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民间楚戏窝子们的有趣行规

许许多多楚剧爱好者至今仍活跃在鄂州城乡,尤其是华容、葛店、泽林、碧石、汀祖一带,被人们誉为“楚戏窝子”,传说他们的祖师爷是唐明皇。

  这些业余的楚戏班子,只要有人组织,便会招之即来,来之即演。一些大姓的村落,通常要选在每年的“月半”、“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以及“迎家谱”、“接太公”时接班子搭台唱戏,其间有许多行规和讲究。

  比如接来的班子,要唱就唱三五七天,双数的日子不宜;临时搭建的戏台,其朝向一定要面向东或坐北朝南,意图吉利;正式演出前,一定要长时间演奏“闹台锣鼓”以昭告乡里。

  有趣的是正式开锣时,首先出台的是一位丑角,其表现形式为“拜四方”,意为敬拜祈求山神土地和过往神灵,以保一方平安、人寿年丰,紧接着便是正式演出。这种丑角“拜台”形式,最后一天还要重复一次,一来表示几天的演出正式结束,二来代表戏班子向乡亲们表达谢意。

  最有意思的是,在整个演出中间还要穿插一个“送腰台”活动。所谓“送腰台”,即湾子里家家户户,利用演出“换场”的空隙,将一盆盆一碗碗鸡、鸭、鱼、肉、蛋、菜之类的食物或糕点送上戏台,以示犒劳;有的地方还要同时送上一盏小油灯,俗称“送亮子”,寓意称赞演员个个都是“聪明的戏子”。

  当充满友情、热情的礼物摆满戏台的时候,所有的演职人员都要站出来热烈鼓掌以示谢意,一时间,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的掌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那种浓浓的乡土文化氛围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