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插曲:按常规,今天应该推答题金句专栏,但推送计划出了点小小的问题,所以今天先把大家呼声最高的回归课本系列(二)整出来,答题金句推迟到明天推喔!
我们的年度总结也进行到第四期了!请不要忘记利用闲碎时间瞅一瞅背一背!最后一程,争分夺秒!下面进入今天的正题,来看看2019年必考的12个传播理论及其往年真题、答题要点!(内容较多,基础知识也较多,你们现在看觉得ok的就直接跳过不要细看,等上考场前两天或者前一晚上再把这篇调出来仔细跟着内容记忆一编)把关理论是传播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由库尔特·卢因最早在《群体的生活渠道》中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怀特将此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此模式说明,新闻报道是一个对事实加以取舍的过程。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 “把关人”理论是否会消失,自己的看法(2019厦门大学334论述题)
- 结合社会传播模式,讨论把关人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以及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近期整顿和关闭部分自媒体的必要性(2019湖南大学714论述题)
- 论述把关人理论,以及新媒体时代下把关人理论面临的挑战(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论述)
- 论社交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是否被削弱?(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440论述)
- 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2017武汉大学学硕809材料分析)
- 把关人理论的作用实质即标准,探讨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对“把关”的挑战(2017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专硕440论述)
1)把关人:主体泛化
2)把关节点:从事前到事后
3)把关标准:一元把关向多元把关变化
4)把关程序:趋于简化
5)传统媒体:作用仍突出
(1)首先,虚假新闻泛滥,信息良莠不齐,增加把关的负荷。
(2)其次,社交娱乐化现象严重,对于以往仅仅停留在“真假判断”层面上的把关提出新的挑战。
(3)最后,社交媒体引导与教育的偏差使把关难度增加。
(1)“协同把关”成为网络信息纠错的主要渠道之一。
(2)对于专业媒体来说,通过议程设置、对意见领袖的把关、媒介组织内部把关、媒介技术把关来净化网络空间。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来自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他认为媒体是连接现实环境与公众认知,我们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经过媒介处理后的“二手信息”,后来,帕克、科恩等学者更精确地表述了该思想。帕克认为“新闻能够促使公众关注并回应某些议题,因而抑制了对其他议题的关注”,科恩认为“新闻媒体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一方面可能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面却异常成功”。
(1)议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大众传播认知层面的效果,关注的是大众传媒对人们“思考对象”上的影响,也就是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由于传播效果是一个循序发生和深化的过程,认知阶段的效果并不排除对态度和行为产生联动作用的可能性。(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媒介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在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似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这种再构成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
(1)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0/1效果”或“知觉模式”,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0/1/2”效果或“显著性模式”,即大众传媒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0/1/2...N”效果或“优先顺序模式”,即大众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给予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2)议题的不同类型: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相比较而言,媒介对后两种影响大一些。(3)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而电视的新闻报道则挑选出“议程”中若干重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4)属性议程设置及两个重要考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不仅停留在“制约视野”的层面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大众传媒的报道对象有各种各样的属性,而大众传媒对某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影响受众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属性的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不仅可以影响受众对议程某一特征的重视程度,还会反过来影响对象议程的显著程度,即议程设置的第一层会影响第二层。
议程设置的第三层为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影响公众的不是单个的议题或者属性,而是一系列议题所组成的认知网络;新闻媒体不仅告诉我们“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同时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将不同的信息碎片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判断。
- 议程设置50年和对媒体社会变革的启示?(2019清华大学学硕专业一论述)
-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440辨析)
- 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2017中国人民大学学硕610名词解释)
- 用各种媒介分析“议程设置”现象(2017年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基础440论述)
- 以微博热搜排行榜为例,说明议程设置的变化(2018年苏州大学334论述)
- 议题设置理论是如何被发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例举议程设置在社会共识和舆论引导的作用(2018年上海大学334简答)
- 今日头条app智能推送,对传统议程设置的影响(2018年广西大学898论述)
- 结合理论所学知识,谈谈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假说可能需要哪些修正(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理论简答)
