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晓燕:《忆读书》
原创作者:李晓燕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忆读书》
我母亲虽没有上过学,但对我们姐妹的学习从未放松过。印象中母亲是个极其厌书的人,理由便是影响正经学习。小时候,家里穷,哪有闲钱买“闲书”,我和姐姐都是在别人家匆匆看几眼画报回家的;上了初中之后,母亲越发厌恶我读“闲书”,经常会趁“帮我整理书包”时不时翻我书包,会借查看我学习之机四下打量,而我就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一般,英语书下放着小说,一边陶醉于小说的情节,另一边又竖起耳朵机警的听着门外的异动,稍有点风吹草动,立即一本正经地念着“ABC”,终有一日,忘记因什么事和姐姐闹翻,被她举报,这招再也用不得,那时的我对姐姐此举是恨得咬牙切齿。没多久,深深沉醉于书海的我又想出了新招:睡觉后在被窝里缩着打着手电筒看书,结果便是今日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忘不了,被母亲发现的琼瑶小说被扔进灶坑烧掉时痛哭的那一夜;忘不了,初中毕业考试结束的那天下午,躺在床上正大光明地看着《天龙八部》时的惬意;忘不了,那时学校门口的小小的梧桐书屋经常被租书的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忘不了,那时的图书馆一年只要10元押金难住了我们这些“穷学生”……最忘不了的,还是读书后的那种满足,现在想起,还是想不出来怎么形容那种心情。还记得工作后不久,听过关于信息写作的一场培训,培训者谈到,人要看八类书,还就各类书对人的影响侃侃而谈,坐在台下的我听得是热血沸腾,除了老师之外,似乎那是第一位让我觉得是“浸润书香”的人,我第一次觉得书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然而时至今日,如果要形容我现在与书的关系,有一句话再合适不过—“书非用不能读也”。我的书桌上经常摆着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个合格的班主任》之类专业书籍;摆在案前,也不代表着真正时时翻阅,偶尔翻阅也是教学中困惑实在难解时,翻到那一章找到答案匆匆读完了事,我成了一个卑微的“教书匠”。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却总是以“太忙了”“哪有时间”之类为借口逃避着看书;慢慢的,再看到厚厚的书籍时,总是静不下心来将他读完。偶尔看书,总是为了工作。现在想来,“书非用不能读也”真是人生一大悲哀!工作以后,经常有各类专家、领导在大会小会上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一类的话,所以,读书成了硬任务,因为完成任务的读书笔记不知抄了多少万字,因为完成任务的读书心得不知编了多少篇。越读书,心里越虚:自己懂得真是太少。再看看今日大阅读背景下的各种读书,我越发觉得,我们那个时代虽然物质匮乏,阅读也从来没有被戴上“有意义”、“有价值”“提升阅读理解力”“提高成绩”之类的光环,但我们对书的热爱那是发自心底的。特别喜欢白岩松就读书说过的一段话:时隔二十四年自己再看《曾国藩》的时候,发现大部分情节居然都忘了,但是那部书里相当多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他的价值观。学习、读书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以为很多细枝末节都忘了,但是它已经牢牢地塑造了你。阅读后那种不可言喻的愉悦、满足,那是在手机上的碎片阅读无法永远达到的境界。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简介李晓燕,小学老师,喜欢随性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