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2教义利人学以成身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2教义利人学以成身

题文诗:

学务进业,心则无,讽诵,司闻,

,书意,耳目,不逆,

退思虑,所谓,时辨,以论道义,

不苟,必中法理,得之无矜,失之无惭,

其本.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

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所以尊师.

唐圃,疾灌种树,葩屦,结网捆苇;

之田力耕,五谷.视舆慎驾,适衣轻暖;

饮食,蠲絜;善调五味,甘肥;

恭敬和颜,辞令;严肃,所以尊师.

君子说义,称师论道,尽力,以光明之.

听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不称师,命之曰叛,

贤主弗纳,君子不交.故教也者,义之大者;

学也者,知之盛者.义大者莫,大于利人,

仁以爱人,莫大于教.知盛者莫,大于成身,

成身正己,莫大于学.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身成人子,弗使而孝,为人臣者,弗令而忠,

为人君者,弗强而平,有大势可,为天下正.

【尊師原文繁体

 凡學,必務進業,心則無營。疾諷誦,謹司聞,觀歡愉,問書意,順耳目,不逆志,退思慮,求所謂,時辨說,以論道,不苟辨,必中法,得之無矜,失之無慚,必反其本。生則謹養,謹養之道,養心爲貴;死則敬祭,敬祭之術,時節爲務。此所以尊師也。治唐圃,疾灌浸,務種樹;織葩屦,結罝網,捆蒲葦;之田野,力耕耘,事五谷;如山林,入川澤,取魚鼈,求鳥獸。此所以尊師也。視輿馬,慎駕禦;适衣服,務輕暖;臨飲食,必蠲潔;善調和,務甘肥;必恭敬,和顔色,審辭令;疾趨翔,必嚴肅。此所以尊師也。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曰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賢主弗内之於朝,君子不與交友。故教也者,義之大者也;學也者,知之盛者也。義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身成則爲人子弗使而孝矣,爲人臣弗令而忠矣,爲人君弗強而平矣,有大勢可以爲天下正矣。故子貢問孔子曰:“後世将何以稱夫子?” 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天子入太廟祭先聖,則齒嘗爲師者弗臣,所以見敬學與尊師也。

【原文】简体
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①,疾讽诵,谨司闻②,观③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辨说,以论道,不苟辨,必中法,得之无矜④,失之无惭,必反其本。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治唐圃⑤,疾灌寝⑥,务种树;织葩屦⑦,结罝网,捆蒲苇;之田野,力耕耘,事五谷;如山林,入川泽,取鱼鳖,求鸟兽;此所以尊师也。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蠲絜⑧;善调和,务甘肥;必恭敬;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⑨,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

【注释】
①营:通“荧”,惑乱。②司闻:指主闻的耳朵。③(huān):同“欢”。④矜:自夸,夸耀。⑤唐圃:场圃,是种瓜、果、蔬菜的园地。唐,通“场”。⑥寝:同“浸”,灌溉。⑦葩屦:麻鞋。⑧蠲(juān):清洁。絜(jié):通“洁”。⑨趋翔(qiànɡ):步行有节奏。翔,通“跄”。

【译文】

但凡学习,一定要务求学业进步,心中没有疑惑。努力背诵诗文,谨慎地听取老师所教的内容,注意在老师欢愉的时候去求问书本中的意思,顺应老师的教导,不忤逆老师的意愿,回去后思考老师所讲的话,探求明白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时时对它做出分辨、议论,用来论述道理,不随随便便地做出申辩,而是一定符合法度,得到所学没有骄傲,失去所学不会羞惭。这样一定会返回人性的根本。

老师活着的时候就要谨慎小心地侍奉,侍奉的方法,以顺应老师的心意为最重要;老师亡逝了就应恭敬地拜祭,拜祭的方法,是在时令节日把拜祭作为要务。这是尊师的行为。

治理场圃,努力灌溉、种树;织麻鞋、网具,捆蒲草苇叶;到田野上为耕耘土地出力,种植五谷;进山林,入河泽,打鱼捉鳖,猎取鸟兽。这是尊师的行径。察看老师的车马,小心地为老师驾御;使老师所穿的衣服能合适,务求使老师能穿夏轻冬暖的衣服。置办饮食,一定要清洁卫生;要善于调味,务使食物丰富可口;对老师一定要恭敬,和颜悦色,审慎自己的言辞;在老师面前行走要快而有节奏,一定要严肃庄重。这也是尊师的行径。

