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 | “机器人新闻”在考研试题中怎么考?

核心概念辨析

一、“机器人新闻”的定义(机器人新闻概念的全面梳理)

1、所谓“机器人”,实际是一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撰写新闻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机器人新闻”则是指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系统的基础上,对信息内容进行抓取、分析后自动形成完整的新闻报道的新闻生产方式。它将传统记者从研读数据到采写新闻的时间缩短为几秒钟,并自动生成一条 150 ~ 300 字的新闻报道。

2、但是,由于技术的缺陷,机器人新闻目前报道的范围集中在体育、经济、灾难等领域。这些报道类型的共同点是新闻产制通常涉及大量数据、图表和量化分析,呈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多适用于具有数据性、时效性特征的事实类简短消息。

【拓展部分】我国的机器人新闻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均取得了突破。2015 年 9 月 10 日,腾讯发布国内首篇由机器人撰写的新闻稿《8 月 CPI 同比上涨2% 创 12 个月新高》。该报道不但引用了 CPI 的数据,还援引了 4 位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分析,对文中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就段落布局和语句连贯度看,文通字顺、数据翔实,称得上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新闻。同年 11 月,新华社的首位“机器人员工”——“快笔小新”正式上岗,撰写财经稿件时,只需输入一个股票代码,配合两个点击鼠标的动作,3 秒钟内,一篇财报分析便可迅速成稿。

二、机器人新闻的特征(核心知识点)

1、全自动化的新闻生成模式

机器人新闻最大的特征是新闻生产的全自动化。在具体新闻写作过程中,人工参与并不是新闻产品产出的关键和决定性环节,新闻生产的主体实现了由人向机器的转变。比如,叙述科学公司撰写新闻包含数个步骤:首先,基于已有资料或数据库进行大量数据采集,尤其是金融业和体育产业中波动性很强的数据,并运用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关键信息提取和结构化处理。其次,在分析结果基础上选择新闻点,根据不同报道题材套用固定的文章模板,生成新闻稿。最后,根据需要由人工编辑润色、审核并发布。

从现有的应用情况来看,算法已经不仅能够完成信息和数据的即时捕捉,还可以模拟知名记者或作家的写作风格,实现文风的定制。机器人根据资深记者提供的词汇来组成句子,从而完成一个叙事作品。

2、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体系

机器人新闻的产生基于日益庞大的数据库,是数据新闻的延伸和应用,其中包括互联网中特定第三方的信息推送、基于社交媒体的传感新闻、信息搜索强度和频度的统计分析等。互联网和物联网提供的日益庞大的数据库是整个数据新闻发展的基础,特定编程的软件及算法则是机器人新闻的直接技术支持。在特定软件环境下算法的实现,将传统新闻生产的采写编评等过程融合在一起,化繁为简,形成了从“数据抓取”到“文稿生成”的两步式新闻生产方式,大大缩减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优化了整个新闻生产体系。

3、一触即发式的新闻生产速度

“速度”是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自动化写作的机器人全天 24 小时待命,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可以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拓展部分】叙述科学公司利用程序完成一篇体育报道需要 30 秒,利用程序生成一个新闻标题只需要 2 秒,自动化洞察力公司的Wordsmifh 平台每秒能生产 2000 篇文章。2015 年 9 月10 日,腾讯财经在政府发布 CPI 资料后短短几分钟内就发布新闻。高效率的新闻写作机器人不仅为新闻机构抢得宝贵的时间,而且推动新闻报道公开透明。

三、机器人新闻的功能与作用(考题落脚点)

1、解放人力资源

机器人新闻的出现一度使人与机器的对立成为新闻讨论的热点,其中“机器人要抢记者的饭碗”的“记者失业论”甚嚣尘上。实际上,机器人并不是与记者抢饭碗,基于特定抓取程序的计算机系统能够更高效地收集到可用信息,在减少生产流程的同时,压缩了人力检索收集、阅读、裁定的过程,是对人一定程度的解放和对人力资源的节约。正如美联社对机器人记者功能的定位——“解放记者,减少重复性的新闻和数据处理”。

机器人将记者从繁琐的信息收集、处理过程中解放出来,使其不必再沉溺于数据和简单常识,辛劳地徘徊在产业链的最底端,而可以将更充足的时间投入智力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促进了记者职责的升级与转型。

2、整合信息资源

物联网数据、用户生成内容(UGC)等新的新闻信息资源为机器人新闻提供了丰沃的生存土壤;而通过数据挖掘、统计进行社会化媒体等来源的相关信息收集,也使得机器人新闻对用户生成内容的吸收更为广泛,利用更为充分。对传播效果的预判,可以融入到选题与写作中,写作由此变成了由用户驱动的过程。

