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为鉴!清朝某公务员写日记揭露官场陋习,此行为让他痛苦一生

恽毓鼎(1862-1917),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进士后,担任晚清宫廷文史官达19年之久。作为一个宫廷文官,恽毓鼎有一个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从未间断。值得庆幸的是,恽毓鼎的36本日记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日记共有120万字,记录了这位大清文官从1882年到1917年35年间的所见所闻、生活点滴,时间跨度包括光绪、宣统、中华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内容丰富,异常珍贵。

恽毓鼎记录了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其中有不少关于交际、应酬方面的文字。作者毫不掩饰对交际应酬的深恶痛绝,却又无法摆脱,在无奈和矛盾中度过了余生。

尽管恽毓鼎没有多大的实权,只是清廷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但因为工作关系,他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一些达官贵人,甚至经常伴随着光绪、慈禧等清廷头面人物,所以在外人看来,他还是风光无限。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恽毓鼎在工作上没有多大的压力,也没有费太多的心思,可以称得上轻松自由,倒是在交际应酬方面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他异常痛苦。

在1905年初的一篇日记中,恽毓鼎对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三这一个多月时间进行了总结:“无日不有应酬,无日不有饭局”,感到“疲困浮动,颓然病矣”。

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去冬至今,会无谓之客,赴无谓之局,终日征逐,身心俱疲,求六时静坐看书而不可得,以致胸怀扰攘,往往夜不能寐。十余年所用心性工夫几全数放倒,若不亟自收拾,将为小人之归矣。”

因为身心疲劳,连静静地看书都成了一种奢望。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些无谓的应酬上面,使恽毓鼎感到深深的自责,他觉得有悖于自己多年的理想和信念,认为自己已变得庸俗不堪,以至于心思浮躁,夜不成寐。

有一次,恽毓鼎在一天之内连续接待了十几位客人,迎来送往,搞得头昏脑涨,全身酸痛,连走路都摇摇晃晃了。他在日记中写道:“究竟无一正经之事,无一关系之言,费光阴,耗精神”,责备自己到底整天在干些什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906年2月20日上午,抱病在身的恽毓鼎又在家里连续接待了五拨客人,碍于应酬礼节,恽毓鼎咬着牙坚持,等最后一位客人离开,他终于难以支撑,难过地呕吐起来。

除了交际、应酬、各种饭局,还有一件事情搞得恽毓鼎十分头疼,那就是处理各种信件。仅1908年一年之内就收到各种信件五六百封,有亲戚朋友、老乡同学,全是委托办事、谋取差事等内容,令他不胜厌烦,光是回信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恽毓鼎厌恶国人过于繁杂的礼仪,说话总爱转弯抹角,处理一件事情往往要浪费不少口舌。他十分崇尚简单直接的人际关系,没有世俗,没有客套,也没有迎来送往。随着年岁的增长,恽毓鼎越来越流露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向往,渴望过上那种无牵无挂的田园生活:“每悬想荒江老屋,耕读自娱,不复问人间事”。(文/陈永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