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为什么要建立知识体系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碎片化信息。
从微信各种订阅号推送的文章,到通知栏闪烁的各种推送。如果我们把碎片化信息定义为短小的、不成系统的信息,那么早在移动化阅读兴起的几千年前,古人留下的饱含智慧的“谚语”与“格言”,其实就是碎片化信息。不仅有“三个和尚没水喝”,还有“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不仅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还有“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的信息碎片,看得再多、记得再熟,也不能带来真正的学习和认知增长。
没有知识体系的人,大概有两种类型。一种“听风是风,听雨是雨”
还有一种类型的人,他们“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不管有多少信息从他眼前经过,凡是和自己认为的观点不一样的,统统都假装没看到。
如果把知识点比作沙砾,没有体系的知识点堆在一起,只能堆成沙丘,风吹沙散;而有了知识体系,我们就可以建造自己的大厦啦
先学会独立思考。
在构建知识体系
第一步,建立框架:通过读牛人书籍建立1.0框架
第二步,获取信息:看书、看视频、听讲座、逛论坛
第三步,整理纳入:强化对的,淘汰错的,迭代到3.0
第四步,实践检验:在讲解、写文、分享的实战中强化
而且第四步的结果又会强化第一步的框架,所以「框架式阅读」其实是一个闭环: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1.从三个维度对碎片信息进行扩展
1)帮助思考的工具——“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反思追问”
一种全面提升学习能力三个维度的方法——用三张便签I、A1、A2来实现内化和应用知识、分析和整理信息、追问和反思经验
有点像拆书法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整理信息的关键是追问适用边界:
2)建立知识体系的具体步骤
什么是体系?体系不是点,不是线,而是一个立体的网。相互之间有连接与支撑。
(1)你接受到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可能是一个碎片信息。你给这个碎片信息加上了一根经线,即前因后果。这样,一个碎片点就成了一条线。
(2)这样还不够,再加上一根纬线,即适用边界,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二维平面。
(3)要想让它立体起来,还要再加一根纵线,要与自己联系起来,也就是反思和行动。反思是指向过去的,行动是指向未来的。这样每一个知识点就立体起来了,变成了一个组块。
这样,知识体系的框架就形成了。这个框架中间填充什么呢?填充案例,填充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发生在你身边的,填充你听说过的案例。这样,不同的知识点相互链接、相互榫合,构成一个个组块;多个组块合在一起,共同筑成知识体系这个大厦。
依然用 三个和尚没水喝 举例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两个“碎片”都是围绕着“合作”来说的。诶,那有没有更多的信息碎片可以让我们参考呢?
于是我们又想到了“桃园三结义”,想到了“一个好汉三个帮”,想到了“团结就是力量”,想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想到了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我们刚刚用“三个和尚没水吃”搭建了一个组块,以这些碎片为中心,可以搭建各自不同的组块。这些组块联系、咬合作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小的知识体系。当你获取到新的信息时,对比、调试各自的适用边界,就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这一块的体系框架。
有些自媒体人为了博得关注,会在写文章的时候刻意夸大、偏激、片面,很容易把读者的情绪带入,相信作者所说的就是“真理”;用“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表现,怎么看怎么觉得有道理。这样的鸡汤,有再多的感动也很难知道如何下手;这样的“干货”,读再多也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下一次,当你再读到《不会说话,你还敢拼职场》的时候,读到《不懂时间管理,你还敢拼职场》的时候,读到《情商低怎么拼职场》的时候,试试对这些乍看上去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碎片追问“前因后果”,追问“适用边界”,问问自己“我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我今后该怎么做呢?”,想一想这些碎片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还会轻易相信这些片面、提出假设却没有逐一验证、缺乏足够论据支撑的文章吗?
