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寨山露宿笔记之七:下山
开车上山有多么疯狂,是在下山的时候才明确意识到的。上山的时候因为基本上是仰角状态,对于上坡路上的路况细节都能收入眼底,加上一鼓作气的热情,所以虽然惊险但是也总能化险为夷,越过一个个难关。但是下山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车鼻子会挡住视野,而一侧的崖壁又让开车的人无法下车查看,很多地方都要靠印象和感觉盲开,这对于沟沟坎坎遍布的水毁山路来说,实在是形同陷阱密布。至于窄路上的荆棘频繁划车、石头直接顶到轮胎之类的事情,则只能忽略不计,无暇顾及了。
最危险的一次已经与上山陷入坑中的情形非常相近了!特别幸运的是,前面正好有一对带着孩子登山的年轻夫妇,热情地指导着稍微倒了一点,然后摆正方向,经过几次努力,顺利通过了险关。
上山下山,两次遇险,两次都机缘巧合地有贵人相助,像是有上天安排一般。为的是让我有所收获,并且能表达这种收获,传播这种收获。
上山露宿是一种改变生活格式的享受,这一点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但是却少有人付诸实践。人们虽然羡慕并且标榜那些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方式,但是也几乎是本能得逃避让自己容身原始自然的机会。只因为叶公好龙,只因为那是一种与城里熟悉的生活不一样的生活,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灯红酒绿的街市,没有洗澡的地方,没有抽水马桶,没有电梯,没有保安……一切我们在城里其实都已经烦透了的东西,在要离开的时候统统都变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须臾不可分。
而事实上,在山顶露宿的最初一个时间里,不安甚至恐惧还有潮湿寒凉等等不方便也确实让人立刻便已经后悔来山上露宿,并立刻意识到了家里的种种平常意识不到的好。这其实已经是一种重要的收获,对比使人清醒,使人双向地判断出两种生活格式各自的优劣,从而不论厕身其间哪一种都懂得珍惜。
露宿了两夜以后,在是继续露宿还是马上下山的问题上犹豫再三。继续在山上待下去,虽然有挑战性,但是就还是不一般的异于日常生活的感受多有的生活,另外的生活;而下山回城则意味着直接返回日复一日、每一天都一样的平庸,假如可以将无感和方便作为平庸的部分特征的话。
饮水将尽,食物也要吃完,而夜晚睡眠的潮湿也已经到了不能再次经受的程度。离开是迟早的事情,区别仅仅是早几个小时晚几个小时了,所以还是趁着天光尚早,下山去吧。
汽车离开最后一段盘山道,经过小桥,终于回到平整的公路上的时候,不禁停下车,仰起头,回望了好一会儿:层峦叠嶂、巍峨渺然的磨寨山,何其让人感叹!
山岳作为大地上的起伏和沟回,因为海拔差距而鲜明地分隔着人类生活的密度,区别着不同格式的人生。它们既是审美的也是实践的,实践与审美的同一性承载着多样人生的可能性。无论如何,尝试都是正确的,都是不必后悔的。实际上,从下山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像接受了洗礼的信徒,内心颇有波澜。感慨的情绪,庄严圣洁的感觉,还有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一种高尚与博大的震撼,长时间的流布在全部的身心,久久而难以平静。
这种对比出来的收获,让人收获审美的愉悦,让人收获别样人生的感动,让人收获感恩和知足。山顶的纯净,晨昏的寂寥,白昼的安详,更有老人的诚朴,人生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