- 属性议程设置(2017南京大学学硕620名词解释)
①(议程设置)主体多元化:微博、论坛以及公民记者的出现,议程设置一改过去单一主体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主体特性。② 内容(议题类型)多样化:互联网环境下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其内容的多样化。
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从二元对立转向二元共生,完成议程设置在两个平台上的融合和统一。一方面要对网络空间进行规制和管理,在保证公众话语权的同时,遵循适度原则,注重理性陈述;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和表达能力,占领舆论制高点、提高典论引导能力。议题的内容设置需更贴近老百姓,更具公共化特征,文字表述更具互联网化,方能更容易为受众接受和传播。政务舆情回应中巧用议程设置做好内容发布。
意义: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环境再构成作业”的观点出发,凸显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与我国的的舆论导向研究之间有一定的理论接点。(我国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主义媒介,具有舆论导向作用,并将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而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因此,传媒通过有选择的报道将公众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但这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客观产生的传播功能,不是传媒的自身主观的传播观念)。不足之处:就是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不能将它的效果绝对化。我国学者范东生指出“新闻媒介并没有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力量”。
铺垫效果:以前的语境对新信息的诠释所造成的影响。此理论认为,人们不会对所有的事情保持专注、注意力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其次,人们在判断时,喜欢试探试分析——直觉和常识。试探试分析的一种形式就是依据最容易获得的信息资源作出判断。大众传媒恰好是现代社会中公众最容易获得的信息资源。其不仅可以告诉人们“想什么”,(涉及重要性认知)还可以告诉人们“怎么想”(涉及价值评价)。即议程关注问题排序从媒体到公众的传递,铺垫效果更关注的是议程设置的后果,个人意见的形成过程。框架理论VS属性议程设置:框架研究包含的内容涉及新闻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结果的全过程。因此,框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比属性议程设置更加丰富,除表现在具体细节外,还是一种格式塔(整体的感觉),如风格、语气等。所以框架的影响大于属性议程设置。 拟态环境含义:是由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的一个观点。拟态环境就是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揭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日本的藤竹晓,1968年,他在李普曼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他认为许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藤竹晓认为,大众传播提示的虽然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现代人已经很难在两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 谈谈你对“拟态环境环境化”的看法(2019南开大学440简答)
对拟态环境的考察基本都是基础知识的考察,就不多说啦,这应该是记得滚瓜烂熟的。 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领域关于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的理论,用于研究媒介和受众的关系,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在“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这一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使用与满足”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奎尔等学者指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考量的不是“传媒对人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也就是说媒体为受众提供的只是平台,更重要的是受众通过“使用”媒介所提供的这个平台对自身需求的“满足”。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赫卓格 1944年对《专家知识竞赛》节目的研究发现:①竞争心理需求②获得新知的需求③自我评价的需求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贝雷尔森1949年对报纸使用的调查发现:①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②日常生活的工具③休憩的手段④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⑤社交的手段⑥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麦奎尔等人于1969年开始的调查:①心绪转换效用②人际关系效用③自我确认效用④环境监测效用。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这一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① 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② 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③ 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是一种有益的矫正。①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②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地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③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 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你最喜爱的电视栏目(2018年山东大学334论述)
- 请举例说明“使用与满足”理论(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硕论述)
- 试阐述准社会关系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关系(2018年武汉大学334论述)
- 使用与满足(2017年郑州大学MJC334名词解释)
-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2017年中山大学新闻传播440论述)
-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2017辽宁大学新闻传播专硕440论述)
