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讲堂 | 要把金针度于人—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上)

要把金针度于人--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

学习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有学习自己国家文化的热情和冲动,但他真正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的时候,大概都有一种眼花缭乱,望洋兴叹的感慨。最后往往选择了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和它再一次失之交臂。
这个放不下,又学不过来的焦虑茫然,古人其实也有,庄子早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遣无涯,殆矣。很有一些厌学的味道。
可是,中国后来历代读书人,仿佛并没有太多地发出庄子式的感叹,倒是常常听到他们在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可见,厌学在古人那里似乎并不存在,倒是更多的是乐在其中。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在历史上,中国人不但最早读书,最爱读书,而且最会读书。正因为最会读书,才反过来最爱读书;所以,才能产生了第一流的读书人。
怎么是最会读书呢?那就是,古人读书学习,不是光凭着一种盲目的热情,一上来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人非常理性,他要讲究方法。中国几千年的读书种子和学习精英们,拿自己作试验,反复实践,已经总结出一套高度成熟,行之有效,多快好省的读书方法。
有了这套读书方法,读书人才能得其门而入,才能登堂入室,才能读得有效率,有收获,自然就会产生内在的乐趣,乐此才能不疲。才能使得“江山代有人才出”。
这一百年来,读书成了一件苦差事;就是因为抛弃了高明的读书方法,邯郸学步,另起炉灶,不得其门而入;学子们未必不勤奋刻苦,但往往迷失于书山,淹没在书海,一无所获;到头来,读书学习纯粹成了手段和工具,本身没有一点乐趣在其中了。
由于不会读书,于是不爱读书,到最后,干脆全民不能读书;曾几何时,这个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国度,居然大师不再,人才凋零,庸人遍地,浅薄媚俗,大行其道。
痛定思痛,学习中国文化的第一课,首先要把这个读书方法,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掌握了这把读书的金钥匙,中国文化的殿堂大门,就徐徐推开,可以见其“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了。
这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要涉及到一门工具性的学问,就是文献目录。

01.

目录不明,终是乱读——文献目录学

文献目录之学,古人称之为读书治学的门径;“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摸到了这个门径,就能在书山学海之中,一路畅通。这把入门的钥匙,今天依然没有生锈,进入文化的殿堂,依然用它一捅就开。
何谓文献目录,简言之,就是一个图书的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的意义何在呢?
清代大学者章学诚,精辟地概括了一句话:校雠(chou)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这里讲到了三个重要信息:
一曰“部次条别”。就是把浩如烟海的书籍,进行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各得其所地排列在一起。这个分类,不仅仅是一个书单子,它的更深意义在于下面八个字。
二曰“辨章学术”。就是把握图书分类背后,所蕴含的学术思想文化的精神。古人云: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三曰“考镜源流”。就是学术思想文化还有一个历史发展流变的过程。告诉我们哪些书是一个母体,后来生出了哪些书。
把握了这三点,也就把握了文献目录,也就可以总揽通观中国文化的大体,也就有能力入门,登堂,入室,进入中国文化殿堂的最深处。
这就好比我们手上有了一种中国文化的地图,再进行文化之旅的时候,就不会茫然无绪了。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就有了一个应对的系统,该删除的删除,该选择的选择,该放弃的放弃,该扫一眼的不会多扫一眼。古人云:学问之道,未知门径者以为甚难,其实则易易耳。
那么,学术思想文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无非是为了寻找一种合乎道的人生,为了构建一个合乎道的社会,为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的梦想。
也就是说,图书信息的分类系统合理了,学术思想文化就合理了,社会人生的理念和实践就合理了。反过来,图书信息的分类系统是乱的,学术思想文化也就乱了,社会和人生的理念和实践焉能不乱?
以此类推,一个国家的社会是否有道,政治是否清明,国民是否优秀,只要走进书店,走进图书馆,走进学校,看看其图书的分类系统,也就大概知道了。
看来,探讨图书的一个系统,是一个事关个人安身立命,家国治国安邦的根本问题。焉能于此懵懵懂懂,糊里糊涂? (未完待续)

特别说明:文章经张之锋先生授权,转载自“乐学人文通识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