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话说老爷庙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话说老爷庙

——童年纪事之五十二

文/老农民

在老家村子西头,先后有过两座老爷庙。我所说的老爷庙即关帝圣君庙。我们习惯上称关羽为老爷,所以供奉关羽关二爷的庙就叫老爷庙。

早先那座老爷庙,不知建于何时,反正有了年头。从我记事起,它就高高耸立在村西头。我上小学就在老爷庙的院子里。爬上一小段石头铺就的坡坡,就是大门,大门开在院子东南方位。大门的左侧还有一间不大的奶奶庙(村里人也管它叫娘娘庙)。后来据我学到的知识推测,知道那大概是座女娲庙。因为中国神话讲,人类就是她闲来无事捏作出来的。成人尚且能揑得出,送个小娃不算什么难事。其他神神兼职送子,那都是后来的事。

进得院子,东西都是配房。南面是个二层三间的楼台,还比较坚固,楼下可放先生(老师)做饭烧火的柴火,楼上是我们经常爬上爬下的地方。只要先生回家了,我们就会上楼去,在木地板上跳起跳下咚咚有声,咿咿呀呀粉墨登场。院子正北就是高高在上的老爷殿,殿前的东面是一株大约几百年的柏树,老粗老粗,一人合抱不得。树杈上挂一口铁钟,我们上下课总用锤子敲它。其实不敲也可以,只要先生一声吆喝,东西房的学生都可以听到,但规矩还是要有的,那敲敲钟就可能是规矩,况这悠悠的钟声不仅是书房里的标配,还是村里的勃勃生气,它会让人联想到几十个娃娃们正在那儿朗朗读书,他们可能就是这个村的未来。这柏树的枝叶,我们常常在清明或过年时,折一些带在身上用来避邪。稍细的枝干用小刀刻个小猴或其它动物的样子,带在身上据说也可以镇妖趋吉。殿前的西面,种一棵洋槐,生长旺盛,十几年间就窜了老高老高,其树梢几乎和大殿的脊瓴齐平。爬上中间二十几级石阶,才是三间座北朝南的大殿。大殿可以说是村子的制高点,想想也是,老爷怎么可能与平民平起平坐。

进得殿里,顶高间阔,气势非凡。中间是个高高的暖阁子,做工讲究,五彩玲珑,金碧辉煌。威风凛凛的老爷就端坐其中,丹凤眼,臥蚕眉,面如重枣,唇如抹砂,身高九尺,髯长二尺,一副精忠贯日,义气参天样子。左有关平捧印肃目,右有周仓持刀肃立。殿的左、右及后面的墙壁上彩绘图画,按《三国演义》的内容,全都与关云长有关。从桃园三结义开始,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降汉不降曹,挂印又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败走麦城……人物形象生动,彩绘点染逼真,内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我上小学时,先在东房,南北两通大炕,中间地上放块黑板,我们盘腿打坐在炕上的小桌前,先生站在地中央给我们上课。那时就有了这个印象,先生站着讲,学生坐着听,心里多少有点歉意……后来又把西房修建好,村里又砍树割了些桌椅板凳,我们才不用盘腿打坐,双腿不再委屈受制。高高的老爷殿通风凉快,先生的米面就放在殿里。书房(学校)是一到四年级的复式班,先生忙得团团转,简单的饭菜就轮流交给几个小伙夫,比如说熬个和子饭,煎个山药蛋等。趁着取米取面的机会,我们会留连在三面墙下,仰头认真细看那有关老爷的故事。可以说三国故事最初就是从墙上得来的,后来看连环画也好,看大部头《三国演义》也好,那只是巩固和印证。真是一座老爷殿,滿墙彩色画。事关关云长,《三国》心里装。当然,除了这个时间,还有过年,阴历五月十三(老爷磨刀日),七月十五中元节,村里"礼牲(一般是宰羊)”也会殿门大开,我们叩过头后,还可以抽空盘桓在三面墙下,继续温故知新。

其实,据村里老人们讲,这老爷庙最初不是书房(学校),是个和尚庙。正好庙前是个大老池(大水塘),每到夏季,雨水四处汇聚一起,形成一个大水塘(死水一塘)。可缺水的地方,总想利用,便有花花绿绿的小姑娘、小媳妇来洗衣裳。那些个和尚们念罢经书闲来无事,便生出许多"非"来。他们或站或坐在池边,扔块小石头溅溅水花,说些不三不四的闲话,撩逗这些青春年少的闺女媳妇。村人大怒,合力撵起。后来又请来了一些尼姑,侍奉老爷。我前文所写“师傅本清"即是其中之一。