【原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①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②,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③,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注释】
①内:同“纳”,接纳。②成身:指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成为君子。③太学:这里指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④齿:列。弗臣:不把他们作臣下看待。
【译文】

君子的学习,在讲道理时一定提及老师的教导来论证道理,听从老师的话就一定会尽力来使其发扬光大。听从老师的话但不尽力去发扬,叫做“背”;讲道理但不提老师的教导,叫做“叛”。背叛的人,贤能的君主不会收纳他在朝中,君子亦不会与他交朋友。所以老师,是最高尚的人;学生,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最高尚的事莫过于做对人有利的事了,对人有利的事没有比教育更有利的了。知识丰富比不上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要完善自身又比不上学习。完善自身就会令当子女的不用驱使便去尽孝,当臣子的不用命令就会尽忠,当君主的不用强权就能使天下平定,于是有高地位的人便可以成为天下的君主。所以子贡问孔子:“以后人们将怎样称赏先生呢?”孔子说:“我有什么值得来提及的呢?我只是不停止、不松懈,就是喜好学习而不觉得它厌烦,喜欢教会别人而不觉厌倦,只是这样罢了。”天子进太学去祭拜先人,就不把曾经当老师的人作下人看待,而是与他们齐列。由此可见敬学与尊师的行为。

(0)

相关推荐

  • 古籍名句|《吕氏春秋》名言合辑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 ...

  •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发布时间:2021-09-23 中华文化 润泽心田 原文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文 君子最大的善就是能与众人为善.

  • 易传直解:系辞 上传

    系辞 上传(注:系辞,就是系在卦爻上的文辞,用以说明这个卦爻是讲什么的,"系辞焉以断吉凶.""系辞焉以尽其言."都是指的系辞的作用.)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 ...

  • 春秋纪(冬)四十六

    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春,西狩获麟.[公羊传].[穀梁传] 鲁哀公西狩获麟,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曰 ...

  •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1尊师善学全性不失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3尊師诗解1尊师善学全性不失 题文诗: 帝颛顼也,师伯夷父;帝喾伯招;神农悉诸; 黄帝大挠;帝尧师于,子州支父;舜师许由, 禹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于吕望, ...

  •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5用衆诗解假长补短君善用众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5用衆诗解假长补短君善用众 题文诗: 善学者若,齐王食鸡,必食其跖,数千后足; 其虽不足,犹若有跖.物固有长,莫不有短. 人者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 ...

  • 《吕氏春秋》卷4孟夏纪4誣徒诗解1安乐肃严善教返己

    题文诗: 达师之教,使弟子安,乐焉休焉,游肃严焉. 凡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道塞,理义术胜. 不得于学,君不令臣,父不令子,师不令徒. 人之常情,不能乐于,其所不安,不能得于, 其所不乐.为之而乐,奚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5懷寵诗解2诛诛尊贤恤孤散财

    题文诗: 先发号曰:兵之来也,救民之死,子上无道, 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摒远圣制, 謷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 征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 若此然者,天之所诛,人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题文诗: 周文王者,使人抇池,得死人骸.吏以闻王, 文王命曰:乃更葬之.吏答王曰:此无主矣. 文王乃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题文诗: 万物同而,用於人异,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故国广巨,其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 未必显也,在於用之.桀纣用材,以成其亡,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2至德无为贤宝道德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2至德无为贤宝道德 题文诗: 五员过吴,使求江上,则不能得.每食祭祝: 江上丈人.天地至德,至大至众,奚不有为? 而无以为.人事为矣,无以为之.名不得闻,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1叔敖异俗丈人不受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1叔敖异俗丈人不受 题文诗: 古之人其,非无宝也,所宝者异.孙叔敖疾, 将死戒子:王数封我,吾不受也,倘若我死, 王则封汝,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2俭节葬死必合必同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2俭节葬死必合必同 题文诗: 尧葬谷林,通遍树之;舜葬纪市,不变其肆; 禹葬会稽,不变人徒.是故先王,俭节葬死, 非爱其费,非恶其劳,为死者虑.先王所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