荥阳之战爆发。同年四月荥阳被围。同年七月汉王刘邦逃走,荥阳由汉御史大夫周苛和魏豹接管防御。同年八月,其被汉御史大夫周苛诛杀,死。

麾下重要人物:

薄姬(—前155年)

基本事迹:初为魏豹府内姬妾,后因魏豹败亡,遂进入汉王府邸。后为高帝生第四子刘恒。高帝十一年,刘恒受封代王,次年因高帝病逝,其作为代国太后遂前往代国。孝文帝元年,因其子刘恒顺利登基称帝,其便晋位皇太后。孝景帝元年,为太皇太后。孝景帝前元二年,其病逝,葬南陵。后汉光武帝时,废除吕后高皇后之位,改其为高皇后。

张说(—前168年)

基本事迹:初为魏军普通军官,汉二年五月因彭城之战,其跟随汉军回到荥阳,以执铍身份加入汉军。而后其屡历战功,升迁为司马,后于汉五年之际,其又以将军身份平定代地。最终遂以功受封列侯,食邑三千户,建安丘侯国。汉孝文帝四年,其再次以将军身份独立率军出代,北征匈奴,战果不详。汉孝文帝十二年,张说病逝,汉庭为其谥号懿侯。

西魏国国家制度构建:

为魏制。

西魏国占据故秦疆土:

秦河东郡、上党郡、太原郡(约等于今天山西省中南部及河南省一部)

西魏国军备情况:

按人口七十万数,以及西魏国与汉交战之战况和后期魏豹执掌兵权的情况,则西魏国军队应该至少在十万以上。(此处纯属猜测)

西魏国存在时间:

成立时间:汉元年二月。

灭亡时间:汉二年九月左右


(完)

(0)

相关推荐

  • 刘邦崛起要感谢的几个“贵人”

    汉帝国的建立之群雄逐鹿(二十二) 公元前208年9月,当项梁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时,刘邦会是什么感受呢? 应该会有惊恐,毕竟项梁都死了,红旗还能打多久是个问题. 但多半也会忍不住开心,因为终于可以摆脱这 ...

  • 韩信传(八)破魏下赵

    汉二年八月,韩信异常兴奋,他第一次真正取得独立统兵的资格.之前,汉王出陈仓之战,他的职务,更像一个高级参谋,只是制定战略,具体指挥,仍由刘邦麾下的宿将们来完成.之后彭城大战,他又留守关中没有参与.这一 ...

  • 楚汉诸侯第三篇·三秦霸主·雍王章邯

    雍,按<诗经·秦谱>中记载:"至玄孙德公,又徙於雍."显然,雍从先秦开始就已经作为地名而存在了. 再依据<史记>记载: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献公元 ...

  • 楚汉诸侯第六篇·九州中枢·河南王申阳

    河南,顾名思义,在先秦时期自然是指的黄河以南.但是黄河源远流长,所经之地横贯中原,因此广义上的河南其实是非常大的.不过,虽说都能叫做河南,但终究河南与河南还是有区别的. 汉元年,又叫义帝元年,同时也是 ...

  • 楚汉诸侯第四篇·孤悬北境·代王赵歇

    代,为古地名,相传曾在商朝之时,于中国北境,也就是今天山西北部一带建有一个小诸侯国,叫做代国. 也许是因为代国过于偏远,所以才让代国得以从商朝一直传承到东周时期,大概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的确是无法想象, ...

  • 楚汉诸侯第七篇·螳臂挡车·殷王司马卬

    殷,作为国名,曾一直是上古三朝中商朝的别名,故有殷商之说.而楚汉时期距离殷商覆灭已经有将近八百多年了,但或许就是天命无常吧,在这短暂的后战国时代,殷国居然还能再次重生. 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 ...

  • 楚汉诸侯第八篇·银样蜡枪·常山王张耳

    常山,先秦时期本应叫做恒山,为古之名山,秦始皇时曾于该地建有恒山郡,后恒山于汉孝武帝时期正式被确立为五岳之一.期间因避汉孝文帝刘恒的名讳,故改名常山.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项羽当年所封之常山王,其实应 ...

  • 刘邦与项羽的博弈—楚汉争霸(五):策反韩信失败,楚汉荥阳对峙

    导语: 公元前205年,曾经一起反对暴秦统治的两个楚国人,瞬时间兵戎相见,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死决斗.西楚霸王项羽追着汉王刘邦一路来到了荥阳,在荥阳一线上,刘邦屡战屡败,随时危在旦夕,可又总能东山再 ...

  • 楚汉英雄第一百零八篇·灌婴所属·缔造郎中骑兵·戚侯·将军李必

    戚,按<史记·索隐>中的记载,秦汉时为东海郡下辖县邑.汉初,戚县改为戚侯国,由功臣李必受领. 关于这里的李必,因<史记>与<汉书>中均记载其为季必,所以对此有疑问的 ...

  • 楚汉英雄第一百篇·高祖所属·护卫刘邦·中牟侯·郎中单父圣

    中牟,为秦时河东郡下属县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带.汉初,中牟县改为中牟侯国,由功臣单父圣受领. 单氏,先秦时出自姬姓,故又为姬姓单氏.而单父圣其人,应该也就是某位姬姓显贵的后裔.但究竟是谁,目前 ...

  • 楚汉英雄第九十七篇·太上皇所属·开沛县门·戴侯·祕彭祖

    戴,史书无考,只知在汉初有一戴侯国.而该侯国的国主,则叫做祕彭祖. 当然,这里的祕彭祖是取自<汉书>中的称呼.<史记>中则只是记载了他的名字彭祖,并无记载他的姓氏,故而笔者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