解放后,这老爷庙旋即改为书房(学校),村里好多人就是在这座庙院里识的字念的书。老爷坐在高高的殿上闭目沉思,我们坐在桌前认字读书,两不相扰,各干各的。68年中学毕业,还在这庙院里当了一年多的代课教师。老爷仍然高高在上,闭目养神,我们照旧吵吵闹闹,高声读书。两不相交,相安无事。

记不清是在哪年哪日,“破四旧”在全国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各地,一千多年前的老爷当然是相当“旧"了。就有人用二虎头镢子朝着老爷头上就是一镢头,老爷的头瞬间歪过一旁,成了一歪脖老爷。接着拆庙、砍树,不久又推平了这突起的庙址,在原址盖起了几间正房,有几间教室,还有老师的住处。每次回家,因为离得很近。闲来无事,也常去那儿转转,和老师攀谈几句。对照小时候的布局,好像缺点什么似的。不过,也觉得没有什么……

真应了人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遥想当年是寺庙让位于书房(学校),现今却是学校让位于修庙。热心的村人们又是化布施,又是收捐款,终于在七九年又在原址修成了一座老爷庙。当然,我也参与了捐款和开光,虔诚地景仰着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一个由凡成神的老乡(同为山西人)。因为诸种条件的限制,新的老爷庙没有了当年的高大上。小小的三间房盖在平地,没有了当年高高在上的气势。塑像和墙壁彩画手艺的失传,没有了当年的气韵生动,栩栩如生。不过,村人们还是尽了全力,实在不可再说什么。只是老爷有了,书房却没了(因了集中办学,村里的学校竟莫名其妙给撤了),各干其事,互不相扰的局面好象永远(但愿不是)成了过去时……还真的怀念那有红脸老爷坐镇保佑,我们这些小屁孩安心念书的美好岁月。

附记:

关羽(160一219),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随刘备征战各地。生前曾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去世后谥壮缪侯。被东吴大将吕蒙诱杀至今已1800年。

他是被儒释道三家共同尊崇的护法神,不仅在中国有极大影响力,还波及到日本、东南沿海诸国。与孔子齐名,为武圣人。还兼任门神、财神、保佑神、姻缘神、文运神等。千处祈求千处应,万人膜拜万人灵。

跨下红鬃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眼观微义《春秋》经是他的标配。

是一位中了大彩的神仙,一路飙升,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由圣而天。至于未来褒奖到什么地步,我等凡庶之人无法预料……

北宋崇宁二年(1102),宋徽宗想树个十全十美的人生榜样,寻来寻去,便找到关羽,金口一开,先封"忠惠公",再封“义勇武安王",号"祟宁真君"。

南宋加封为“壮缪义勇武安永济王"。

以上官职再大,加封再高,还属凡间之王。以下从元朝开始就由人成神。

元朝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万历帝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帝圣君",囊括了天地人三界。

清光绪五年(1879)封赠最牛称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一千多年里,先后有15位皇帝,追封20多次,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

从此我知道了一个普通人怎样历练成神——那就是多多积赞。

图文/老农民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原创投稿,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

请联系小编加白名单,严禁洗稿盗用,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

  • 【文化解读】太行山区不少村中都有关帝阁,关羽啥时“称帝”了?

    太行山区的券阁老爷庙 太行山区,各个村口的券阁"老爷庙",是本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关帝庙. 山雨好开玩笑,难怪人们供奉他老人家坐在村口看一村之大门,本姓"关"嘛!真 ...

  • 舞笛丨被皇帝推上神坛的关老爷

    引言:打油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家家都要祭祖魂. 人人都有终归地,且听舞笛话归寝. 洛阳有座帝王级别的神庙--关林,距离我们这里不过200公里之遥,那是关公的魂归之地.我曾三度造访游览过,也曾到访过成 ...

  • 《福建台湾奏折·请加封嘉义城隍神折》(1874.12.05)

    请加封嘉义城隍神折(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奏为庙神灵显迭着,吁恳敕加封号,以顺舆情: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据前署嘉义县.现任台湾县知县白鸾卿详称:嘉义县旧祀城隍尊神,祷雨祈晴,久昭灵应:其最著者同治 ...

