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生,勇立潮头的“后浪们”会掀起灵活用工的巨浪吗?

“我父亲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我的一生将做六份工作,而我的孩子们将同时做六份工作。”

——Zipcar创始人罗宾·蔡斯

在这个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时代,YOLO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YOLO,是You Only Live Once的首字母缩略词,意思为你只能活一次,只此一生,大胆去做。劳动者尤其是当下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向往自由灵活的职场,甚至愿意同时为多个雇主从事多项工作。同时,灵活用工领域也出现了一批新锐弄潮儿,在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声。

斜杠生活和HR的敏捷管理实践

朋友圈里“云摆摊”的微商队伍越来越大,有些是中途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有些是在教师、医生等岗位上有着一份稳定工作的斜杠青年。

随着居家办公、移动办公的兴起,远程协同办公软件满足了很多劳动者对工作自主性和地点灵活性的渴望。

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下,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等新岗位不断涌现,并改变了传统雇佣关系。

从单一岗位到身兼数职,从定时定点劳动到随时随地弹性工作,从雇佣关系到平等合作关系,一场雇佣革命正在猛烈来袭。

身处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雇主纷纷追求敏捷性转型。

据麦肯锡研究,敏捷组织可以快速有效重新配置战略、结构、流程、人员、技术,从而创造价值和保护商业机会。其中,积极的伙伴关系及生态系统、开放的物理及虚拟环境、角色灵活等都是敏捷组织的特性。

敏捷组织的特征

资料来源:麦肯锡

打造敏捷组织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灵活用工正是企业提高敏捷性的需求表现。为了敏捷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对劳动力队伍的用工形式、工作时间、岗位角色进行快速调整、弹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打破组织边界,利用技术管理平台按需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

德勤研究发现,合同工、自由职业者、零工、众包工等非传统劳动力已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主流,其涉及岗位也远超出了劳动密集型行业或初级岗位。2018年,谷歌的合同制外包员工首次超过了其长期员工。

不管你是否在意,灵活用工已成为企业运营中重要的用工模式。未来,灵活用工将与每位劳动者的职场生活息息相关。

硝烟弥漫市场下的新旧之争

广义地讲,标准全日制用工以外的所有用工方式都可以纳入灵活用工领域,包括人力资源外包、岗位外包、业务外包、兼职、众包、自我雇佣等形式。

灵活用工服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任仕达(Randstad)、德科(Adecco)、万宝盛华(ManpowerGroup)、瑞可利(Recruit)等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巨头的主营业务都是灵活用工。

国内的灵活用工市场还相对分散,目前属于“群雄起义”的发展阶段。

本土机构中,中智、上海外服、北京外企等较早开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2000年后,汇思、英格玛、易才等相继加入,较早开展岗位外包、业务外包等服务。

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多年积累的大客户、人才库以及线下交付能力,陆续拓展灵活用工业务。比如,资深的猎头机构科锐国际于2006 年,正式开展灵活用工服务。而有些则通过收购灵活用工机构,做出相应的转型。同是猎头起家的嘉驰国际在2019年收购“今天企业”,向灵活用工市场扩张。

另一方面,新型的灵活用工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快播创始人王欣在屡战屡败后也瞄准灵活用工市场,于2019年12月推出一款C2C灵活用工共享和协作平台——“灵鸽AI”。金柚网在今年4月,公司成立6周年之际宣布打造数字化灵活用工平台的新战略,并推出“豆豆兼职”。

技术是新旧灵活用工供应商的核心区别之一。很多新型灵活用工领域供应商出身就有良好的互联网科技基因,建立了较高的技术壁垒。这些科技供应商,有些聚焦在社保管理、劳动力管理、薪酬管理等垂直领域,有些则是一体化的HR SaaS厂商。在过去几年获得了相应数量的客户后,也开始切入灵活用工市场。

这和业务扩张和战略转型有关,也和“云云”众生的长期亏损现象有一定关联。有些机构采取的战略是用外包赚来的钱滋养更好的技术产品。今年的“618”,服务B端的协同办公、财税等SaaS类产品也登上了电商营销平台,通过靠近C端的方式加强营销,扩大销售渠道。

此外,有些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拓展灵活用工业务。比如汇思拥抱“互联网+”,成立霖珑云科,发展共享经济下的灵活用工服务平台。

目前各类机构争相涌入中国灵活用工服务市场,竞争比较混乱。同时,我们也看到以灵活用工为主营业务的三家机构已成功上市,树立了行业标杆。从2019财年营收看,各家的营收增长快速,其中科锐国际的灵活用工营收同比增长82.94%。根据HRoot发出的《2020年5月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市值排名》,科锐国际市值达到历史新高,突破了10亿美元。

此外,另一家灵活用工供应商趣活科技今年6月初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F-1招股文件,并计划于7月10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根据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与金柚网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未来趋势推演》,基于中美日历史发展规律,面对中国的人力资源政策导向、产业结构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等多维度正在进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正在迎来广泛的发展空间。相信,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灵活用工服务机构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探寻差异化服务品牌