新媒体语境下,对受众“使用媒介”新的“满足”体现在以下几点:(1)使用新媒体发布信息以满足受众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2)使用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以满足受众参政议政的需求。(3)使用新媒体本身使受众娱乐和参与互动需求的满足得到延伸。传统媒体环境中受众“使用媒介信息”,新媒体时代这一现象转变为受众“使用媒介信息”和“使用媒介本身”相结合。 补充:“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可以出现在受众的内容消费观、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内容产品的创新等多个视野中。除了单独作为考题考察之外,也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答题必备的“葵花宝典”。
定义:培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教养理论"。格伯纳(Gerbner,1969)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存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达成“共识”,而大众传媒在形成“共识”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其扮演着三种角色:故事讲解员、熔炉(缓和社会矛盾)、文化武器(维护现存制度)。培养理论是建构在"现实"的三种意义之上的。在媒介社会,"现实"分为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由大众传播媒体塑造的"媒介现实"或称"符号现实"、"虚拟现实",以及由"客观现实" 与"媒介现实"共同作用于人的头脑而形成的"主观现实"。身处媒介信息浸润之中的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对亲身难以体验的现实,更多的是要取决于媒介构建的影像。而由于上面提到的媒介讯息的一致性与倾向性,这种依靠"媒介现实"所建立的"主观现实"必然不可避免的偏离"客观现实",而倾向于"媒介现实"。培养理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制度分析——为什们有倾向;讯息系统分析—是什么倾向;培养分析—倾向导致怎样的后果。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因此一些学者把它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格伯纳又对培养理论进行了适当调整,提出了主流说、共鸣说。(1)主流说认为,受众如果经常观看电视,他们在心中形成的对社会现实的判断更接近于媒介现实,更接近社会主流。(2)共鸣说认为,在一些特殊的受众如女性中,电视的培养效果更加凸显。80年代后,培养理论又提出了主流效果、回响效果理论。(1)主流效果指出,多样化的价值观,因为接触电视而变得和电视出现的主流意见相近。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使公众意见趋于相同。(2)回响效果理论指出,当电视世界的经验与个人经验趋于相同的时候,则培养效果如同空谷回音明显增大。该理论揭示的是大众传播对社会“共识”、对人们的“主观现实”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研究出发点的。(1)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2)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3)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4)培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培养理论背景及内容(2019西北大学440简答)
涵化理论(2018年四川大学学硕名词解释)
涵化理论(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440真题名词解释)
涵化理论对形成社会共识的影响(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334论述)
培养理论(2016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简答)
培养理论及其建设国家形象(2016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440论述)
①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性以及参与性增强,涵化理论的效果受到冲击;②个性化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选择性提高,可接触的媒体内容也增多,受众的主动性解放,对媒介的解读也就呈现多元化;③从媒介素养这方面来说,新时代的受众批判意识增强,媒介营造的“象征世界”未必会对受众的“主观世界”产生影响;④新媒体时代,人们也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周围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人们也正是通过不断的媒介消息来评判危险系数;⑤“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媒介要不断根据受众的反应来调整传播内容和模式。(1)涵化线性模式——涵化多元认知模式。①首先,早期的涵化线性模式认为观看数量是电视影响观众的主要因素,但新的媒体形态改变了传统电视以时间为标准的传播特性,观众可以自己安排观看时间,从而消解了传统电视对观看时间的控制。②其次,早期的研究者认为电视对受众的涵化结果是受众被动接受电视提供的信息,然而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改变了传统电视影响的单向性。③此外,涵化模式的单向性认为电视对于受众的影响具有整体性,近年来涵化研究引入了观众群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认知结构、心里变化等指标,证明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还包括更多的社会因素。(2)“受众涵化媒介”成为“媒介涵化受众”的补充。传统涵化理论认为,媒介对受众具有涵化效果。第一,媒介的变化会涵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又会涵化个体行为;第二,媒介本身的内容涵化个体行为。大数据时代,媒介的信息生产取决于受众的个性与特点,“以用户为中心”的受众决定论其实决定了媒介的信息生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媒介涵化受众”,而是“受众涵化媒介”。被涵化的媒介再推送与受众原有观点相符的信息,造成受众原有认知模式的强化和进一步涵化。两级传播理论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中的有限效果时代,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但有一点一直未变,那就是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关注“个人影响”的实质。(1)拉扎斯菲尔德关于“两级传播流”理论假设的表述,最早出现在1944年出版的认民的选择》一书中,它对概念的表述是:“信息是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传递给那些不太活跃的人群的。”但这个对我们影响甚大的定义只是简单地把两级传播作为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意见领袖的作用也只是充当了信息“转播”的角色,它看不出个人在媒介与受众之间所产生的影响。(2)1955年,在迪凯特调查基础之上,拉扎斯菲尔德与伊莱体·卡茨共同出版《个人的影响》,对这一概念作了如下改动:“‘观念’常常先从广播或印刷品流向意见领袖,然后再流向人口中那些不大活跃的部分。”(3)1968年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第三版序言中,关于两级传播的概念他又做了重新修改:“使用这个概念,我们意指大众传媒往往通过两个过程向受众传递信息。