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病理人故事】2018,我的成都之行
2018 年 10 月 11 日 - 14 日,来自五湖四海的病理同仁们相聚在成都,共同来参加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会议暨第八届中国病理年会。
今天来自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民医院的徐惠昌老师将带我们回顾年会的精彩内容,并分享作为一名病理医生参加这一年度盛会的感悟。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民医院
徐惠昌
九月初,我被告知将作为甘肃省基层医生代表之一,参加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学术会议暨第八届中国病理年会,惊喜异常!后来接到文件通知,我才知道这是年会第二次邀请并全程支持个别省市基层代表参会,全国共有 60 个名额,甘肃省是 10 个,而我有幸与酒泉市医院、河西学院附属医院、张掖市高台县医院等各位同行成为基层参会代表人员,深感机会难得!
翘首期待中,已有详细的大会日程安排表出台,并要求参会代表选报专科分会场。今年的全国病理会形式明显不同于以往,以八大专科、九大病理分会场的主体形式闪亮登场,显然是要引领全行业顺应学科发展趋势,迈向各系统专科化。而我来自最基层的小县城医院,各个系统的病理知识都想学习,不免陷入了选择的困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么办?
在反复的对比权衡中,我最终敲定了消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因为在基层医院尤其我们医院,这两大系统是门诊量最大、标本量也最多的。只有把常见的疾病掌握了,工作才会更得心应手,也才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系统的知识。
10 月 12 日,各专业分会场讲座如期进行。消化系统疾病病理专科的讲座从早上8点持续到下午 6 点,囊括了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食管胃交界部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近几年由于我所在的医院参加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农村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及省市级精准扶贫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每年大量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及频繁的省级乃至全国的专业培训学习,再加上通过网络听课和病理专业群的讨论学习,我在消化道疾病的病理诊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会上整个系统的专业讲座、尤其是我国消化道早癌病理诊断著名专家金木兰教授关于《活检标本胃癌及癌前病变病理诊断》讲座,又让我受益匪浅,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和收获。
整整一天,我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甚至亢奋的,不但不觉得累,甚至讲座结束后仍感意犹未尽,心里满满的是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感!
晚饭后稍作休息,大会又接着召开了来自基层的医师代表和相关省病理学分会主委们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了甘肃、青海、江西、海南、西藏及东北三省的基层代表所在医院的病理科整体情况,了解目前基层医院病理科现状,讨论如何尽快提高基层病理医师的诊断水平。
10 月 13 日上午,盛大的开幕仪式隆重举行。巨大的显示屏幕,壮观的参会人员,期待的发光眼眸……现场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个与会者。当大会播放今年 7 月 8 日去世的刘彤华院士漫长而艰辛的从业经历时,数千人的会场寂静无声,却分明有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思念在空气中流动。及至举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新书《刘彤华诊断病理学》首发仪式时,揭开红色幕布、展露新书全貌的那一刻,礼花璀璨、镁光灯闪烁,满场的手机争相拍照,然后是经久不息的如雷掌声……病理人对这位前辈爱慕、钦佩、敬仰、追思、怀念、心痛……等等复杂交织的情感宣泄而出!
「2018 年度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奖」的颁发掀起了另一个小高潮,耄耋之年的徐英含教授和廖松林教授获此殊荣,激励病理事业的后来人不断进取。
开幕式结束后,紧锣密鼓,各系统专业分会场又接着举行学术讲座。这一天我选的是女性生殖系统,几百人的会场仍是火爆异常。各位专家老师几乎都是语速快、思维跳跃更快,一气呵成,听的人丝毫也不能松懈,稍不留神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卵巢癌,讲座涵盖的病种繁多,系统复杂,内容全面,很多东西来不及咀嚼,还有些东西我可能原本就掌握得不是很透彻,只好先囫囵吞枣,待会后再慢慢消化吸收。
很幸运的,我得以在现场再次聆听了北医三院刘从容老师的精彩讲座。长期的网络听课学习中,我早已熟悉了她和多位老师的风采,也把他们视为我学习的榜样。课后看到近在咫尺的刘老师,我萌生了与她合影的念头:这样“追星”在我还是第一次!刘老师非常热情而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这天晚上举行了 2018 年第一届中国病理青年精英识图大赛的决赛。担心太晚了进不去,我没敢吃晚饭就直奔会场,居然还有人去得更早!整个比赛过程气氛紧张,竞争激烈,连续抢答正确时大家的赞叹声掌声不断,偶尔出错时又是一片惋惜叹息声,大咖们精彩细致的点评更是让人豁然开朗……我在紧张读题心中默念自己答案的同时,一次次被台上选手扎实而深厚的专业功底所震撼,油然而生钦佩羡慕之心!我们身处基层,也一样会遇到少见病、疑难病,没有平时的积累怎么行?!
另一位同行因挤不进比赛现场,去了疑难病例讨论会场,「都是大咖们,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那个精彩,没说的了!」
是夜,我们同去的几个基层代表们聚在一起,聊参会的感受和实际工作的体会,及至凌晨二时才散去。打开微信,在朋友圈中发现一位同事妹妹在我发的会场片段视频后写下的感言,担心被指「刷屏」的我心里宽慰了不少:吸收并传递来自精英们的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用勤勉的工作学习对抗日常生活的庸俗烦琐,这正是我的本意啊。
10 月 14 日是会议的最后一天,大家仍然毫不懈怠地投入到各分会场的培训学习中。我继续选择了消化系统,因为有关于 ESD 标本的规范化处理和诊断等内容。
在会议前后和间隙,我忙里偷闲夜游宽窄巷子、粗览杜甫草堂,浅浅的足迹里,感受到的是天府之国厚重而独特的文化底蕴。14 日晚 8:05 分,我从成都火车北站踏上归途。亲爱的同行们,病理路上后会有期!
感谢徐惠昌老师的分享,衡道病理人栏目,希望为更多病理同仁提供平台,分享人生感悟、科室趣事、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