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极“好看”的书:一读《微言集》
上完4天大课以后,读一本真正的读书人写的好书,于我而言,就是最好的休息。
微言有大义,西泠印社出版,毛元瑞先生所著《微言集》,一本极“好看”的书。
好看在于文字之美:
两篇序言已然惊艳,可以反复阅读,足以作为习作范文,真的是“字字珠玑”,“辞藻警人,余香满口”,随便引一段:
“毛兄以艺事为志业,嗜学耽古,精研铁笔,尤擅七弦,可谓心无俗韵,胸有远览,郁郁乎文哉。
余初识元瑞于湖上,时其正蛰居孤山,接芳西冷,剜苔剔藓,闻梅疾读。因同好操缦,故每相聚谈,多涉古调今韵。每立论,常出时人之臼。聆其音,则平实中见清雅,曲罢会心,悠然神远,湖上数峰青。
其寄迹四海,拾翠天涯,问琴广陵,访壶荆溪,游名山,拜名师,行迹渐广,眼界亦宽,诸艺精进。……笔墨所蕴,早在六桥烟水之外。…知其近年斤斤自守,不趋时媚,履痕所致,不忘读书。无以为序,其文心匠意,览者自明。”--虚白于舍清精舍
在流行各种速朽的网络用语的时代,人们一昧追求文字的粗浅快感,远离了真正的汉字之美,愿意反复修改、打磨推敲文字,让文章可以一读再读,还能用文言文写作的人有几人?而能写得这样工整精美,淹然百媚的估计就更少了。我记得小时候族中编修族谱,需要写一篇序文,竟无人能为,甚至连当地中学的语文老师也不能,后来还是有人推荐了家父,我那时才知道人群中能用文言写作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而家父因文革变故,也仅高中毕业而已,古文修养皆赖平时爱读书写书法罢了。
第二篇序言也很好,中有时论,颇得我心,不忍舍弃,分享一段:
“这位年仅二十六七瘦高的浙江诸暨小伙在我眼中突然满是西湖老柳的况味,笔静时若老僧参禅,刀动处似西风剥叶,那种与年龄不相称的老道与散淡直落寒潭波心。彼时江南四月,烟岚开合,桃红柳绿,中有一抹孤独来得寂寥、悠远、而执拗,这是一个将性情长进江南文化老树头,似乎天性通古的年轻人。
我们存在于一个奇怪的时代,灵魂干瘪,性灵凋枯,却偏偏仿佛书画之风大盛。书画名家辈出,究其实,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之显性元素,益渐充当消费社会中的社交钥匙罢了,那是通往热闹处的工具,动辄挥毫于兰亭序者,或既无感于翠竹风影,同道风流,并也无介于眼前喧杂,卑地猥流。而每每表演兴尽,曲终人散,则往往垃圾遍是,杯残心空,枯槁故我。
或许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注养简单、柔下、静澈、通感天地人我的内心世界,然而当代人对传统的功利化攫取,不仅无补于精神,也令似续实断的文化蒙羞。钱穆所谆谆于对文化的理解,陈寅恪所切切于对古人的同情,庶几泯然于当世,遑论知行涵养于一身。
而元瑞仍突兀现于我的面前,一如古驿道中孤鸿瘦梅,月明星稀,元瑞年方而立,若出于宋明画图,好于古典,勤于书法,痴于铭印,擅于七弦,其性也直,其人若拙,其行实敏,其学而诚,其秉持贞守,如甘荷间晨露,其气质心绪似杨林下清风,腕转任性,笔放自然。读古人之旧典有盎然之乐,叹笔墨故事多独见之思。宗当宗之文墨,循当循之法道,而就自在之形格,出古入今。闲云去来,旁若无人。……思及千年江南气象,料中国之大,人文沃土之厚,即以近世文化绞杀之疯狂,物质压迫之惨烈,又焉得绝心手印文之传,性灵润扬之墨。“--晓飞于锦城东湖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之,而能书之,书之,而能切之,这样的文人情谊,真是令人感佩而神往。
能引人写出这样优美序言的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让我们继续“好看”之旅,随便挑我喜欢的几篇分享:
爱这用语:“独得一点细绵缱绻。”难为他想得出来。
以古籍论琴曲,可谓新鲜雅致得很啊:“广陵离骚长清如尚书,春秋,诸子百家,不弹不足以知醇古,潇湘渔歌佩兰阳春乌夜高山龙翔如两汉儒学正本清源一丝一忽行中规范中矩;平沙洞庭醉渔鸥鹭秋江良宵如明清学问百纳补遗......”
