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高画质?你可能对手机屏幕有点误解
对于整个智能手机圈子来说,2016年底绝对是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因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全面屏”这个概念开始席卷整个行业,并在很短的时间里造就了或许是远超过去几十年间的产品形态改变。
从最初乱象丛生的18:9、到后来由某果引领的“刘海”、再到“美人尖”、“水滴”,及至最近才刚刚曝光的“打孔屏”、“折叠屏”,上游的屏厂们全力配合着一家家手机品牌不断地“进化”着全面屏的版本。而与此同时,“更高的屏占比”、“更沉浸的视觉体验”,诸如此类的口号也时常见诸各大发布会。
打住!好像有哪里不对?
更高的屏占比,更沉浸的视觉体验……的确,从一开始手机厂商们追逐全面屏,为的就是在有限的机身里提供更大的可视面积,从而迎合消费者如今在手机上看视频、追剧、玩游戏的主流使用方式。但是,要说到提升手机屏幕观感的种种办法,难道就只有“增大屏占比”一途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年海外的智能手机品牌都是怎么做的。或许大家就能心中有数了。
2017年3月,LG发布旗下首款全面屏手机G6,这是一台无论性能还是外观都非常一般的手机。但它却有一块无可争议的好屏幕:分辨率高达2880×1440,具备量子点背光,同时支持杜比视界(Dolby Vision)/HDR10两种高动态范围色彩标准,色彩表现让此前所有的旗舰都相形见绌。
紧接着,4月份三星带来了Galaxy S8,它在设计、配置上全面超越LG G6,而它的那块2960×1440分辨率的“全视曲面屏”,显示精细度是同期国内6吋18:9“全面屏”的两倍,色域范围超过110%,同时也是业界第一款通过ULTRAHD PREMIUM认证的顶级手机显示方案。
在那之后,索尼于2017年7月发布了史上首台配备4K分辨率(3840×2160)、HDR10屏幕和X-Reality画质引擎的超旗舰手机Xperia XZ Premium,而苹果在十月发布的iPhone X上,也同样新增了对杜比视界(Dolby Vision)/HDR10显示标准的支持,换句话说,那也是一块超高素质的HDR屏……
是的,当国内一众手机品牌在大谈“全面屏”、“屏占比”时,他们的海外友商却选择了将旗下产品的屏幕颜色做得更丰富、亮度做得更高,而对于“全面屏”却似乎并不在意。然而,仔细想想,比起更大的屏占比,更好的显示效果难道不才应该是智能手机屏幕“观感提升”更有效、也更实用的发展方向么?为什么国内的手机品牌对于真正的“好屏幕”却应者寥寥呢?
国人没有需求?这是典型的孤陋寡闻
其实,这不是笔者第一次产生这样的疑问了。作为早在2017年就入手了某海外品牌旗舰手机的“吃螃蟹”用户,在亲身体会过超高分辨率、HDR广色域屏幕的魅力之后,笔者就一直希望国内厂商也能及时跟进这样的“真·黑科技”。但是,事实上却是事与愿违。
过去,笔者与一些朋友、同事也曾交流过这个问题。他们指出,或许是因为国内的移动端HDR应用太少,加之绝大部分国内视频网站所能提供的画质也都没高到哪里去,造成消费者对于高画质、HDR的手机屏幕缺乏需求。
这样的观点乍看之下有一定的道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随着PS4(新版和Pro)、XBOX One(S或者X)等具备高清、HDR游戏内容的主机在国内铺开,相应的高画质电视和显示器的销售随即得到了极大的刺激。但是,如果你真的像笔者这样,用过那些真正“好屏幕”的手机,就会意识到“用户对手机高画质屏幕没有追求”的说法完全是不对的!
首先,“广色域、HDR屏幕”并不是只有在播放HDR视频时才能体现更好的画质。实际上几乎所有推出了此类手机的厂商都有在系统中内置能将普通视频/游戏的画质进行提升的专门算法。即便是观看一般的流行剧集,HDR手机的画质优势也是“一眼就看得出”的。
其次,早在去年年初,国内的主流视频网站爱奇艺就已经公开宣布,即日起对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和HDR10两大高色域、高动态范围视频提供支持,并开始在网站和客户端上线百余部HDR大片和剧集——谁还说国内没有主流HDR超清视频资源?
成本太高难以推广?总有厂商教你做人
当然,客观地来说,HDR视频、剧集在海外是相对更常见,更有“群众基础”一点,但至少我们知道它在国内也绝不是一片空白。说国人对更高画质的手机屏幕没有需求,这不禁不客观,甚至有些瞧不起人。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阻碍了高素质屏幕在国内手机产品上的普及呢?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一点:价格。
笔者一位从事手机销售的朋友告诉我,要想判断一款手机的屏幕是否足够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万能的某宝上搜索对应的“屏幕总成”价格。根据他的指示,我选择了某款17年老HDR旗舰与18年的某号称“屏幕很好(但并不支持HDR)”的国产手机对比,果然两者的屏幕总成有着极大的价差……
同样的戴尔、同样的18年款、同样的27吋、同样的4K分辨率,是否支持HDR10所带来的价格差异就有这么大
的确,更高素质的屏幕注定价格更贵,这一点不仅仅是在手机行业,在PC显示器、电视领域也是颠补不破的真理。有时候,哪怕是相同尺寸、相同分辨率的产品,发色数更多、亮度更高、支持更广色域的那一个,价格贵出几倍似乎也并不稀奇。
然而,就在这篇文章成文前的一个多月内,我们迎来了颠覆这一常识的两部手机,一是配备骁龙710主控、HDR液晶屏和蔡司双摄的“中国特供版”诺基亚X7,一是用上了AMOLED HDR10屏幕、甚至还有独立画质芯片的骁龙845旗舰中兴Axon 9 PRO。前者起售价不到2000,比许多新款的国产千元机更便宜,屏幕还更好;后者顶配售价不到4000,却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屏幕效果都远胜许多四千、五千元级别的国产对手……
(截取自中兴Axon 9 PRO的宣传页面)
这两部手机的出世,直接说明了要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高性能、高画质智能手机,其实并不见得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的成本。换句话说,“成本很高、会影响性价比”也并不能作为大量国产手机品牌不跟进好屏幕的主要原因。
怕用户“要求太高”?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一方面喊着全面屏时代的智能手机“视觉效果更好”,但与此同时又不舍得真正用一块高素质的屏幕。这样矛盾的做法,既不能以用户没有需求推脱,也并非因为成本难以承受。那么,它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必须认识到,尽管国内目前已经有HDR的应用环境,市面上能买到的真正“好屏幕”的手机也并不少了。但是,由于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依然还是属于高价旗舰的范畴,这就意味着对于广大的手机用户来说,没有接触过高素质屏幕、根本不知道它能带来怎样的体验的人依然占多数。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大多数的手机用户并不具备对于手机屏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基本辨别能力。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各种全面屏手机的确能够提供更大的可视面积,或许这就已经足够进步了。至于4K是什么。HDR又意味着怎样的观感,其实这部分用户是毫无概念的。
从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如果站在那些常规的、大量的、屏幕实际素质不怎样的手机厂商的角度来看,这样数量庞大的、要求不高的用户,却显然是一个极好的市场机会。在这样的前提下,你觉得厂商们还会有动力去主动“养叼”用户们对于手机屏幕的“口味”么?
答案不言自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一张“AI跑分”榜单,告诉了我们多少秘密?
从一份性能测试榜单,我们看出了这些内容。
微软有意推出无光驱版XBOX,革命or昏招?
取消游戏主机的光驱,微软这是要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