【拓展部分】《纽约时报》机器人就发挥了比写手更为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版主编。《纽约时报》数据团队开发的机器人 Blossom,每天对 Facebook 等社交平台的海量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甄选“爆款”文章,推荐给各大版面的责任编辑并提出建议,且每天工作 24 小时不休息。据内部统计的数据显示,被 Blossom 推荐的文章,点击量能够达到非推荐文章的 38 倍。《卫报》联合报纸俱乐部(Newspaper Club),设立了一份新媒体报纸Long Good Read,用来收录《卫报》在过去一周里的最佳长篇报道,机器人化身总编辑实行全算法办报——挑选梳理该媒体上周发布的 3000 多篇文章,以及视频和播客,然后由一名编辑从选出的文章中挑选印刷版的发布内容。路透社也推出一款名为 Open Calais 的智能方案用于高能高效编稿。

3、放大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同样适用于机器人新闻产品的产制。基于机器人的作品,编辑部对“数据”“信息”“事实”进行分析解读和二次加工,并根据需要转换新闻点、文章结构、表述方式等,生成适配平面、网络乃至移动、社交等多媒体终端的产品,为用户和受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内容,从而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据自动化洞察力的统计,Wordsmith 在 2014 年写了近 10 亿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的浏览量在 100 万次左右。此外,Wordsmith 创造出 100 多种报告类型,确立了 50 万则推特内容。

四、机器人新闻的弊端(逢考必涉及的知识点)

1、机器的依赖性

一是对模板的依赖:机器无法思考,无法撰写具有创新性的新闻,其新闻报道只能源自现成的模式进行再造。这种现成的模式是根据传统新闻记者的报道风格和特定题材新闻报道的模式生成的,离开这一点,机器就失去了再造的参照物。二是对于记者的依赖:机器人可以写新闻,但是不能发现新闻,对于新闻点的嗅探仍然需仰仗记者专业的新闻敏感度。

2、报道深度

尽管目前写作新闻的机器人可以生成符合新闻标准的短篇幅报道,但带有复杂情感、个性独特的长篇幅深度新闻报道还是需要人类自身来实现。就新闻而言,机器人只能通过数据收集归纳并用简单的语法写稿件,因此,机器人新闻适用于智力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工作,处于新闻报道的开始阶段,进阶阶段有一定创造力的后续报道和深度报道仍需要记者参与。

【拓展部分】以美联社为例,他们秉持机器人“以辅助记者工作为主”的原则,为记者腾出更多时间做需要思考的新闻加工,精心安排采访,构思深度报道,跟进后续报道,从而完成由人撰写的优质新闻。

3、  新闻“温度”

由于技术的局限性,机器人记者完全依靠人工录入的知识库和模板,在写作成果中自然没有那种发人沉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文章,因此,新闻稿件呈现出模式化、固定化、单一化、同质化的特点。

在专业的新闻业务逐渐趋于自动化的同时,创造力、分析能力以及个性变得更为重要。在缺少严格规范的新闻报道范畴中,除了需要精致的骨骼之外,还需要填充丰满的血肉和动人的细节,遇到这种情况,机器人新闻便丧失了话语权。

五、数据新闻的创新方向及优化路径

1、“信息小灶”的个性化服务

未来人机一体的新闻报道体系,可以通过机器分析来预测以什么样的文风使新闻可以传播得更远,自动识别那些对某类新闻感兴趣的人群并针对他们进行写作,预测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读到某条消息后的情绪反应等。机器人新闻可以根据职能和业务板块的需求定制开发程序,有多套特色系统生成不同的稿件内容。

2、“术业专攻”的智能化聚合

目前,机器人新闻的应用领域局限于那些数据要求多且拥有成熟报道经验的新闻事件(如体育报道和企业财报等)。然而这并不是说计算机所撰写的文章将永远处于边缘位置,也不会永远被限定在一些小打小闹或生成简单的企业营收评论、体育赛事战报上面。随着新闻产业规模的空前增长和扩大,未来机器人新闻会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也将通过相关数据撰写出成本低廉的新闻稿,并将涵盖大量活动、产业趋势和产品开发,而这些领域目前尚未被传统记者所关注。

历年真题梳理

名词解释:机器人新闻(2017年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440 )

简答 :机器人写作适用于哪些报道领域?(2017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334)

案例分析题: 2015年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一则《小新上岗了!84岁新华社今启用“机器人记者”》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试分析机器人能否取代传统记者?机器人记者能否让传统记者“下岗”?(2016中传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334)

相关论文拓展

  1. 机器人来了,记者去哪儿——刘挺《中国传媒科技》(理解即可)

  2. 机器人新闻:原理、风险和影响——邓建国《新闻记者》(理解发散,拓展阅读)

  3. 机器人新闻: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模式——孙瑛《编辑之友》(深度阅读)

  4. 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彭兰《新闻记者》(深度细读)

  5. 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资源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影响——彭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深度细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