  • 正月初六揭西尖田炸老爷

    2019国际老爷节第6场,到揭西县坪上镇尖田村看炸老爷. 炸老爷,不是这个十来万河婆蔡氏发源地尖田村关于年初六晚上老爷节活动的传统称呼,是近年其于网络被宣传推广出去后,网民因其表现形式而直观称呼的新词 ...

  • 乡音|98期【原创】自古以来,泉州人的关帝信仰最为虔诚;海内外,泉州通淮关岳庙最为灵验,故香火鼎盛天下闻名!

    温馨提示        泉州春晚主要演员将于6月29日(农历 五月十六)晚18:30,在通淮关岳庙广场举行大型义演文艺晚会.这是泉州春晚主要演员自去年帝爷公生日义演之后,再次为泉州保护神帝爷公倾情献演 ...

  • 关公:从威震华夏到万世人极

    "万世人极",是清代咸丰皇帝御笔亲书,悬挂于山西解州关帝祖庙.福建漳州东山关庙.台湾祀典武庙等处大殿正中的一道匾额,寓意关帝人格乃是千秋万代.万民共仰.立身行事的最佳典范,关帝神格 ...

  • 不如就用卧石的荷花,醉倒这个盛夏吧!

    ▲视频长度:1分56秒 有人说,夏天去看海,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情. 但夏日浪漫不止看海,还可以赏荷,看那些娇嫩的花朵一下就从清凉的水里钻出,来到炎热的世界,最后用清香醉倒了六月的夏天. 如果你的心灵深 ...

  • 五台人忆 | 惊魂的庙戏

     惊魂的庙戏 文/武奋新 记忆是容易磨灭的,时间越长,失忆越多.我已进入花甲之年,小时候的见闻大多不记得了,唯有惊魂的庙戏使我不能忘记. 1941年日寇在我的家乡造无人区的时候,我村的房屋全部烧毁. ...

  • 五台人忆 | 龙湾山与龙湾庙轶事

    作者简介:笑口常开(网名),赵子文,生于五一年,五台县蒋坊乡蒋坊村人,七一年于太原参加工作,至今在太原居住已有四十多年,现已退休.平生喜欢看书写点儿杂感,作为自娱自乐,来充实自已的生活. 龙湾山与龙湾 ...

  • 五台人忆 | 吊唁归来有话说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吊唁归来有话说 --长歌当哭之二 文/老农民 也就在前 ...

  • 五台人忆 | 爸爸的故事

    作者简介:刘华,五台县人,现居太原,国企小职工一枚. 在我记忆以来,父亲的工作不是高官,不是商人,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说这话之前我没有想博得任何人的同情,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跟我一样状况的还有很多 ...

  • 五台人忆 | 父亲

    作者简介:山水间(网名),五台人,小名 虎虎,忻州工作. 父亲 收回最后一瞥目光,我默默地注视着墓匠师傅将父亲墓前的石板扣上,就在我转身即将离去的瞬间,千种惆怅,万般痛楚突然涌上我的心头.父亲啊,我们 ...

  • 五台人忆 | 1968年5月的某一天

    作者简介:陈大宁  :五台人.下过乡,放过牧,上过大学,教过书.现已退休. 那年草青青 1968年5月的某一天,呼市各中学老三届(包括初高中)百十多名同学在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欢送人潮中登上开往草 ...

  • 五台人忆 | 温柔的力量

    作者:周龙翔,56岁.山西五台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现在广州工作. 温柔的力量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入土为安,回到了家乡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半山仙境. 母亲于一九三一年农历十一月初二出生于五台 ...

  • 五台人忆 | 杨树叶勾起的回忆

    作者简介:卫卫,老家五台,曾从事财务工作.现居住忻州 巧儿得知我和梅子回到了五台,特意到村里砍回不少的杨树枝,约好让我俩去她家摘杨树叶子. 好多年都没有吃过杨树叶了,我们兴奋不已.小时候,春天常吃嫩杨 ...

  • 五台人忆 | 看电影

    作者简介:闲云野鹤,五台人. 小时候,在老家乡下最盼望的是看电影. 电影在一个乡的十几个村里轮流放着.到了临近村子的时候,便有些迫不急待了.那时,课后作业也不多,便相跟上哥哥以及其他伙伴们去看.大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