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腾讯应届生年薪到底是多少?

这两天,关于腾讯应届生薪资的帖子满天飞,刚好抽空跟腾讯的朋友聊了聊,确认了一下。再结合我的一些对大厂的理解,给大家汇报一下总体情况吧。

毕竟,当年我从体制内出来,还拿到了字节(那时候还叫今日头条)、腾讯、阿里等一堆大厂offer,虽然最后因为选择创业没去,但多多少少还算是半个互联网人的。

本文主要探讨几个问题:腾讯工资到底是多少?他们为啥能拿这么多?怎样才能进腾讯?进不了怎么办?

1

方便大家理解,将汇总的数据直接做了一张表。

注意,这个数据是我找里面的朋友打听来的,应该还算比较真实的。

应届生研发白菜价(就是最普通的一档),22k*16个月,3万的签字费,4k*12个月的房补,也就是43万的年薪。

稍微给点力的,签字费和房补不变,24k*16个月,再加10万的股票,分两年给,算下来大概是51万的年薪。

比较不错的,比如985的计算机硕士,学过算法的,能给到28k,两年一共20万的股票,差不多就是60万左右的年薪。

至于天才少年,跟华为一样,一事一议,上不封顶。我那个朋友他们组去年就给一个中科院做模式识别的博士候选人,开出了140万,不过人家最后选择去了华为,据说华为那边给到了200万。

其实几个互联网大厂,今年应该都是这个水平,毕竟开低了招不来人,开高了那是自己傻。所以往年其他各家都是比着BAT来开的。而BAT的薪资又大差不差,所以只要腾讯定了,那基本上今年整个互联网的行情就定了。

我再顺带提一嘴,互联网行业薪资一路走高,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公司大客户不主要是银行吗?银行软开招人从一开始的还能招清北的,到后来的主要招北邮、北航、北交、北理,到后来的北林、北科,到现在基本就全剩太原理工、东北林业大学这种等级的了。

2

有些小伙伴可能就会好奇,凭啥大家都是大学生,人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其实这里面逻辑也不复杂,归根到底就是这么几个原因:

产业成果转化难度问题。我们常说,生化环材,几个天坑专业,典型的工作累还收入低,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没有价值吗?

并不是。只是他们的工作成果换成钱的难度更高而已。

这些传统行业,节奏就慢,出成果的难度就更高,出了成果,也可能比较难以产业化,即使产业化了之后,你可能也只是整个链条中的一环,真要转化成卖给用户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互联网公司就不一样了,就拿腾讯来说,广告模型优化一下,能让用户点击率提高1%,那这就增加了几个亿的收入。

如果一个行业,本身就没啥钱,或者很难挣到钱,那员工工资肯定高不了。

第二就是工作集中度,码农这行业,就是典型的可以高度集中。一个优秀的码农能顶十个甚至百个普通的员工。

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大部分的IT服务器用的都是Linux操作系统,其实Linux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系统就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你感受一下高级码农恐怖的单兵作战能力。

只不过开源了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生态里面来,帮着完成了Linux系统的各种功能开发。

你想一下,如果Linux系统,没有Linux本人,找一百个甚至一千个普通的码农,也不一定能搞出来。那Linux值不值得发个百倍甚至千倍的工资呢?

而且顺着这一点,扩展一下,也就是赚钱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员工的创造。比如工行的利润接近腾讯的三倍了,明显更赚钱,为啥工行的员工工资没有腾讯高呢?

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利润是腾讯的十倍了,也没听说哪个烟草员工的工资能比腾讯还高的。因为这些公司的利润来源不主要源自于员工的创造。

第三就是资本的力量。其实吧,很多人发财主要靠泡沫,或者换个你们听腻了的词——风口。

这玩意吧,就代表,即使你不怎么赚钱,甚至亏钱,也会有人愿意给你钱。

要搁其他行业,早勒紧裤腰带,员工喝西北风了。但是在互联网行业,偏偏就有资本愿意给你养着。

就比如前几年的人工智能,基本就是在烧钱,江湖中的那“四小龙”(四个比较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每个都烧了上百亿了,现在依然没有一家能看到盈利的希望。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这几家的员工拿着不菲的高薪。

所以,我们把逻辑串起来,能赚钱——代表行业有钱可以发,高集中度——代表了最顶尖的那群人能拿极高的工资,有风口——代表除了最顶尖的那群人,整个行业所有的人都能拿非常不错的工资

3

然后,关于码农的职业生涯,我看很多人也是存在误解。开口闭口就是35岁被优化,有命赚钱没命花。

其实大厂码农跟你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我大概画了个图。

进大厂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其实也不一定是非得计算机专业的,写代码的嘛,凭手艺吃饭,甭管啥专业,只要你活好,就一定可以进。不过大厂可能对学校有点要求,毕竟HR招人,通过学校来卡人是最简单的。

不过学校不行,也没关系,还有一条路进互联网大厂——社招。

大厂的社招门槛比校招更低。校招可能还看看学校,社招连学校都不看了。年轻+做过点东西,基本就没啥问题。我手底下的小弟,基本上干了两三年了都跳去大厂了。所以大厂现在的格局就是部分升上去的高P带着一帮应届生和社招进来的低P干活。

大厂的晋升之路。毕业之后前几年,晋升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越往后越难,比如P3基本都能升到P6,但是P6之后就得看能力和机遇了。但是即使是P6,收入对比刚进去也能翻一番了。

关于优化。进去之后,小部分升到高P了,没升上去的,基本自己都会走人,因为这行业涨薪挺快的,如果升不上去,薪资停滞还挺亏的,那不如拿着大厂的履历去中小公司博高薪和好坑。如果命好,赶上一两个独角兽爆发,那就赚翻了。

关于有命赚钱没命花钱。感谢国家,现在大厂基本也都双休了。工作环境和工作福利都不错,团建经费贼高。鹅厂就更不用说了,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真的只能说是普通,甚至比某些体制内的还轻松,不信你可以问问那些银行软开的朋友,看看他们一般几点下班,是不是每月投产,周六要通宵,周天还得验证测试。

4

最后,照例聊几句心里话

其实,一个行业工资高,本来没有什么,毕竟你赚钱是多是少,跟我没半毛钱关系。但是如果一个行业足够大了之后,就会对其他行业的人形成单方面的竞争碾压。

而这个碾压就体现在房价上。

业内一直就有个观点,一个城市的房价,不是由城市整体的收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城市高收入的人群决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北京人口有2300万,但是每年在北京买房的人都多少呢?

北京每年二手房成交20万套,新房成交5万套,总共加起来也就是25万套。

换句话说,北京的房价,不是由2300万人决定的,而是由买房的这25万人决定的。

就比如像互联网行业这种,能给最普通的应届生开到40万的年薪,干个五年就能再翻一番的情况。都不需要啃老,不需要六个钱包,两个互联网组建的家庭,就可以在一线城市轻松立足买房。

很多时候,我们常说,男人怕入错行。很多行业努力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达到人家应届毕业生的起点。而这种行业薪酬的剪刀差,又会通过放价的方式对其他行业的人形成竞争碾压。

说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如果不是高收入行业,家里又不能支援买房的,趁早回二线占坑,不然活得累,迟早也会被碾压赶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