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夏商周之前,竟然还有一个存在了1500多年的王朝,至今扑朔迷离
原创 在夏商周之前,竟然还有一个存在了1500多年的王朝,至今扑朔迷离
2021-10-18 10:43
《国语·郑语》:“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左传》成公十三年:“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墨子·非命下》:“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记。”《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吕氏春秋·审应览》:“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么多古籍,都在夏、商、周之前加上了虞?
中国普遍的说法不都是夏、商、周三朝,那么,为何古人以四朝来算呢,莫非,在夏、商、周之前,还真有一个朝代?
我们通常说中华上下5000年,基本是从尧、舜、禹史前神话传说,到夏朝文明开始记录的。因为,甲骨文的出现大约是4000年前,而考古专家在一处石壁上发现的文字,至少比甲骨文早了2000年。如此算来,这石壁上的文字,就有6000年的历史了。
那么,在中华文明5000年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是不是还有其它文明?会不会还有一个被遗忘的朝代?是不是被遗忘,得靠大量的古籍和大量的考古数据来支撑。还别说,真的有一个地方发现了虞的相关踪迹。2007年末,在浙江余杭发现了良渚古城,良渚文化距今5300到4200年,如此悠久的历史可与中国文明相比肩,以至于,这个地方被称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一块圣地”。
之后,经过专家对良渚文化的研究发现:良渚有着非常清晰的社会制度和等级制度。所以,就有专家称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应该是“良渚朝”。
然而,有人肯定要说,良渚就是良渚,跟“虞”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不然,说起来“良渚文化”和“虞”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高度的相关性,在文明方面也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所以,专家们给出了一个非常大胆和惊人的猜测。他们认为: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虞朝,良渚文化就是虞朝文化,良渚文明就是虞朝存在的文明。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的东南才是华夏族人的发祥地,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这一猜测将彻底颠覆华夏文明起源于北方的论述。
其实,提出这个观点的史学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浙江关于虞的地名有很多,其中,有“上虞”、“余杭(虞杭)”、“有虞”,从这些不难看出,虞这个字,跟浙江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虞由'吴’字衍生而来。“虞”与“吴”通,古音同在鱼部,同声相假。其实,无论是夏还是商,其国号都与所在地的地名有着莫大关系,如:夏朝得名大夏,商朝源自商丘,虞朝源自吴地也是很有道理的。
而良渚文化的集中区域之一就是太湖流域,自古盛传:周先公太伯奔吴,建立吴国,即“古吴地”。
第三,在《殷墟卜辞》见“吴”即“虞”,按照古代的语言发音规律,吴和虞的发音相近,所以,吴国很有可能就是虞国。
第四,《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根据最新的研究表示,夏朝总共有471年,那虞代应该有1500多年。这样说来,虞比夏、商、周每个朝代的时间都要长。据史书记载,夏、商、周每朝只存在了数百年。于是,就有专家把虞经历的帝王都整理了出来,据统计,整个虞代历经了15位帝王。
这样一来,虞代就可能有迹可循了。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有些专家还结合天文、水文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上古尧舜禹时期发生了大洪水,正是良渚文化在东南地区消失的时间。而且,从长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良渚文化的确毁于气候恶化所引起的洪灾。所以,在东南良渚文化消失以后,中原地区出现了夏朝,且处处透着良渚文化的印记。
比如:《礼记·檀弓》云:“夏后氏尚黑。”实际上,黑陶正是良渚文化流行的陶器。基于此,很多人推测,夏朝很有可能是虞代——良渚文化的延续。
当年,良渚文化因为气候问题,不得不全族从东南地区北迁到中原地区,最后,在中原定居,建立了夏朝,使得虞朝的人们渐渐成为了夏朝的子民。
此后,通过越来越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夏朝和良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知道,大禹最擅长的是治水,所用的工具是耒耜,出土自河姆渡,与良渚都属于吴越文明。而良渚以水利闻名,借此推测,大禹很可能是虞的后代。今天,在浙江地区,我们仍然能发现很多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和遗迹。
根据上古世袭表的记载,虞朝的开创者是姚姓,妫氏,名重华,称妫重华。这个名字,乍听起来都很懵。不过,提起他死后的谥号,估计多数人都知道——舜,后世多称其为虞舜、大舜、舜帝。妫重华出身于有虞氏部落,他所建立的上古方国被称为虞。
舜年轻时以孝闻名,30岁被尧举荐,50岁时代理政务,58岁尧逝世,61岁接替尧成为天子,在位39年,在南方苍梧巡视途中逝世,之后,被葬埋在零陵。
舜登帝位后乘天子之车,舜的儿子均不成材,舜就让禹继位了。
基于以上这些考究,我们可以推测出,禹很可能就是虞代的后代。但时隔千年,谁也无法确定虞代就一定存在。虽然,我们从各个方向的研究,都证明虞代可能存在,但是,还得需要通过大量的考古研究进行考证,不能主观臆测。
相信,随着考古挖掘的不断深入和时代文明的发展,有关虞代的问题定能拨开层层迷雾找到一个最为正确的答案。
参考资料:
【《韩非子显学》、《吕氏春秋·审应览》、《殷墟卜辞》】
阅读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