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斧声,萦绕千年的大宋宫廷迷案

导语:

千百年来,关于宋太宗是不是合法继位的疑问一直困扰着人们。烛影斧声中,太祖死的突然,太宗即位蹊跷,而宋史上记述宋太祖死亡事件又只有简简单单的:“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这样不符合常规的记录,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赵光义弑兄篡位的疑云一直萦绕不散,成了历史悬念。

任何历史迷案都有线索可供人们探索,记载虽然蹊跷,但也给后人留下了解读实质的蛛丝马迹。为什么宋太祖这里会发生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追随宋太祖戎马一生的轨迹,可以一探其中的究竟。

宋太祖赵匡胤

一、赵匡胤的成长与发迹史

1、降异象太祖出世,闪红光龙兴夹马营

据《宋史·宋太祖本纪》记载: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史书对如帝王将相等非常人出生的记载,一般都会这样添加一些神秘色彩,见怪不怪。

话说公元927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二年,洛阳夹马营的一座军营里,禁军飞捷指挥使赵弘殷的二儿子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出生的时候,室内红光大盛,异香满屋,身体金光环绕,三日不散。

今天的夹马营街不大,但确确实实的是龙兴之地。因为出生那天的漫天红光如火烧,夹马营街又被称为“火烧街”。

据《宋史·太宗本纪》:母曰昭宪皇后杜氏。初,后梦神人捧日以授,已而有娠,遂生帝于浚仪 官舍。是夜,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时晋天福四年十月七日甲辰也

这段说的是公元939年11月20日,宋太宗赵光义出生开封府浚仪县,比太祖小12岁,出生时同样是红光冲天如火,异香满溢。

这里指出了兄弟二人的母亲是杜氏,也是烛影斧声迷案里面的关键人物。

2、显异禀崭露头角,遇知音官拜都点检

据《宋史·宋太祖本纪》记载: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据记载,长大以后的赵匡胤,不但器宇轩昂,而且颇具本事,骑射驯马,皆高人一筹,令人刮目相看。据说,六大拳种之一的太祖长拳,创始人就是赵匡胤。因此可见,年轻时候的赵匡胤,无论是智慧,还是武力,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汉初,漫游无所遇,舍襄阳僧寺。有老僧善术数,顾曰:“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

说的就是后汉初年,赵匡胤外出游走寻找出人头地机会,借宿襄阳一所寺庙时,有一个善于相面的老僧,发现他骨骼清奇,定非常人,就给了他一大笔盘缠,让赵匡胤北上,肯定会获得机遇。

后来的经历果然如老僧预言,北上的路上遇到当时的后汉枢密使郭威后,赵匡胤就开始了开挂模式,助郭威打江山,屡立战功,一路被提拔,直到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时,已经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而这也是赵匡胤能够获得人生转折点的前奏。

而此时的赵光义呢,还是个刚二十的毛头小伙,历史上也没有这段时间他在干什么的记载,应该是跟着母亲杜太后一起生活,在赵匡胤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赵光义还啥都不是哪,其父赵弘殷也在956年11月去世。

3、传谣言点检为天子,起兵变黄袍强加身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有消息说契丹和北汉来犯,年幼的后周小皇帝还做不了主。此时朝中当家的宰相范质派赵匡胤领兵拒敌。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时都下喧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惟内廷晏然不知。

赵匡胤出兵的当日,后周都城开封府就传出了“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传言,这下子闹得京中人心惶惶,但蹊跷的是,怎么大的流言,后周小朝廷居然不知,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若是没有人暗中操纵,鬼都不信。

果然,公元960年2月2日(正月初三日),在赵匡胤的大军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时,军中出现了变故。

据《宋史·第一卷·本纪第一·太祖一》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意思就是说,现在的皇帝太小了,不能为我们当家做主,请太尉您当皇帝吧!

《宋史·第一卷·本纪第一·太祖一》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这赵匡胤还没有反应过来哪,就被部下簇拥着黄袍加身,不得不当了皇帝。

《宋史·第一卷·本纪第一·太祖一》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乎?”

赵匡胤可不是傻子,当即就问,我当了皇帝,你们都能听我号令吗?

结果可想而知,得到肯定回答的赵匡胤,随即下令兵马掉头折返开封城了,这契丹和北汉犯边的事情也不提了,居然“自行遁去”,而且后来也没有见他们来袭,奇怪吧?