意见领袖读报或听广播后,会将过滤后的小量观点和信息,传递给那些不太活跃的人群。这里新提到了媒介传播的“两个过程”:第一是指对信息的接收与关注过程;第二是指对影响或信息进行接收或拒绝的反应过程。拉扎斯菲尔德使用了“流”的概念进行解释,他认为,大众媒介只是完成了信息传送的功能(信息流),而影响传递的功能(影响流)则是由两级传播中的第二级——意见领袖来完成。要想深入、清晰掌握“两级传播”的概念,就必须清楚以下三个理论支撑:(1)“初级群体”的重新发现:两级传播的环境。拉扎斯菲德把“初级群体”这一概念运用到两级传播的研究中去,并从库利概念中家庭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人际关系亲密群体中,探讨初级群体是如何共享意见和态度,并形成一套基本理论框架,从而完成了“初级群体”的“重新发现”的过程。他把发现的过程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发现“意见领袖”存在的事实。第二步,发现在这一群体中所有人际关系都是一个潜在的传播网络,而其中“意见领袖”扮演着特殊的传播角色。(2)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的动力。拉扎斯菲尔德与伊莱体·卡茨1955年出版的《个人的影响》一书中表明: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有效,证明了意见领袖存在于群体内各个阶层的事实。(3)人际传播:两级传播的路径。施拉姆认为两级传播理论“是把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渠道联系起来的假说”。他这一说法是指,信息流向意见领袖是属于大众媒介传播的过程,而观点和意见从意见领袖流向受众则是人际传播的过程。在他看来,人际传播渠道通常是指从人到人的传播渠道没有中介。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由拉扎斯菲尔德1944年在《人民的选择》提出,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机;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间、过滤环节,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两级传播的基本理论(2019同济大学440简答)
两级传播理论(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440简答)
简述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并说明意见领袖对大众传播的作用(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334简答)
新媒体环境下的意见领袖特征以及对传播效果的影响(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440简答)
意见领袖(2017浙江大学学硕719名词解释)
两级传播(2017广西大学学硕名词解释)
意见领袖及如何评价(2017年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440论述)
从真题来看,很明显,对两级传播理论的考察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好好看前面的理论阐释部分!
草根意见领袖崛起
借助网络,影响力不断扩大
表现形式多样化
网红转化为意见领袖
细分领域意见领袖崛起
可替代性强,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其现实社会身份在网络上的反映
意见领袖与其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弱连接形成
加工和解释的作用
扩散和传播的作用
支配和引导受众的作用
协调或干扰的作用
知沟假说: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储存越多,理解越快;(3)社交范围的差异——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就越快;(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个体需求和媒介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是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体、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 ICTs) 的使用机会和许多活动中的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隔阂。后来的学者认为,数字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包括:A(access)——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B(basic skills)——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C(Content)——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受益;D(Desire)——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问题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
数字鸿沟(2019苏州大学440名词解释)
结合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谈对“知识沟”的理解(2019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答)
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当代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现象,并提出解决措施 (2019四川大学学硕简单题)
知识沟理论和形成差距的原因(2019华中师范大学440简答)
依照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论述如何防止和控制由当今的数字鸿沟所引发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信息差距(2019河南大学440论述)
(1)社交范围扩大化: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在科学原理认知方面起点较低,因此其能从有关网络信息消费和网上讨论参与中,相比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言,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是有助于缩小人们在科学理解方面的认知差距的。
(1)在互联网的接入上,由于购买电脑设备的费用和接入互联网的费用相对三大传统媒体来说比较高,因此导致经济富裕阶层更有条件使用互联网,从而造成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知识沟在拉大。这一点在我国城乡地区的表现尤为明显。(2)传播技能差异扩大: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往往是较为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或相互之间的简单组合。而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样态已经变得空前丰富,除了最为基础的图文、音视频之外,还出现了VR、AR等新兴传播形式。“新媒介素养”还主要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3)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传统的“知沟”假说认为,受众已有知识储存越多,对于新知识理解越快,这一点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仍然成立。