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中国早就在用了:有这样的榜样,我们怎么办?

“第一性原理”是通过“钢铁侠”马斯克发扬光大的,据说这个原理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第一性原理就是最基本的、最硬的存在,其他东西则是在第一性原理上派生的、更软的、更易变的东西。

 抽丝剥茧地找到一件事情最本质、第一重要的因素,始终把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位处理。

抓住了本质,实际上就有了知识迁移的可能,这也是颠覆性创造的基础。体现了少就是多的思想。

我们很多人是通过马斯克才深入了解了“第一性原理”,也感受到这个原理的强大。他在不同领域应用第一性原理,在互联网界创办最大的网络支付公司PayPal;在能源界创办房屋共享能源公司SolarCity;在汽车界创造特斯拉;在航空业创办SpaceX;在科技界创办开放AI的OpenAI......

我们的教育常说,要成为世界级专家,需要在一个领域里深挖。而马斯克打破了这个准则,他有一种迁移式的学习方式——把知识拆解到基本原理层面去进行迁移,他在本科就学了两个专业:商科和物理,之后去学习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能、能源等领域。

马斯克的思维框架是:让事情回归到“原点”,然后从“原点”开始推演,而不是看同行做得怎样、听别人说你行或不行,这是直击本质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对比、模仿的思维方式。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所有信息都关注,就不能看到深层次的原因。

发现本质问题的能力成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从马斯克的成功可以看出抓住本质问题的能力有多重要。

其实,中国人对第一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是最早的。中国自古以来是文史不分家、医易不另算,也就是医学与易经是不分的。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性原理的实际应用,诸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学说抽丝剥茧后,都可以说是第一性原理的应用。

中国古代读书人有两个出路,一是仕途经营,二是成为医生,也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因为中国的医学与哲学 是一样的理论基础,是一体的,知识迁移是时髦词,其实我们祖先早就是驾轻就熟的应用了。

中国推崇的将军是诸葛亮之类的儒将、就连商人最好也要与文学修养挂钩,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不用培养的,是在文化熏陶中自然带来的。这些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修养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一个领域,根本不是知识迁移的问题。

第一性原理的应用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这样的牛人。牛到可以改变国家和历史的走向。

吕不韦-第一性原理应用最登峰造极的人 ,他成功实践了第一性原理,可以说的是古今中外第一的风险投资家。

 吕不韦原本是商人。商业营销、政治权力的第一性原理在吕不韦看来就是:“奇货可居。”

“奇货可居”这个词的典故,就是出自这位创造“以商谋政”奇迹的吕不韦的名下。

吕不韦认为: 政治上的权力与商业中的货物都是一样的运作渠道和方式,这点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他是一个善于把经济和政治的知识迁移到一起的生意人。

有一次,他问父亲:“耕田所得的利润是成本的几倍?”吕父答:“10倍。”又问:采购金银珠宝,然后销售出去所得的利润是成本的几倍?”吕父答:“100倍。再问:“如果扶立一个国家的君王,借此掌握国家政权,其利润是成本的几倍?”吕父答:“不可胜计矣!”

吕不韦的如意算盘——“立国之主获利无数”。立谁当国君,这要眼力,更要神奇的洞察力。找准“奇货”,然后才能“可居”。

公元前258年,吕不韦在邯郸经商的时候,认识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嬴异人,认为奇货可居,便将所有赌注押在了嬴异人身上。通过吕不韦的穿针引线、巧妙安排和运筹游说,使嬴异人一步步摆脱困境和险境,最终被立为太子。嬴异人继位后,重重奖赏了吕不韦,并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

对于有目标、有志向的人来说,发展的问题的关键是聚焦问题的核心,看到事物最本质的东西。

不受现状和思维定式的约束,忽略细枝末节,不满足于简单解释,聚焦于问题的本质,快速找到破局点,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认知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界和颠覆性创新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爆炸不是神话,已经是趋势和现实,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够掌握一门知识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的自我期许,也是生存的需要。

整合是需要,但是整合的基础一定是围绕本质逻辑展开的整合,否则就会成为乌合。

中国人的整合、系统思维传承依旧,第一性原理的应用和实践独步天下。

有理由相信,在社会、经济、管理等人文科学领域,中国人能创造出第一性原理的新时代应用和奇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