大军返回开封城干什么?自然是让后周小皇帝退位,不然他这个皇帝位置不合法啊。在赵匡胤颁布了一系列确保京城稳定的措施以后,在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配合下,大军很快控制了开封城。

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四日),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降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几乎兵不血刃的夺取了后周政权,定都汴梁,开启了北宋王朝的辉煌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

4、陈桥驿兵变的几个重要人物解疑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顺利的黄袍加身,里面有几个重要人物功不可没,除了石守信、王审琦等,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谋士:赵普!他可以说是陈桥兵变的总策划师。为什么特别提出来赵普,是因为后来引发皇位继承的“金匮预盟”就出自他手。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兄终弟及的主角赵光义。据学者考证,今已亡轶的《太祖实录》有新旧两本,新版《太祖实录》里记载,他和赵普都是陈桥兵变的核心策划与实施人员,但历史上对此颇具疑问,据说旧版《太祖实录》里面根本没有赵光义参与陈桥兵变的记载,因为那个时候他正在和母亲杜氏待在开封城哪。

而且新版的《太祖实录》三易其稿,直到赵光义驾崩还没有定稿,可见肯定是赵光义对其中某些真实记载不满意。

据参与编纂《太祖实录》的王禹偁在《建隆遗事》里叙述,赵光义也根本没有参与陈桥兵变!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在陈桥驿,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在众军兵拥戴下,准备杀回开封城。这时候,赵光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

而元朝人袁桷在《清容居士集·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例事状》一文里则说:实录中“太宗叩马”的那一段话,“后录增入,显是迎合”。

之所以大篇幅说赵光义是否参与了陈桥兵变,这和后面《金匮预盟》的真假有关。

赵普

二、释兵权稳定统治,立金匮太后预盟

经过征伐扫荡,坐稳了江山的宋太祖赵匡胤,望着朝堂上那些跟随他起兵的功臣们,心里是不平静的,总担心自己取代后周的故事以后也会在自己后代身上重演。

1、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政权变故之忧

《续资治通鉴·卷二·宋纪二》“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有一天,他在和赵普谈话的时候,就提出了上面记载的问题,赵匡胤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政权频繁更替的问题。

赵普是什么人啊,作为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者,很早就琢磨这个问题了,听了太祖的发问,就知道时机到了。就把自己那套削兵权的理论搬了出来。 赵普还没有把话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君臣配合多默契,后来就发生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在赵匡胤恩威并施的手腕下,那些手握兵权的大臣们愉快的交出了兵权,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回乡下过活神仙的日子去了。

通过收缴兵权,虽然赵匡胤的位置安稳了,但也给后世军力羸弱起了坏的开头。而且在他死后皇位继承的关键问题上,并没有人站起来为他的后代说话,因为这些人手里都没有军权了。

2、通过“金匮预盟”防止主弱臣强局面的发生

拿到兵权以后,还没有安稳几天的赵匡胤又遇到了烦心事。公元961年9月,杜太后病重,眼看不治了,她就把赵匡胤叫了过来,同时让赵普做记录。

杜太后对赵匡胤谈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咱们赵家能够拥有江山,并不是你有多大能耐,而是后周的皇帝年纪太小了,如果他们的皇帝是个成年人,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吗?所以,为了大宋江山的稳固,等你百年以后,就把皇位传为弟弟光义吧,他是成年人,继位的话我放心。赵匡胤只得点头称是。接着杜太后就让赵普记录下来,并将其放入金子做的匣子里保存了起来。

至于“金匮预盟”是真是假,因为这涉及到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问题,我们后面再说。

3、营开封,晋王暗中打造自己的势力

赵匡胤建立大宋不久,就册立赵光义为晋王,领开封府,位列宰相之上,实际上就相当于储君的地位。在这个位置,赵光义不可能不有所作为,他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班底。

据《宋史》记载太宗少有威仪,不群与众。好学攻文,多才艺能,沈谋英断,志在混一。

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光义是个有大志的人,但做事有些低调,或者有城府,培植自己的势力也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搭建好了。这也是他在赵匡胤提出迁都时,敢于反对的基础之一。

三、忧晋王迁都洛阳,遭反对无奈放弃

当时的五代十国,由于都没有立太子的习惯,这可能和当时政权更迭频繁,大部分都是短命王朝有关。而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宋,可能也是延续了这种做法,宋太祖一直没有立太子,否则也不会出现兄终弟及和“金匮预盟”这样的事情。

西巡洛阳

1、赵匡胤西巡洛阳的目的

《宋史》记载说:“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

虽然有杜太后的遗言,但赵匡胤不不甘心啊。而此时的赵光义已经是晋王加封开封府尹,坐在相当于储君的位置上了。这时的赵匡胤身体好像出了点问题,已经不允许他按部就班的部署让自己的儿子做储君的事情,开封府已经被赵光义经营的势力庞大,赵匡胤只好把目光放在迁都上,以此撇开赵光义的势力。

于是,在公元976年,也就是开宝九年的三月,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了筹划中的西巡洛阳之行。而这次洛阳之行的总策划者,还是赵普!因为只有他对赵匡胤的心思最了解。

