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书房特邀艺术家吴建陵:山水不止于国画,油画亦能山水
文化的自觉、基因的融合,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特征,是每个艺术家的⻓期追求。东书房特邀艺术家吴建陵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关注,是因为他一直在绘画的研究之路上不断创新,将山水、⻛景这两个不同的艺术慨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创作手法。此次东书房名家展吴建陵专场上线艺咚咚平台的作品,也大都是具有他个人独特标签的中国思维油画山水,观赏性与收藏价值并存。
他的油画风景画非常古朴,写意式的笔触里追求一种沧桑的玉润清旷色泽;而笔法上结合油画材质的特点发展出一整套行笔意写的造型法式,作品在画面上有很多欧洲自印象派绘画以来的技法承袭,把根植于两种文明的绘画艺术形式语言协调在一起。
山水、⻛景,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主观一个客观,好像不是一条藤上的瓜,它们内在相通的节点在哪?文人的山水理想和画家的第二自然如何共生,情感架构与形式审美构成如何共荣?墨分五色和明暗黑白冷暖色调如何把控?平面、空间、意象、具象、抽象等一系列当代性问题都是吴建陵在创作过程中苦苦寻找与摸索的方向。
北宋范宽说过:“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心”。传统是一种文化记忆,无法摆脱,通过这种对于图像经验的把握,进而体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揣摩到他们在面对山水时的思考,是吴建陵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处理的依据。这么多年吴建陵一直在坚持写生,却并不满足于再现自然。在日常的艺术实践里,那种情不自禁的文化记忆不断浮现,“随类赋彩”、“气韵生动”、“经营位置”“骨法用笔”之类的词汇在平日使用中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吴建陵的“山水油画”仿佛将我们从外光写生抑或室内想象的惯性思维中抽离了出来,形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戏剧张力,与留存在我们图式记忆中的古典山水图景恰如其分地融合。从画中凝视山水的时候,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可以看到吴建陵的“山水油画”对于两大传统的依赖——造型较之于宋元更倾向于焦点透视法则之下的空间物象结构塑造,这种结构与中国古典绘画造型符号语言有着相似之处;而色彩则在世界与心灵之间退缩、拉近、寻找应和的道路,最终依据自己的感受调整色彩的心象,绘画开始从视觉回归到内心。
在西方油画的语境里寻找中国绘画追求逸笔草草、抒胸中臆气的意境,这种中国气度与西方油画对色彩笔触肌理的把握运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吴建陵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和着油彩一笔一笔地将中国大地之上的山水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与书写。作品中的精神意境、睿思情感,传达出具有东方特点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