当我们想找一份全日制正式工作,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品牌会快速映入眼帘。当我们想打一份零工时,发现这个供应商画像还没有这么清晰。不仅对求职者,对于很多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也是同感。

随着灵活就业的队伍数量在不断增加,灵活用工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在不断提高,我们也看到市场竞争已逐渐由规模转变为精准。一些服务供应商通过精准的定位,垂直深耕某些行业、岗位、人群,提供全流程的灵活用工服务,从而实现服务的差异化和品牌化。

国外的Freelancer、Upwork算是比较综合的自由职业者平台,同时在IT技术、餐饮、酒店、物流配送、创意设计、家政服务等细分领域已出现一些专业用工平台。

从国内几家主要的灵活用工供应商看,分布的行业和岗位上开始呈现垂直化趋势,构筑专业服务壁垒。趣活科技主攻四个服务场景,其中即时配送占总营收的98.62%,主要业务是帮助客户招聘及管理外卖骑手。人瑞人才的下游集中度较高,客服和信息验证审核岗位占灵活用工总人数75%左右。根据2019年财报,人瑞人才从新经济行业客户获得的收益占总体的85.4%,为他们配送的灵活用工员工数占总体的82%。

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自2015年开始突破50%,并逐年增长,代表着中国经济在快速向服务业转型。第三产业具有人才密集、人员流动速度快的特点,大量劳动力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当前很多灵活用工平台聚焦服务业的用工需求,推出垂直服务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资料来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有些机构则针对某类特殊就业群体,如蓝领、白领、大学生、自由职业者、老年人、在校大学生及刚毕业的青年等群体,提供专属的灵活用工服务品牌。像科锐国际的“即派”是针对青年白领的一站式灵活用工服务平台。金柚网自2018年开始,聚焦在线教育、电商、新零售、酒店、餐饮、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技能人才、蓝领、中老年等群体提供定制化的BPO解决方案。

金柚网按人群划分的灵活用工产品矩阵

灵活用工领域的科技之光

在细分市场上,灵活用工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业评估维度。但灵活用工服务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高效精准的服务团队、大量优质的客户等是考核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最为关键的是,借助技术的力量,依靠其背后强大的系统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增强行业壁垒。

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竞争力维度评估

资料资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灵活用工兴起中扮演了驱动者角色。其不同业务环节的聚焦点和核心技术各有不同。

技术应用到灵活用工平台考虑的因素

人岗匹配是灵活用工的开始,不少机构都是从招聘切入市场,比如斗米、兼职猫。多数通过链接用工方和求职者,完成双向匹配。也有平台会同时链接用工方、中小劳务机构和求职者,比如最近刚获得A轮数千万元融资的“蓝鸟云”。

智能化的人岗匹配技术是灵活用工招聘平台核心竞争优势,而精准匹配依赖B端和C端数据的长期积累与分析。当前市场竞争点已从招聘向用工管理、薪税结算转移。有些机构直接跳过前期招聘服务,从劳动力管理切入灵活用工市场。

用工管理中,线下交付的工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劳动力调度与管理,需要线下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对工作流程进行把控;线上交付的工作主要是按照既定规则或标准化服务流程完成。

灵活用工的薪酬支付具有高频性,可能是周结、日结或即时结算。不同类型的工作对应不同结算方案,据金柚网研究院总结:对于过程导向类工作任务,国外灵活用工平台普遍提供小时制结算方案,每周一结;对于结果导向类工作任务,国内外灵活用工平台主推项目制结算方案,根据里程碑进行结算。

资料来源:金柚网研究院

除了高频性,薪酬结算的主体比较多元,加剧了支付的复杂性,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此外,客户关系和员工数据迁移成本高,薪酬结算业务容易形成规模效应,有较高的竞争壁垒。

此外,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灵活用工代征平台,专门提供税优业务。随着灵活用工的火热,各类平台、机构积极投身其中。由于这块法律政策还未完善,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灵活用工不单是在线化的人岗匹配,而是一个集招聘、技能培训认证、劳动过程管理、薪酬结算、合规、保险等全流程的人力资源服务。所以,打造全流程数字化灵活用工服务平台,更容易获得客户青睐,也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正颠覆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业互联网、“智能+”、按需生产与柔性生产,已被公认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之相对应的是人力资源模式创新与变革,基于数字化灵活用工,赋予人力资源更多的创造力与灵活度,更加适应未来的生产方式,将会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目前,新型的灵活用工服务机构多在借用数字化技术发力。如金柚网围绕“人的数字化”打造数字化灵活用工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出更完整的人力资源灵活用工整合方案和更丰富的人力资源服务场景体验。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字化灵活用工平台,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旅。

国家层面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主导新基建的同时,也在为灵活用工提供政策背书与支持。今年2月,“灵活用工”一词首次写入人社部的文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对灵活用工模式的重视。以后,我们将会听到更多讨论灵活用工的声音,灵活用工的轮廓和规范也会在一次次发展热潮推进中变得越来越清晰。置身这次热浪中的探索者、实践者以及数字化技术驱动的“后浪们”,将会共同见证灵活用工的强劲生命力。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