赵匡胤西巡的洛阳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想传位给弟弟,又不好公开说,迁都洛阳,可以釜底抽薪,乘机摆脱赵光义在开封的势力。

2)洛阳不但是赵匡胤的出生地,而是一直是都城,在军事上,地理位置比一马平川的开封优越的多,也为后来的宋金之战等所证明。而且,光开封的守卫,就占了全国近一半的兵力!军费粮草开支巨大。

3)赵匡胤去洛阳,是因为还要寻找一个对其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神秘道士。

2、迁都之议功败垂成

风风雨雨中君臣一行来到了洛阳,旧地重游,赵匡胤开心的很,着实和大臣们过了几天和谐的日子,但赵匡胤的正事还没有开始呢。

一天,君臣一阵耳热酒酣之后,赵匡胤趁机提出欲迁都洛阳,这下子,如石破天惊,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场面一下子冷清了起来。太出乎意料了,而且这些大臣们都不想迁都,因为他们的家底都在开封,再说那里繁华无比,彼时的洛阳,几经战乱,早已经破败不堪了。

所以,对赵匡胤的提议,顿时一片反对之声,酒,自然也喝不下去了,君臣不欢而散。而且反对迁都最激烈的两个人是赵匡胤的绝对心腹李符和李怀中,之所以反对最激烈,是因为他们两个早已经被赵光义收入帐下了。迁都的目的,他们一看就知道了,自然会激烈反对,这是赵匡胤没有想到的。

在宋太祖几乎以不回开封也要迁都相威胁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赵光义,他的出现,让赵匡胤不得不收回了迁都的想法。那么赵光义对赵匡胤说了哪?据史载,他说的五个字是“在德不在险”。就是说,只要君王有德行,在那里都能平安无事,和地势是否险要没有关系。这话也就骗骗自己,他的子孙后代的遭遇结结实实的打了赵光义的脸。

但赵光义的话,赵匡胤不得不听,只好打消了迁都的想法,因为那个利益集团太难打破了。后来赵匡胤曾说:“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这些话在后来得到了应验,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3、遇道士天机泄露

赵匡胤来洛阳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再遇到那个曾经预测自己能够当皇帝的道士。不能迁都的赵匡胤心情郁闷,就外出散步,不知不觉中就又来到了那个道士的道观,好巧不巧的,这个道士居然在。赵匡胤就问起道士,自己还可以活多久。只见道士伸出两个指头说,今年的十二月二十夜如果天气晴朗,陛下还可以活12年,如果天气不好,陛下就请准备后事吧。

这段历史来自于文莹和尚的《湘山野录续录》,不是正史,姑且听之。

在半信半疑和无奈中,赵匡胤于4月15日回到了开封。

四、酒半酣烛影斧声,太祖崩兄终弟及

回到开封的赵匡胤,心情虽然不好,还是于十月份展开了第三次对北汉的战争,但因为辽军的牵制,进展并不顺利。

烛影斧声

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帝位,改名炅。

公元976年11月14日,宋太祖开宝九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夜,大雪纷飞,皇帝的寝宫,宋太祖赵匡胤和晋王赵光义兄弟两个人在此饮酒长谈。

半夜时分,远离寝宫的太监宫女们突然看见帷帐内闪烁的烛光下人影晃动,随着一声“好为之好为之”的呼喊声,已经站起来的晋王赵光义好像在躲避着,继而又传出像是宋太祖手持斧头击打的声音。次日凌晨两点多,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了。陪了一夜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即在赵匡胤的遗体旁继位为帝,是为宋太宗。

至此,兄终弟及的戏码终于成功上演。赵匡胤的死,也应验了那个道士的预言。

宋太宗赵光义

五、重重迷雾里,还原着历史的真相

1、 官史与野史记载上的差异

文莹《续湘山野录》是这样记载的:“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注意二者的差异有几处:

1)《宋史纪事本末》说是皇帝身体不好,在一个下大雪的晚上,赵匡胤召来赵光义嘱咐后事,难道此时赵匡胤已经知道自己就要不行了吗?

