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的农具已渐渐消失了,你记忆里的农具有哪些?
大人都说,孩子的记忆力不靠谱,而我觉得记忆力更深刻的东西,往往是在孩提时代。因为小时候的“脑袋”一片空白,对什么东西都充满了好奇,见到稀奇的东西,自然爱去琢磨,从而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小时候,记忆中的爸爸妈妈总是很忙,我虽然不会干活,但是可以安静地坐在旁边,看大人干活,看那些“神奇”的农具,发挥着它们的作用,也是孩提时的乐趣,有时候觉得挺好玩,有时候看得心惊肉跳,比如以下几种:
耧车(斗)
耧车,小时候大人都叫它耧斗,用在农作物播种的时候,将种子装在前边的耧斗里,根据种子的大小和播种密度,调整种子出口大小的一种工具。
耧车在被牲畜拉着前行的时候,随着耧车操作人摇摆的节奏,耧斗里类似于坠子的东西,碰撞耧斗,发出响声,很有节奏感,尤其是周围还有人家播种的时候,声音此起彼伏,小时候觉得那是非常悦耳的声音。
耧车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操作的,哪怕看着只是简单的摇晃,还是要有技巧的。小时候记得有个78岁的老爷爷,是操作耧车的“小能手”,从调节种子出口到播种,很多人家都会请他去播种呢。
犁
去年暑假的时候,有机会去参观了一个庄园,里边有点像博物馆那样,陈列着很多旧时的农具,比如下图的这张犁,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
可能这种犁在有些地方还没被淘汰,只是材质发生了变化而已。这种犁是借助牲畜的拉力来犁地耕田的。因为交通问题,拖拉机或者其它先进工具到不了的田地,尤其是山地,还得用犁来耕田。
这犁看起来简单,但是也有操作技术,掌握不好,可能自己都会被拉着跑,深浅不一。还可以根据力度或者调整犁头的方向,确定耕田的深度,是不是很有意思?
现在,木质犁演变成铁犁了,偶尔还能见到,但大多已经是车拉的多头犁了,耕地效率更高。
磨耙
说实话,这个用来平整田地的东西书面语叫啥,我也不知道,小时候大人都叫它“磨”,耕完地或者播种之后,人站在“磨”上,牲畜拉着“磨”将地耙平整,叫做“磨地”。这样操作可以把种子埋起来,看起来也美观。
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有很多枣树,这种“磨”便是用枣树枝制作的。小时候看78岁的老爷爷编制过:在编制之前,将枣树枝放在火上烤烤,当然不能烧着了,然后拧几下,再编制,很平整,也很美观。
这种农具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编制起来也是需要技巧的,如今已经被铁制品代替,也成为了历史。
石磨
这个石磨是在西北的一个旅游基地里看到过,可能维护得好,看起来很完整,其它地方见到的石磨,都是残缺不全的。
记得小时候,磨面粉有机器,但是杂粮面基本都是用这种石磨,拉磨的基本都是驴子,也就是我们说的“驴推磨”,为了防止驴子偷吃,都会给它蒙上眼睛,然后推着石磨转圈走,不知道驴子会不会转晕?
虽然这种石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磨的面粉与机器磨的面粉没有什么差别,只是费时而已。小时候吃的高粱面、荞麦面,都是用这种石磨磨出面粉的。如今,各种机器代替了石磨,驴子也不用推磨了。
铡刀
铡刀,我们小时候家乡话叫za刀,基本家里喂养牲畜的人家都会有这么一张铡刀,将麦秆、玉米杆、青草等铡成短节,用来喂养牲畜。
这种铡刀的刀刃完全不输于包青天的虎头铡,很锋利,小时候大人老是吓唬会把手指头“咬”掉,所以,每次看到都站得远远的,不敢靠近。
尤其是冬天铡麦秆的时候,因为麦秆比较光滑,“递”到铡刀下也是技术活,那位78岁的老爷爷又比较“抢手”,有时候得排着队请他来帮忙,而每次站在远处都担心爷爷的手指头,紧张的不行。
如今,碎草机、粉碎机等代替了人力的铡刀,铡刀也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很难见到了。
时代在变迁,农村种地的农具也在改革、改善,费时、费力的农具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更为先进的机械化所替代,但仍有细心的农人仍然保存着这些旧物,记录时代的变化。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