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持股才真的不怕跌?
这段时间,我对中美摩擦的前景变得比之前悲观(也许难免受市场情绪的一些影响),毕竟持续的时间已经超出我最初的预期。再发展下去个三五年?完全有可能。时间再长?虽然不太像那么回事,但谁也无法完全排除。当然,也许下一次会晤就峰回路转了也没准。
塔勒布在《黑天鹅》等著作中一直提醒我们,极端事件往往并不遵从正态分布,尤其在金融领域。
前几天读霍华德·马克斯和邱国鹭的对话。邱国鹭说(大意)过去这一二十年,中国因为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推进,成长性掩盖了周期性,所以大家不重视周期,但随着国内增速放慢,周期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霍华德·马克斯也论断说,衰退周期早晚会在中国资本市场有所体现——因为周期源于人性,源于心理因素。
我经常不由得想起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在发生之前,又有谁能预测得到?那么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是一定会美好?
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假如迎来熊市,股价持续下跌,我们怎么办?什么样的持股才真的不怕跌?
我认为投资者怕股价下跌无非这三个层面:一是对估值没信心,当前股价“虚高”了;二是对业绩没信心,之前对基本面的判断想当然了;三是对现金流准备不足,没钱补仓“抄底”甚至不够钱供开销了。
所以这段时间我想好好再重新检查下自己的持股,希望未来假若出现持续的下跌,咱也能处变不惊。
我认为有以下这三个特性的股票是比较不怕跌的——
1、估值够低的股票
熊市下跌杀得最快、最凶的是估值。因为估值代表预期,市场趋势一旦逆转,预期是最容易彻底改变的。
尤其不少股票前期股价蹭蹭往上涨,但并没有业绩支撑,纯粹基于对未来的想象或者情绪的宣泄。
比如5G,几年内的商业应用前景其实都很不明朗(个人认为是很不乐观)。比如稀土,如果出口管控了你们觉得这几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好?概念容易热炒,但大都死得也快。
反观有些股票这么多年来长期保持着较低的估值,它们再跌,也未必能跌到哪去。
这样的股票肯定有一些。我接触面有限,但随便举个例子。
我把兴业银行上市以来历年的EPS和收盘价整理了下——
兴业最新的PB在0.83倍左右,几乎是近十二年来的最低点,仅比2018年收盘时高一丢丢。PE也大概6倍。这个估值水平,在银行股中也是偏低的(然而业绩表现并不差)。
所以,是的,像兴业银行的股价,估值还可能跌,跌到0.7倍PB,甚至继续跌穿,创历史新低,不是没可能(尽管可能性相对小)——但我们至少知道,它估值下跌的空间并不会很大。
而那些动不动几十倍PE的,竟然有些上百倍、几百倍PE的股票,我不懂说什么好。还记得当年的全通教育、暴风集团、乐视网们吗?
诚然,我们不知道泡沫什么时候破灭,不知道还可以吹多大,但我们知道它终将破灭,以及如何化作一场空。
估值够低,永远是投资安全的最简单、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不过,低估值股票需要警惕“价值陷阱”。如果未来业绩下行、滑坡、衰退,那么当前的“低估值”很可能实际上并不低。
2、业绩够硬的股票
所以除了估值,我们当然应该紧盯业绩。
道理很简单,因为“股价P=EPS×市盈率PE”,假如估值不变,那么每股业绩增长率就是股价涨幅。
假如你对宏观经济形势缺少信心,那就专注找找有没有内生增长确定性比较高的上市公司。假如你担心中美摩擦,那么选择对外贸易依赖度相对小的上市公司。
像我这样大比例仓位持有银行股的,其实买的就是个国运。相信中国广阔的成长空间,以及我们目前仍走在一条方向正确的道路上。
但我不得不强调一下,其实股市的表现跟经济基本面往往并不同步。有人统计了2004年之前的10年、20年、30年乃至105年股票市场收益和GDP增长(以及人均GDP增长)的相关性情况——相关性的取值是0到1,正负号表示正相关或负相关——可以看到相关性是很弱的。
反而当统计股市表现和整体估值水平的情况一看,那相关性就太高了。从1990年到2010年美国股市情况看,基本上股市涨就是估值涨,股市跌就是估值跌。
所以,我并不认为“业绩够硬”的股票就不怕跌,前提条件必须是前面说的第一条“估值够低”。高估的好公司的股票同样可能是一笔糟糕的投资。而平庸甚至业绩表现不佳的公司的股票,只要价格够低,也可以很安全,甚至让你收益不菲。
但之所以强调业绩够硬,主要是对于那些所谓估值低的股票,我们务必要多留一点心眼,多研究它们的基本面:市场对它们既然充满悲观预期,是否真的有什么我们遗漏的信息或者误解的逻辑呢?
假如你买的估值够低,公司的业绩就够硬,那任凭市场跌也不可怕,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你只需等待时间,并且在低位收集尽量多的筹码便可。
那么问题来了,万一市场就是给你不断地跌,低估之后更低估,然后你又没钱买了那怎么办呢?而且上市公司公告出来的财务数据都是真的吗?它们赚到的钱你能分享得到吗?业绩好是好,不涨又有什么用对吧?股价一跌,大家仍难免忧心忡忡。
3、分红够高的股票
真要持股不怕跌,我们不得不关注分红。
我在《分红的意义》一文中提到过分红的几个意义:分红是投资者起初购买股票的真正目的;分红是股票投资者整体能获得收益的(几乎)唯一途径;分红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个有效手段;分红是投资者的保护伞和定心丸,也是股价的维稳器。
假如分红有充分保证,那么随着股价下跌,股息率是上升的。它显然会吸引部分固定收益投资者的目光,但更重要的,你拥有现金流。所有做过实业的都知道现金流有多重要,但很多投资者并没有深刻体会。
试想,当你投资了一笔生意,整天跟你说做得风生水起、老赚钱了,但就是不分给你(也许跟你画饼承诺说以后生意更大之后再分),那无论它的挂牌转让价格涨或者跌,其实你都应该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因为未来充满变数,而且这笔生意的经营者也完全可能正在坑你或者即将坑你。
但假如这笔生意每年都给你满意的稳定分红,那你还会担心它的挂牌转让价格下跌吗?你会不会,巴不得它跌呢?好用分红的钱说不定再多买一点?……
银行股一直是我持仓的中流砥柱,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分红不错,让我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也不至于太恐慌。
当然,有些投资者另有比较充沛甚至源源不绝的现金流——比如物业出租、高工薪、实业现金流等——那么他们对分红的关注便可以少一些,对成长性投入更多一点。
其实一个真正理想的投资组合,实际上是不能只有股票的。普通投资者也应该要做大资产配置。但这是另一个话题。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和未来,我们应该做的是应对而不是去预测,不是你市场如你所料的那种结果会怎样,而是出现各种不同结果时你怎么办。
对持仓股票而言,想要做到即便下跌时也能临危不惧、面不改色,那你是有必要检查一下上面提到的那三点。
话又说回来,如果有股票估值又低、业绩又硬、分红还高,那也许它被市场显著低估了——当然,很有可能实际是你判断错了,所以你仍应持续跟踪、反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