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王继伟 |东关桥,等你在春风中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一座古桥都是一部不会说话的历史书
...
安和桥 宋冬野 - 安和桥北
别有一份多情
...
| 执著地守望着乡愁 |
///
文 | 王继伟
很久很久以前,汝河从淮河的北岸分离出来,在千里沃野的淮北大平原上纵横驰骋,恰巧在古城汝南拐了一个弯。汝河湾就像一个沉醉的睡美人,静静地躺在淮北平原的臂弯里,一梦千年。
汝南县城东关老汝河上有座古石桥,人们称是“济民桥”。据《汝宁府志》载:“济民桥跨汝河之上,旧为木桥,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府钱钺始易以石,隆庆之年圮,知府陈廷光重建。崇祯六年知府黄元功修,兵乱复圮。顺治八年同知高异辰重修。”又据《汝阳县重修汝东桥碑记》记载:“大桥始工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落成于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东关古桥桥墩和东西两边,不是方方正正的石条,而是圆柱体,一头大,一头小,两头有磙眼,过去农村麦收打场用滚圆的石磙。很多人对此纳闷,其实,这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古城汝南被汝河从北、东、西三面环绕,元代以前,汝河水大,可行舟船,大船可北上陕甘,南下江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原来汝河东关根本没有桥,水大流沙也多,不能修桥,人来车往都是靠船摆渡。元世祖忽必烈至正三十年(1394年),截断北汝河入沙颍河,只剩下南汝河,水量大减,于是在东关修了一座木桥。明朝在汝南设立汝宁王府,来往汝南的官员百姓和商贾旅人大量增多,东关木桥已远远不能满足通行需要。纷纷要求改修为石桥。朝廷下旨,限期要求汝宁府当年冬天完成。知府一见圣旨,顿时魂飞魄散,马上找来当地的几个石匠,要求他们连夜到河边勘察,冬天必须完成,否则全家问斩。
那几个石匠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不敢怠慢,立即回家交代了后世,就在河坡里搭了个窝棚。其实,建桥方案他们早就弄好了,缺的是石料,况且,汝南地处平原腹地,离山较远,那时交通运输不方便,马上又要过年了,就是在山上打好石材也很难在年前修好。白天几个人在河坡忙乎,晚上留下老石匠看场。
一天夜里下场大雪,老石匠一个人正熟睡着,忽然被一群哼哼唧唧的猪叫声惊醒。他挺纳闷,大冬天又是大半夜,这河坡里哪来的放猪的?一会儿,他听见有人敲门问:“老人家请给点吃的吧,我是个放猪的,下雪迷路了,三天没吃一点饭了”。老人赶忙起来,把自己晚上剩下的两个馒头递出去说:“你将就吃点吧。天太黑,雪又大,别冻坏了,你先住下,等天亮了再走。我眼神不好,前面不远有好多棚子,你把猪就赶那吧”。
第二天早晨,老石匠起来,感觉有些异样,赶猪早已不见人影。东关大桥的桥墩全部由一个个滚圆滚圆的石磙砌成,石磙上还有猪蹄印呢。原来,昨晚赶猪的是八仙之中的张果老,他听说汝南东关修桥缺石料,特地前来帮助的。
这是我小时候听老人讲的。传说总归是传说,但东关大桥确实大量使用石磙垒砌,这一现象令好多人费解?
现在,济民桥依然位于汝南县城汝宁大街东端,俗称“东关大桥”,是横跨汝河之上的一座大型明代石桥,也是汝南东西交通的咽喉。500多年来大桥上商贾来去,大桥桥墩亦由青石滚垒砌。该桥为五孔实腹联拱式,桥长55米,宽7.3米,高11米,整个桥均用长条青石砌筑。虽经数百年洪水浸漫冲刷,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年的白灰膏,至今仍牢牢地“牵挂”在青石之间,用手指去抠还十分坚硬。
东关“济民桥”,比北关“宏济桥”要早几十年。
另外,济民桥东边有个“六尺巷”,不知起于什么时候。但“让一让,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户晓。据说一户人家建房,挤占了邻家一墙之地,邻家气不过便和那家论理,一来二去闹得不可开交。建房这家情急之下修书一封找在京城做官的亲戚撑腰。在京官员亲戚即刻回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家人幡然醒悟,甘愿让地三尺。而邻家得知此事也非常惭愧,也立即将院墙后移。就这样你退我让,原先院墙所在的地方就变成了一条宽可行人的巷子。你可能觉得这个故事有抄袭之嫌,的确,这个故事有多种版本,“六尺巷”又叫“仁义巷”,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到踪迹,这说明汝南的老百姓自古就有向往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崇尚宽仁礼义。
每一座古桥都是一部不会说话的历史书,从明代至今,位于汝南县城的两座石桥成为县城居民对外出行,发生战争,商贸往来的历史见证。无论是历史上战火纷飞的岁月还是和平年代岁月静好的模样,这两座静默的石桥镌刻下太多的往事,也见证了汝南这座古城的过往与未来。
两座石桥在设计和建造上考虑了实用与美观等因素,桥面构造从侧面可分桥栿石、仰天石、桥面石三层,为青条石漫砌;两侧有望柱二十六根,望柱上面各雕饰桃形状柱头和石狮子,桃形状柱头较多,石狮子较少。总体来说,济民桥和宏济桥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两桥结构、艺术设计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济民桥在桥墩的分水尖上有分水兽,在空腔中不用青砖镶砌两壁。桥的栏板以上下两块青石板拼成,望柱的柱头以桃形为主,栏板的雕刻以动物、花卉为主,其他纹饰作陪衬。而宏济桥在桥墩的分水尖上却没有雕刻,以沙岩石筑起,在长方形的空腔中两壁用青砖镶砌。桥栏板由一块青石板拼成,望柱的柱头以狮子和须弥座为主,栏板雕刻以吉祥纹为主。河底以青条石、灰沙岩石奠基。两桥的设计严谨,构造精巧,显示出了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仍然屹立在汝河之上,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2019年10月7日,汝宁石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汝河湾的春天是从河里冒出来的,当春风吹绿了两岸的庄稼,岸边的小草也露出了尖尖的叶片,像似在证明它在春天的存在,绿树丛中,一群鸭子“呼啦啦”地扑向河面,静静的河面上泛着粼光。
春雨如丝,轻轻地洒落在这古香古色的桥上,别有一番风韵,别有一份多情。因为有了飘洒的雨点,这座古桥显得澹静而写意。
汝河,不是那种源远流长的河流,在水系纵横、河网交错的江淮流域,她实在是一条寻常的河。汝河,从豫西南崇山峻岭之间蜿蜒而出,带有山姑村女所独具的质朴而恬静的心性,当她缓缓流过远山与孤村时,自有一番田园牧歌式的幽雅与飘逸。当然,在雨水丰沛的夏季,她也展示过急流滚腾、浩浩汤汤的雄浑气势,不过,那种浮躁和喧嚣并非它的本性。怀春时节短暂的张扬过后,一切复归平静。
东关桥就像这汝河水,悠悠岁月中,注视着日出月落,执著地守望着乡愁。
(图片来源:@王继伟)
王继伟, 笔名荆北,河南省汝南县作协副主席,驻马店市作协理事,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雷锋报》特约记者。 至今已发表散文、诗歌、小说500余篇,多次获奖。出版散文集《荆北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