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有所“红色中学”,创办于烽火年代,至今已有80年

近年来,和平县扎实推进农村学校内涵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老百姓对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其中,和平县四联中学就是乡村学校的典范之一。

四联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40年建立的四联中学党支部是本地区第一个地下党支部,被誉为“红色中学”。

走过80年的风雨沧桑,如今,四联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办学成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由原来的650多人增至现在1452人。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河源市文明学校”、“河源市一级学校”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实践研究基地”。

历史:创办于烽火年代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和平县抗日宣传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当时,陈启珩先生任战时训练班教育长,有人倡议在下半县中心点的彭寨办一所初级中学。

其时,和平县委为贯彻中共后东特委与龙川中心县委“关于发展地方教育,建立党的活动基地,宣传抗日救国”的指示,通过县抗敌后援会推荐,由县政府委派骆维强、林镜秋两人任区员推动办学。

1939年11月,陈启珩先生在彭寨街镇约场召集彭寨、林寨、古寨、东水、贝墩等镇的社会绅耆开会,商议在下半县的办学事谊。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要有自已的中学,学校先借用彭寨书院(今彭寨镇府),选好由骆仿孟、陈瑞山、曾尧汉等17人为校董事会成员,公推黄明甫先生为董事长,选举陈启珩区长为首任校长,新校校名为四约联立初级中学。

传承:秉承红色传统、培养红色传人

每一年的清明节和9月30日的中国烈士纪念日,四联中学都会组织全校师生,集中在学校内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据悉,自2016年9月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四联中学以“一年起好步、三年上台阶、五年有特色”为办学目标,传承并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新时代联中精神,通过开展祭拜先烈、军训、校史讲座、唱红歌等活动,继续擦亮“少年军校”品牌,不断“秉承红色传统、培养红色传人”。

2006年10月,河源市政府授予四联中学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7月,四联中学被全国少工委和全国少年军校总校联合命名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是当年全省唯一一所被命名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的农村学校。

2016年,该校由和平县武装部资助建成红色革命画廊,校内还设有由一大批革命战士和革命先烈后人或知名人士题词的“红色碑林”,以及“正义的枪声”纪念旧址和见证学校发展历程的校史室。

亮点: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四联中学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原则,加强法制教育,打造和谐、平安校园。学校通过军训、入学教育、励志教育和国学教育等活动形式,促成学生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心怀感恩,放飞梦想”和“圆爱中国梦,成长心连心”等大型感恩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016年9月以来,学校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初中部采用“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中部积极探索适合该校高中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成效显著。

2019年,学校开办了醒狮、舞龙特色社团,并着力培养舞蹈、体育特长生。学校秉承“不放弃一个、不抛弃一个”的理念,确保每年高中毕业生100%考上大学。今年12月27日,四联中学将迎来80周年华诞,期望这所沉淀着历史和文化的乡村学校,展现崭新的风采和壮志。

来源:河源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