书法之美:爱这三个“定”字,重复却不枯燥,各有其“定”。想起蒋勋曾经说过兰亭序中反复出现那么多的“之”字,皆各有其美 。
杭州有朋友,娇妻善戏曲,曾扮老旦,夫君善饮,友人去了常一夕竟谈,兴起时放一盒妻子从前唱戏的录音,深夜里咿咿呀呀,婉转有致,倒应了这两句的景:“剩却元曲梨台唱,夜半杂言遗沽酒。”
“皆做二王狗”,哈哈。
好喜欢这篇:老人夜梦与亡妻坐新床对笑,竖日即烧床于老伴墓前,女儿闻知又复买一新床......这种家庭和人事,简直是《世说新语》中的人物风流。
毛氏幽默:一本雅致的谈古论今谈印论琴的文集里,却随处可见年轻作者的顽皮有趣,随手举例:
“柔日端听,刚日闲听。”想想如何端如何闲,不禁莞尔。
“老牛长奔鼾气如雷”,我印象中的老牛都是慢悠悠地或站或卧,想象一下老牛长奔,思之极乐。
我喜欢的几枚印章:
“平生有负溪山约”
“游戏神通”,真如狮在鹿中自在。
“一平斋里二合人”,比印更美的是两位神仙眷侣吧。
张爱玲说人生最恨“鲈鱼有刺红楼未完”,作者后记说“人生最恨书未读尽却要去挑那一担尘渍”,呜呼,此言甚得我心也!
好看还在于特别:
时下书籍流行放作者的照片,此书特别,开篇一页白描作者抚琴画像,因与作者有过一面之缘,故一看画像便觉得画得真的很好,感觉很对,神形兼具,好像回到童年读过的那些绣像本古书,忽然间就穿越了。
版面之美:每一页都有作者的手写稿、印章、琴铭,亦有打印的文字说明标示,便于人们同时阅读欣赏文章内容、篆刻和书法之美。在电脑普及的年代,用笔写作已经非常稀少,若有机会读铅字书的同时能欣赏到作者手稿,真是一种几近奢侈的读书之乐也。
最后,“好看”在于物理上的美:
线装书,装帧和排版都古意深深,展卷阅读的体验跟读普通的纸质书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就更不能跟电子书的阅读体验相提并论了。如果非要做一个比较,我们日常看到的书就像大多数餐厅的玻璃茶杯,而这本书,像一个私人用的体己青瓷杯,除了读书的内容,还可以把玩品鉴,此亦为早已被人们所陌生和遗忘的读书之乐也。
此书是作者对自己而立之年的一个交代,一份功课,不少人都有一个30岁之前要去西藏的梦想,作者在30岁交出这样一份答卷,真是后生可畏,前程不可估量啊。
一本好书有时是对读者的挑战。比如读者本身的知识储存、阅读量、审美情趣、审美常识等等。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常常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有点像导游,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导游,优秀的导游本身就像一位老师,而读者就像芸芸游客,有人只想看个热闹,到此一游,图个新鲜好奇,回家以后增加谈资;有人因了种种机缘误打误撞到了此地,经由解说忽然恍然大悟,一次旅游竟如同换了一个课堂的学习,归途心满意足,从此打开沉睡的各种感官,进入深度旅游,看到世间风景更多美妙;有人则做足功课有备而来,此行不过践行之前书本上所得,一路与导游互为唱和,间或还能对导游解说做一些补充,甚至指出导游的一些无心之瑕……
《微言集》,对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是一个挑战,亦是一次美妙旅程的开始,这绝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旅游景点,而是一趟小众的私人旅行。
读此书要能得其中真味,最好:1、有对中国古典文史的基本阅读量做底子,2、需要有一定的古琴、书法、篆刻、治印的审美品味,3、有在以上文、琴、书、印等领域有所涉猎的基础上有所思考过后的个人心得。
我只能说此书适合闲来常翻常新,先一读,看个热闹,默默地去把治印和书法、古琴、古籍补课,再来二读,三读……
现代人可怜,眼睛耳朵不富贵,看到的听到的都肤浅而粗鄙。
读一点好文字,听一段好曲子,看一些好书法,
滋养自己的身心,颐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人生苦短,读一点真正的读书人写的“好看”的书。
三山2016年8月30日于柔慈阁
-完-
用等待一朵花开的缓慢耐心管理财富。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