(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在互联网的使用上,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在使用互联网时更具有主动性,偏向于信息搜索、新闻浏览等功能,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偏向于网络的娱乐功能。其次,性别、年龄、职业也是带来互联网使用上差别的因素。这些差别造成了互联网理性使用者和非理性使用者之间的知识沟在拉大。“信息茧房”、“回音壁效应”也可能加剧民众在科学原理认知上的差距。(5)信息总量膨胀式增加:网络媒体具有海量性、互动性、多媒体与全球化的特征,从而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总量的急剧膨胀,这就造成了已有的知识沟尚未填平,新沟又不断产生。知识沟不仅在程度上加深了,在数量上也增多了。①政府/社会:开展信息扶贫,加大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投资。同时借鉴成功国家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维护信息主权,新型信息秩序的活动。②受众: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新媒介素养”,培养对严肃新闻的兴趣,阅读能力和传播互动能力。③传播者:利用社会化媒体的“精准化”和“分众化”的特征,保障传播活动质量。强化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讨论空间”,增加信息偶遇的机会。④传播渠道:调查研究信息渠道差异对知沟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采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媒介事件:“媒介事件”在1992年《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由戴扬和卡茨提出,他们“媒介事件”定义为“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戴扬和卡茨分析了三种主要类型的媒介事件:竞赛、征服、加冕,他们所说的“媒介事件”是指被电视直播的、“带有明确展演性特征并遵循特定规则”的事件。2007年,戴扬和卡茨对“媒介事件”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冲突、幻想破灭、脱轨”三种类型。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标志着传统媒介事件“不再独霸天下,而要和其他事件共存于同一媒介空间中”。
- 简述媒介事件的特点和作用(2019北京师范大学440简答)
单独考察媒介事件的题目一般比较基础,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答题要点用在简答或论述题当中,所以要学会分析啊。拉斯韦尔的“三功能”: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①环境监视功能;②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的“四功能”: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中,在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基础上提出了“四功能”:①环境监视②解释与规定③社会化功能④提供娱乐。(今年也是赖特四功能说的60周年)施拉姆对媒介功能的概括:他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接受或拒绝他们;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出版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强调了三种功能: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③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对新闻传播功能认识的深化过程(2019大连理工大学334简答)
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析人民网微博账号报道南极考察坚持的原则(2019厦门大334简答)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提出的大众传媒负功能(2019浙江大学440简答)
拉斯韦尔关于大众传播的功能观,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2019安徽大学440简答)
拉斯韦尔与默顿的关于传播的功能的观点(2018北京大学学硕简答)
同学们发现了吗?这道题就是送分题!考察这道题目的院校虽然多,但是都是基础知识!!《传播学教程》第七章,记不清的再去看看!!每一种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形式本身就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变革,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介本身才是有意义的信息。麦克卢汉的媒介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语言、文字、印刷物、广播电视、交通工具,甚至住宅、都属于媒介范畴。他认为一种传播媒介的‘内容’经常是另一种传播媒介。例如,写作的内容是演说,就像手写的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而旧媒介只有在新媒介出现以后,它的特征才会凸现出来。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它们对人及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样的延伸是器官、感官或曰功能的强大和放大”。在他看来,媒介的任何发展都有延伸人类五官的功能。麦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部落社会”(口头文化):听觉是最理想和最平衡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他认为,如果因为使用媒介而使人的某种感觉器官延伸,人类就会处于感觉不平衡的状态。“脱部落社会”(拼音字母和印刷):拼音字母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和视觉分离,推动人对事物的抽象和深层认识,但此时人的总体感觉能力失衡或下降。“重返部落社会”(电子媒介):人类重新恢复了口语交流的传统,电子媒介时代感官延伸是整体的延伸,神经中枢的延伸。(感觉平衡轮)从另一个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它们会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独特的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信息系统的统合意味着社会信息系统的巨大化和人类对其控制的间接化。(全球信息管理需要各国广泛合作)冷媒介和热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对分类标准,麦克卢汉并未进行明确的界定,一种解释是: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尽管这种分类并没有多少科学和使用价值,但它启示我们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热媒介:讯息清晰度高,不需要接受者投入较多的想象力。Eg:照片冷媒介:讯息清晰度低,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缺失的讯息。Eg:漫画从受众感觉上来看,最基本的是参与度,清晰度只是由参与度引申出来的标准,而清晰与模糊也是相对而言。从受众参与程度看,热媒介具有排他性,冷媒介具有包容性。 地球村:麦克卢汉认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使人们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的接触交流。整个世界似乎浓缩成了一个“地球村”。 内爆: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内爆指界限的模糊,是电子媒介作用下人对事物整体感知和思维的特性以及各种社会功能的聚合效应。内爆是消除所有界限,地域区隔或差异的后现代性过程。两个维度:(1)物理空间上,媒介使人的感官得到延伸,因此,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消失。(2)虚拟和现实之间界限的模糊,即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的模糊。
