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还是“拽”
楼适夷 朱 正
小说《伤逝》中,写涓生在觉得子君成了他的负担之后,发了这样的感慨:“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这里“捶着一个人的衣角”是什么意思?
“捶”字的意思,《说文解字》说是“以杖击也”,《辞海》的解释是“用拳头或棍棒敲打。如:捶衣。”《辞源》的解释是“棒打,拳击。春,捣。”《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拳头或棒槌敲打,如捶背,捶衣裳。”这里提到的“捶衣”、“捶衣裳”是指洗衣裳时候的动作,“长安一片月,万户衣声”,这和《伤逝》里说的“捶着一个人的衣角”显然不是一回事。《伤逝》里的“捶着衣角”当是拖住衣角意思。可是“捶”字并无“拖住”之类的意思。
看来,鲁迅要写的本来并不是这个“捶”(chuí)字,而是读音相近的“拽”(zhuà)字。“拽”字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拉,例如生拉硬拽,一把拽住不放。”“拽”字用在此地,正好表示出了他们两人的亲密关系,也表示出她将成为负担,“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因此,我们在把《伤逝》编入《鲁迅读本》(开明书店出版)的时候,就把这个“捶”字改为“拽”字了。
这样“迳改”鲁迅的文章是不是可以允许的?我们想,如果鲁迅地下有知,他是会同意的。他曾经说过,一些书店选印他的作品,他是照例不管,要管也无从管起。“但我对于这等选本,私心却也有'窃以为不然的几点,一是原本上的错字,虽然一见就明知道是错的,他也照样错下去”(《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这个“捶”字,应该属于“一见就明知道是错的”之列,如果还任它“也照样错下去”的话,鲁迅就会对于我们的编选工作不以为然了。
如果有读者以为,凡是先哲的遗文,一个字也不能动,那么我们就请他费力自己改回来,这个字就在《鲁迅读本》上册第124页倒六行。并且请放心,全书就迳改了这一个字。
附带再说一个字。《鲁迅读本》收了《太平歌诀》一文,第四段末句“五十一百年后能否就有出路,是毫无把握的。”(下册第127页第一行)这比一九八一年版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第四卷第103页倒3行)多了一个“百”字。这个字可不是我们添的,而是《全集》漏落了。一九五七年版十卷本《全集》第四卷第83页、一九七三年版二十卷本《全集》第四卷第114页,都是有这个“百”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