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笔记:吃生日蛋糕
梁东方
外甥暑假在这里学习,赶上了过生日。去订了一个生日蛋糕。在某个品牌连锁店里,生日蛋糕现场制作,从烤制面包到最后调制奶油、摆放水果,整个过程需要一两个小时。这是现场制作的生日蛋糕的优势,不会硬,一切都新鲜。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一件事:某一年姥姥过九十几岁的生日,某个不远不近的从来不行礼的亲戚突然给送来了一个大蛋糕,那蛋糕的尺寸大约是糕点店里所能制作的最大,似乎与老人的年纪正可般配。这个礼物显得很有面儿,与满满的客气话相沆瀣着,使他这次看望格外豪壮。只是在吃蛋糕的环节,他说什么也要走,说还有事云云。他走之后,一家人很是感激地围着大蛋糕,唱了歌吹了蜡烛许了愿,然后切蛋糕。结果无论如何也切不动——这居然是一个蛋糕形状的纸箱上面涂抹了一层薄薄的奶油。
估计他的蛋糕不是在某个有固定店面的店里买的,很可能是在街头巷尾买的;可是哪里的街头巷尾会有卖蛋糕的呢?这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直留在记忆中,竟然远比那些吃正常蛋糕的记忆要清晰得多。
当然,即便是货真价实,即便是什么食材都很新鲜,制作出来的蛋糕也未必就会让人喜欢。这种以甜和软为能事的蛋糕,自从传进中国以后,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扩大一点说是文化性的存在,其亮点在仪式需要上,而不在口腹之间。除了符合小孩子对有唱有吹的仪式和甜腻腻的口味的盲目而顽固的追求之外,成年人鲜有好这一口的。以至很多蛋糕店都与时俱进,开发出了小型甚至超小型的蛋糕,以相对花费不多的价格,努力维持维护着成年顾客、老年顾客的仪式要求。不过,最终生日蛋糕的市场,还是收缩到了中青年以下的范畴里。
这个生日蛋糕摆上桌子以后,我认真地端详了它一下:头顶上是几瓣颜色鲜艳而对比又很鲜明的水果片儿,组成一个花的形状,主要构件是黄桃、草莓、芒果、樱桃、猕猴桃。而在稀释的巧克力酱色的背景里,这些亮闪闪地闪耀着生命的光泽的水果,传达的是本食品绝对新鲜的信息。这种信息总是人们愿意接受也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的好感觉,有利于营造生日庆祝的好气氛。
而酱色的巧克力其实是附着在白色的奶油上的,那层白色的奶油均匀地涂抹在整个桶状的蛋糕之上,巧克力与之接触面上的参差不齐的自然淋漓样态,貌似无意地形成了王冠的形状,让本是纯粹人工制作的蛋糕上有了一点自然的意趣。喜欢看细节的孩子,倒是可以在吃之前仔细盯着这样的地方很久而依然乐此不疲、充满想象的。
切蛋糕的塑料刀具、吃蛋糕的塑料叉子都是透明的,托盘的大小正好可以放上去一小块蛋糕;细长的蜡烛五颜六色而且都带一个小小的锥形托儿,可以直接插在蛋糕上而不污染。这些配套的细节都已经相当成熟,蛋糕切开以后,你会发现,原来蛋糕也不是整个一个大蛋糕,而是烙饼一样分了层,层和层之间还有奶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口的口感都是温润的,都不是干燥的;这是技术的进步,也是商家的处心积虑。
所有能吸引顾客的口腹之欲的方法几乎都已经做到了极致。吃上一口以后,哪怕你作为成年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腻滑的口感,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其入嘴即化一般的无微不至的甜润。不得不说,这种食品对人口腹的谄媚,已经做到了卑躬屈膝、蹒跚匍匐、五体投地的程度。
外甥喜笑颜开、兴致勃勃,声明剩下的一块晚饭接着吃。我问他吹蜡烛之前许的什么愿,他说说了就不灵了。我说我对你倒是可以直接说出一个愿望来:以后再有人批评你,特别是亲戚朋友指出你的问题的时候,你不要马上就开始分辨甚至狡辩,而要认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像对方说的那样做得不对。好不好?
他稍微顿了顿,说:好。
这虽然依旧可能只是一句敷衍的话,是看在喜庆的气氛上不愿意做否定回答的话;但是,也权作一种宣誓,一种可以进步的宣誓吧。生日吃蛋糕这样的仪式性的场合上,说一些仪式性的话,总是重要的。它管了不过去,但是或者可以对未来有所指示呢!
生日蛋糕这样一年一度的食品,也许真是多少具有一些食品本身鲜有的精神属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