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二线豪华品牌车型哪里都好,为什么偏偏无人问津?

顶配的钻享版SH-AWD
前两天我们工作室来了一台RDX,几天的接触下来,我们所有人都给出了近乎一致的评价:很好,没毛病。
我们的主持人梓文是所有人中接触最深的,几天中RDX一直伴随着他上班、下班。但我问他如果要买一台豪华中型SUV,会选择RDX还是BBA时,他却这么回答我:“RDX哪里都好,但我还是会选择X3。
那么,有些二线豪华品牌车型哪里都好,为什么偏偏无人问津?
ELS STUDIO 3D音响系统
我在拿到RDX的当天,在办公园区里开了一圈,遇到了两个人。
第一个人,在我停车琢磨音响的时候,他把头伸了进来,盯着车里看了一会,问道:“这车挺好看的啊,是叫英菲尼迪吗?”我听得尴尬症都犯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此犀利的问题。
第二个人,在我开车时看见他带着耳机走在行车道的正中间,我轻按一下喇叭提醒他身后有车,他慢慢回头,脸上逐渐浮出鄙视和挑衅,然后继续挡在路中间慢慢地走。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他回头看见的是奔驰、宝马,会不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内置毫米波雷达的镜面大标
豪华品牌车型包含太多附加价值了,东西好,只能证明它能很好地为你代步,品牌好,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你的看法。网上不是有句话:当你开上BBA之后,全世界都对你礼貌了(虽然在一、二线城市已经不成立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BBA,不是讴歌,不是英菲尼迪?因为人们对BBA有认同感,而认同感又会带来优越感。说“优越感”可能有些夸张了,但如果一台顶配RDX和一台低配X3摆在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X3,尽管RDX顶配东西更好,但低配X3一定会被更多人认同,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现在回想起那两个人,还好这台车是4S店借给我们的,如果是我真金白银买来的,会多么心痛啊……
中配的28T 豪华型
前面讲的更多是人的因素,和车就没关系了吗?也不一定。就拿我自己那台CT6举个例子,从它上面我发现了两件很多二线豪华品牌车型都会做的事情:
一是“盲目自嗨”,卖点很多,但和大多数人毫无关系。
当年CT6刚上市时,卖点都放在了电磁悬挂、后轮转向、夜视系统、流媒体后视镜、32扬声器音响系统上。但真去店里一问,这些配置在中配以下车型上全部缺席,再一看中高配的价格,落地快60万了(当年CT6高指导价、低优惠)。
BBA车型的卖点很少会集中在某几样配置上,因为它们的标就是最大的卖点。而有些二线豪华品牌车型为了表现自己的产品力,往往会将几个关键配置放在顶配及次顶配上,渲染成卖点。但中低配永远是最走量的,既然这些东西都和我无关,那和BBA又有什么区别,既然没有区别,那我为什么不选BBA?
RDX也有这个问题,RDX卖得最好的就是次顶配,表面上买RDX的都是懂它的,其实背地里错过了多少中低配的潜客。
勉强及格的中配内饰
二是“钻牛角尖”,在看不见的地方大下猛料,在能看见的地方敷衍了事。
CT6车身和底盘的用料在同级别中数一数二,全系都是环保隔音材料、混铝车身架构、铝合金底盘部件等等,结果偏偏要在内饰上掉链子。丐中丐的内饰那叫一个惨,也许美国人可以接受,但中国人一定不会买账。
普通品牌车型和豪华品牌车型是不一样的。普通品牌车型,动力、空间、油耗有一处优点就足够让你掏钱了。但豪华品牌车型,看的就不是哪里有优点了,而是哪里有缺点,只要有一样缺点你接受不了,你就不会再考虑它了。
所以最懂市场的BBA车型在能看见的地方几乎没有明显的缺点,再给你加长一下,即使在看不见的地方把铝换成铁、减根防倾杆,你也不会在意。车是用来开的,没人会用吸铁石去吸车门,或者趴在车底下找防倾杆。
时至今日也才2万多公里
很多人在选择二线豪华品牌车型时都不会考虑保值率,脑子一热就买了,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人。
但后来我发现,除非决定留着这台车直到报废,不然迟早都会面临保值率的问题,在这点上除了雷克萨斯以外的所有二线豪华品牌都太吃亏了。
我的CT6在16年8月上牌,裸车41万,去年年底找二手车商估了个价,26到27万。2年、1万公里多点、无碰撞、连一道划痕看不见的车,车商给出的价格低到发指,因为那时的新车裸车也就30小几万而已。
一年折旧10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
但在最后,我还是想给那些选择二线豪华品牌车型的人一点信心。我们往往太过注重一台车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了,抛开这些东西去选车,更加容易选出自己喜欢的车。
当我试驾过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车型后,越发觉得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或者说,产品上的差别远远没有价格上的差别那么大。用“只有差异,没有差距”这句话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