- 简要阐述麦克卢汉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差异(2019同济大学440)
- 麦克卢汉理论和学术价值、社会意义(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440)
- 新媒体时代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理论)
- 针对机器写作,谈谈你对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的理解(2018年浙江传媒学院334)
- 新技术形势下,麦克卢汉的理论有何意义和启发?(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440)
- 麦克卢汉提出了什么理论,结合微信讨论一下在当代的适用性(2018年中山大学学硕)
- 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概要和意义(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440)
新媒体时代,人的延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演变方式(比较常见的考点)① 以往出现的媒介使人类身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了延伸,新媒体时代,体现在“聚合”二字。多媒体的应用方式,网络融合的前进态势,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全新体验;另一方面,人的感觉体验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很好的“叠加”,媒介不再是一个人的延伸,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延伸,自媒体是个人感觉的延伸,同时又是无数个自媒体的聚合。② 新媒体自身的延伸拓展本身就是一种外延式的人的进化。③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不仅是人的感官延伸,还是神经中枢的延伸,甚至是“现实”的延伸,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某种程度上的复制。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似乎印证麦克卢汉的语言的实现。
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出发解释人的行为是片面的。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这种理性会反过来对感觉以及它们的延伸形式的媒介产生能动的制约作用。(1)搭建了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框架,并提出了早期理论。1962年,施拉姆出版《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在本书中他对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表示高度肯定。施拉姆认为,大众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五种具体作用是:能够让人们把大量有用的信息充分地传播到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中;能够开阔大众的眼界,助长移情作用;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的目标和面临的困难上;能够树立个人和民族的雄心;能够创造发展的气氛。施拉姆还指出了大众媒介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应当承担的几项任务:第一,大众媒体应当被用来塑造一种国家情感;第二,大众媒体应当扮演国家计划的喉舌;第三,大众媒体应当担负教育责任,让人们学会必要的技能;第四,大众媒体在扩展市场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五,大众媒体应当帮助民众适应计划成功后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变化;最后,大众媒体还应当教育民众具备主权意识。(2)推动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1958年至1960年间施拉姆做了11项关于儿童与电视的研究,并于1961年出版专著《电视对儿童生活的影响》。这一研究呗德弗勒看做“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经验研究。这项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强调儿童的电视收视行为通常不是被动的,是儿童在试用电视而非电视在利用他们。儿童选择电视可满足其三种需要:娱乐、获得信息、增进社会交往。这一研究承袭了赫尔佐格、贝雷尔森和卡茨的理论传统,基本指明了“使用与满足”理论日后的发展方向。(3)在传播体制方面提出读到的见解。施拉姆与他在衣阿华大学的同时赛博特、彼德森一起建构了传播的四种规制,他们一起出版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名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他们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重大贡献(2019年上海大学专硕334)
施拉姆(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专硕440名词解释)
施拉姆选择四大奠基人的原因(2018华东师范大学440)
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2017年浙江大学334)
施拉姆的贡献(2017年华中科技学440)
蛮简单的,主要考察的是施拉姆的贡献和对施拉姆的评价。施拉姆的学生、传播学者坦卡德曾经对施拉姆有过这样的评价:“施拉姆对这门学科的最大贡献或许并不在于他自己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理论观点很重要,而在于他对传播的核心问题所勾勒的学说框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使这门学科得以完善。”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创始人,“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其贡献为:1)把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了传播学,这是最大功绩。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2)不断著书立说,拖进传播学的壮大,主要著作有《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3)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局限:出于自己的偏好,从一开始就片面勾画传播思想的基因图谱,封杀了传播学许多可能的发展方向,束缚了传播学的全面发展,技术主义范式和批判传统一开始被忽略了。
编辑 | 叶子学姐
策划 | 元元学姐
主编 | 元元学姐
总编 | 墨墨学长
参考资料 |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文章声明 | 木铎新传不对相关概念及其涉及的事件进行是非判断,撰写文章只探讨文化及事件本身;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