2.从实际出发建立知识体系
成长的根基在于你有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有了知识体系,你的经验、别人的建议、你看来的信息、书本上的知识都可以促进你在一个新领域的快速成长。
四、搭建自己知识体系的三条进路
“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相互促进。学习能力这三个维度,恰好也对应搭建体系框架的三条进路。
从点到网构建知识体系:总有一些经验之谈、实战技巧、网上短文、名言警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你就得到一些便签。日积月累,这些便签就可以搭成体系。碎片化学习本身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很多人都碎片只是满地鸡毛。而善于学习的人可以把碎片拼出全貌。
从网到点构建知识体系:在你确定要学的对自己最有价值的课题后,精心挑选该领域的一本书,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拿着体系先用,慢慢地把读这本书的便签填充到这本书框架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把其他的书、你以前就知道的知识也添加到框架的不同位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填充到不同位置。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框架的某些部分几乎没有填充过知识,这大概意味着意味着该部分的体系和你没关系。而有些地方放的不够安稳,你不确定它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是否适用。这通常有两种原因:这个点本身的适用边界不够清晰;你借来的框架需要升级了。把借来的框架升级,调整、统筹、组织该课题下已有的便签之间的关联、因果、分类、边界的过程,也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供我们接收的信息量空前多,能否真正达到有效的学习、达到期待的效果,主要差别在于:
1.是否有适合的学习能力。可以解决问题、可以处理信息,归根到底达到知行合一
2.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反求诸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断升级,最终让自己成为专家。
这三条进路,综合练习效果最好。对任何一个特定的课题,可以使用便签法(一本书至少50张左右便签),这些便签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前因后果适用边界联系,相互咬合、相互界定、相互联系。你可以尽量使用真正的纸质便签,把它们逐一贴在墙上。这样当体系重组的时候,移动这些变迁的位置,你可以直观地体会到框架重新建立的过程。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你思考。
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并不是知道了就要去做。知,就是知识或者信息,要有反思与规划,这样他就升级变成了行。行动和经验要进行追问和反思,这样行就升级成了知。
知行合一与学以致用不同,后者强调的是“先学后用”,只有“被动接受”与“主动实践”,缺乏追问与反思。而知行合一其实是对知和行都加工,都有要求,二者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合一,这是“以自我为中心”学习的最高境界。
信息归纳与演绎
归纳强调理性,逻辑和结构化。演绎则强调感性,形象和故事化。归纳的过程是你自我思维和总结的过程,演绎的过程是方法论向他人传播的过程。归纳更多的是智商和理论积累,演绎更多是情商和沟通表达。
所以先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个更需要是先锻炼你的写作的能力。
思维是人类在接收到外界输入信息后,经过大脑有意识地处理后,形成有价值的输出结果的过程。
我们将这个定义进一步展开,即是我们接收到外在信息的输入,我们的大脑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降噪,加工和模式匹配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我们大脑里面已有的基础记忆,知识和经验信息。即外在输入+内在知识经验共同进行处理加工和模式匹配后形成有价值的输出。
大脑处理过程
1.在问题定义过程中有个重点就是信息降噪,即我们拿到的信息,得到的数据是否是真实可靠的
2.处理的第二个活动是加工
加工是围绕问题或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展开的。
静态维度:分类,分组,维度属性,矩阵,树和层级,关联关系等动态维度:阶段,流程,活动,事件,消息
3.加工完成后,最后的重点就是模式匹配了,将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定义分解后的问题点进行匹配,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决策结果
有价值的输出
注意我们将思维活动的输出归纳为了四类,具体如下:
认知:重点解决What层面的思维,即是什么层面的思维。(What)评价:即对一个人物,事物或一个事件的评估或评价。(View)解决方案:通过搞清楚问题的定义后,最终通过思维分析,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How+Why)决策:一般还是针对问题,即给出一个问题的决策或选择结果。(Choose+Howmuch)而对于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到对于认知和评价更多的是偏于对事物或事件本身的分析和评估,而对于解决方案和决策则是偏于问题维度。即虽然是四个层面,但是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思维活动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和评价事物,核心是事物;一类是分析和解决问题,核心是问题。我们日常绝大部分的思维正是围绕这两类活动展开。认知:更多的是对基础记忆和知识的简单模式匹配过程。评价:涉及到你已经有大量的知识经验库支撑,同时也涉及到对事物本身的完整维度分解解决方案:最难的,涉及到定义,加工和模式匹配给个过程,同时还需要有强大知识库积累决策:重点是结构化决策方法建立,前面重点仍然是为事物维度划分和权重评估
基于该思维框架的其它思考
基于该思维框架,我们就容易理解一个学生如果学习和记忆能力强,但是举一反三能力弱的场景。即该人缺少的是整个思维框架中问题转化和模式匹配的能力。当其面对自己没有见过的新问题的时候,很难通过加工将其转变为一个自己已有经验库的已知问题。对于这类人,需要锻炼的是模式匹配能力,否则他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和各种题型训练上。
对于批判性思维,其核心是在接收到信息的降噪,其次是在模式匹配时候严谨的推理。
对于发散性思维,更多的则是在大脑处理的加工环节对知识点的关联和联想能力。
对于结构化思维,其一是标准的思考方法和步骤,其二是对事物或问题域的结构化定义和表达上,比如我们常见的树结构或表结构,科学的归纳方法和逻辑。
对于系统思维,我们强调的是在加工环节,将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影响因素后,将影响因素形成完整的反馈闭环回路的过程。对应到输出一般是在决策层面应用的最多。
对于思维效率和速度的问题,通过这个框架也更加容易解释,即知识经验库的积累本身可以极大加速思维效率,同时在信息,知识和经验三个层面,最高层的经验往往模式匹配速度越快。我们学习和实践的越多,我们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越多,我们越容易在经验层面进行快速的模式匹配(虽然可能犯经验主义错误)。而如果缺乏了这些知识经验,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则都需要通过大量的搜索摄入信息,同时先将信息转变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才能用这些知识进行模式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