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玉池寺旧址和宝藏的传说你知道吗

福安玉池寺旧址和宝藏的传说

作者:刘昌荣

日前,与朋友一道走访了坐落在福安经济开发区罗江街道大留村附近的玉池寺,探寻有关该寺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因为是常客,与当家住持彼此都很熟悉,所以知道我们此行来访目的时,当家住持释妙华法师十分热情,带领我们参观了寺内的几处古文化遗存,并介绍了当年重建玉池寺的相关情况。

玉池寺石砌山门:

玉池寺,又称演禅寺,寺名未见历史文献记载,两种称谓或因福安方言读来模棱两可的缘故,自古流传至今,各说不一,莫衷一是,因此两种称谓后人皆有称之。《甘棠镇志》(大事记)载:“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禅寂尼寺落成,寺址位于大留村对面的北山村与坑门里村中间地带,后该寺改名演禅寺(即玉池寺)”。玉池寺古名禅寂尼寺?这与史实不符,笔者不敢苟同。

《福安县志》(明万历版)载:“禅寂尼寺、中峰寺并二十八都,五代梁乾化年间创”。《福宁府志》载:“禅寂尼寺在二十八都”。显然《甘棠镇志》所描述的禅寂尼寺就是玉池寺,但缺乏资料依据,没有说服力。首先是地理位置不相符,二十八都在观里、洋中一带,而演禅寺遗址在上二十九都大留境内。其次是年代记载不相同,宋政和与梁乾化年代也相差将近二百年。根据玉池寺出土的残存碑刻文字记载,建寺时间应该在宋政和年间左右,虽与《甘棠镇志》所述年代并无差别,但寺名有异,尚待考证。

玉池寺大雄宝殿:

玉池寺于1980年由释悟智法师首倡,在原来寺院遗址的基础上,就地挖掘重建至今,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一处崭新的寺院群落,终于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后经再度扩建,现占地面积已达16亩之多。寺址地处赛江西岸,莺歌山南麓丘陵地带;宝刹坐北向南,钟灵毓秀,紫气呈祥、藏风纳瑞,身临其境有如出尘脱俗之感。寺内建有大雄宝殿一座,以及斋堂、僧舍、牌坊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环境优雅、庄严肃静。其大雄宝殿尉为壮观,石砌山门亭亭玉立、气势磅礴,独钟形胜。背后群峰叠翠,丛林茂密。寺院周边环境优美,是个难得的旅游避暑胜地,现为福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森林公园休闲功能区。

玉池寺大约建于北宋年间,1980年重建时,从地下挖掘出一块花岗岩石碑,文字多为腐蚀不明,碑为捐资建寺刻,碑镌“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一月一日”,有姓无名字,以“缪二十一娘、姚十八娘”等称谓,所载捐资有“舍三百文足、舍五百文足”等。其劝首为大留张族君诏、君谟等先人,与大留村张氏宗谱记载相互印证。此次出土还有纯角八棱石柱六根,皆高四米、宽五十公分,正面镌有联对,左、右、后镌舍者姓名。第四柱镌“□氏三十一娘……祈家眷平安”,妇女所用行第与碑文一致。第三柱镌“留源倪签判奉舍”。第六柱镌“从议郎发运融州军明事”。有宋代佛座香案零碎砌石及棱形石座一对,陶制韦陀盔甲片等,颇具文物价值。

宋代花岗岩石碑:

宋代陶制韦陀灰甲片:

宋代莲花座基石:

宋代纯角八棱石柱:

玉池寺究竟毁于何时?无从考证!千百年来,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只留下脍炙人口的悲怆传说。相传元朝至正年间,玉池寺有一老禅师,佛法无边,道行高深,尤善奇门遁甲之术。时值毗邻的青岭山中,也有一山妖精,修练一身好本领,腾云驾雾,影踪无常。此山妖精虽为妖怪,但还算善类,不会害人,常来玉池寺中与老禅师谈经论道,结交甚密。

山妖精喜好财物古玩字画,常潜入于帝都皇宫内窃来宝物,悉数寄存于玉池寺中,数年间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老禅师多次劝阻山妖精改邪归正,金盆洗手,无奈山妖精不听,依然我行我素,照偷不误。是日,老禅师自知不日将要圆寂,想道:此山妖精尚若无人约束,日后必定后患无穷!为绝山妖精念想,于是老禅师乘山妖精外出之机,施展法力,念上箴言,顷刻间寺院化为一片汪洋大海。同时把山妖精盗来的财物也化作一对石棱柜,扔在山上乱坟之中(石棱之地名由此而来)。山妖精回来后找不着寺院及财宝,坐在山上暴跳如雷、捶胸顿足,放声大哭,瞬间引得雷电交加,暴雨骤至,山摇地动,山体滑落,玉池寺毁于一旦,从此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以至史无记载,只留下一段民谣曰:“玉池十八角,金银堆西北,谁人能得去,福建一大角”。

而扔在墓坪中的一对石棱柜(现已移至寺院内),曾经有人见过石扁担一把、石堵杖一枝扔在田中。据传说得此财宝者也要“三螺(旋)四奶(乳)”者才能挑得走,开得了该石棱柜。

宋代石棱柜:

那么,玉池寺荒废的真相,是基于上述传说,还是另有原因?笔者从大留张氏族谱旧序以及后编的《甘棠镇志》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据大留张氏族谱明永乐旧序(四)载“迨及元季,中原鼎沸,太阿倒持,因而豺狼当道,徭役繁兴,民不堪命。贤者隐而愚者奔,正人君子流离转徙,吾祖尤甚。所以远遁则迁江南,徙温州;近奔则逃西隐,移宝洋、潜施洋、穆水等。由是而祖父所藏谱牒荡然无存”。清雍正旧序(五)载“前则邻村傅寇变踞,后则倭乱侵虐扰攘,族遭其难,斯时家道危虚,倾丧始由于此,室庐废弃,人去其井,坟塚倾塌,典籍无存”。又清雍正旧序(六)载“由今上季大元之世,傅寇变踞,流离失所,谱册密藏深谷岩穴,朽残日久,谱绪血线不无遗忘”。

《甘棠镇志》载:元至正十六年,东山村农民傅贵卿在官塘(即现在的大留毗邻的东山村)起义造反。至正十八年,傅率起义军在黄岐镇(今下白石)打败元军60余艘水军主力,元军狼狈而逃。至正十九年,福建行省参政观音奴亲统大军讨伐傅贵卿起义军,在官塘(甘棠)被义军杀得大败,其泉州路治中袁安文也被杀死于后岐将军潭。至正二十三年,傅贵卿中廉村社地主武装埋伏被俘,随即被太安社烹杀于柘荣溪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玉池寺的荒废时间应该在元朝至正年间,但有两种毁寺可能。

其一:大留村迁于后唐,历经两宋,人才辈出,勤于经营,财富积累已相当可观。直至傅贵卿造反,村人怕被掠夺,把财富匿藏于玉池寺内,后被发现,连同村庄、寺院惨遭毒手,毁于一旦。

其二:傅贵卿起义造反,大留的地主财阀暗中支持(儒家正统对元朝外来统治政权的抵制)。傅贵卿起义失败被杀后,随后福宁州同知袁天禄派兵镇压,造成大留村以及周边村落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因此玉池寺也在劫难逃,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从此无迹可寻也。

探寻福安人文古迹,

记录家乡历史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