而《续湘山野录》的记载则是赵匡胤来到皇宫的太清阁查看天气,突然间就风云四起,雪花夹着冰雹就下来了。然后就急忙召赵光义进宫饮酒了,这里可没有交待后事的意思。

2)《宋史纪事本末》并没有说赵氏兄弟二人饮酒以后,赵光义是否出宫,按照规定,成年男子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是不能留宿过夜的。

《续湘山野录》则明确指出,赵光义当夜留宿宫中,这是违制的行为。正常情况下,赵光义是不敢这样的,之所以敢留宿,只能说明他已经有所准备了。

3)注意《宋史纪事本末》中这句话: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宋皇后在赵匡胤驾崩后,见赵光义居然在这里,十分惊诧,说明事前她不知道赵光义留宿在这里。后面的话也就顺理成章了,赵光义继位的现实她是改变不了了,只好退而求其次。

最后,记载中的《遗诏》,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根本是子虚乌有。

2、赵光义已经预感赵匡胤不会让他顺利接班

赵光义通过赵匡胤迁都洛阳的举动,敏锐的察觉到其兄可能并不想让他这个弟弟继位,所以回到开封以后就暗中为此做了准备,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赵匡胤身边的贴身太监了。掌握了这个太监,就可能把赵匡胤的一举一动纳入视线,以备行动。

3、涉及皇位继承当晚的几个关键人物

根据记载,赵匡胤驾崩那晚,有这样几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太监内侍都知王继恩,皇宫的太监总管。根据《司马光.涑水记闻》的描述,赵匡胤驾崩以后,宋皇后让他去召赵匡胤的二儿子赵德芳入宫,实际上就是让他来继承皇位的。但这个王继恩并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出宫后直奔晋王赵光义的府邸,到的时候,王府门口已经有医官贾德玄在那里接应他了。后来就发生了前面说的,宋皇后见到赵光义入宫的那个惊诧样子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赵匡胤很可能死状不好看,史书记载他“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所以宋皇后见到赵光义才愕然。

别忘了,司马光在评价赵光义继位问题是,是支持宋太宗正常就任的。

这个王继恩,估计是做过这样的事情了,胆子很大,在宋太宗去世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勾结,意图谋废太子,被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发觉,立马拥立太子真宗即位,王继恩则被下狱。

当然,如果按照《续湘山野录》的说法,前面的描述是不存在的,因为赵光义当晚是夜宿皇宫的。

另一个人物,就是医官贾德玄,也是赵光义的人,历史上有人怀疑,很有可能是他给赵匡胤暗中下了毒,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

宋太宗继位以后,相继毒杀了几个重要人物。据《烬余录》甲编记载,蜀主孟昶,吴越国王,南唐国主李煜,都是光义在酒中下毒害死的,说明赵光义习惯于毒杀,在史书中记载为“太宗精于此道”。

4、太宗继位后几个不寻常的举动

1)按照惯例,新皇继位以后,是继续沿用前皇年号,在其第二年才改年号,宋太宗继位后不久即匆匆忙忙的改元太平兴国,说明他有些迫不及待了,想为自己正名。

2)烛影斧声之变中,三个最大的受益人,第一个自然是赵光义,王继恩在赵光义登基以后被赵光义重用,先后担任天雄军都监、剑南两川招安使、顺州防御史等要职,而医官贾德玄则摇身一变,做了知州。

3)赵光义的三弟,赵廷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相继因为各种原因早妖,这些年轻的可能的皇位继承人一个个的死了,个中因素各位自行揣摩。

4)之所以后人对赵光义继位的非正常性提出质疑,还在于赵光义不停的修改诸如《太祖实录》的史书,而且还罢免了其中一些不甘于篡改历史真相的史官。

5、《金匮预盟》真假的疑问

《金匮预盟》的真假和它的出现,也只是前宰相赵普在涉及自身安危的时候,于宋太宗继位五年后才拿出来献给赵光义的,他的目的是自保,这个时候拿出来这个,不管真假,赵光义都会接招承认,这可是说明自己继位合法性的来源,反正《金匮预盟》的三个当事人中的两个都已经作古,赵普咋说咋是了,历史上基本上是不相信它的真实存在的。

6、宋高宗还政与太祖一系的原因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由于赵构无后,他碾转了几圈以后,把皇位转到了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宋孝宗赵昚手中,也就是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据《异迹略》记载,宋高宗曾经梦到赵匡胤对他说: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于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这当然是野史的说法,但宋高宗没有传位于宋太宗一系,反而传给太祖一系,正中间应该说明了一些问题。

如此以来,凡两宋18帝,南北宋9各帝中,赵匡胤和赵光义一系各9帝,而且都是1+8。冥冥之中,历史是否有它固有的轨迹?

结论:

正史为什么没有赵匡胤死亡的详细记载,是因为里面有着不可说的原因,但历史的真相就在蛛丝马迹的记载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在回避和揭开真相中交锋着。

通过对赵匡胤一生轨迹的分析,赵光义利益需求的探讨,继位过程中的种种蹊跷和继位后作为的研判,小心的对历史记载抽茧剥丝的去伪存真,烛影斧声也不是空穴来风,赵光义弑兄篡位的嫌疑显然是脱不了。

历史的黑洞里,果然写着一个大大的“血”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