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德

事物得之于道谓之德,道有天道人道,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道顺应天道即是德。德是衡量系统平衡状态的标志,包括系统内部结构、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层平衡。“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若是目标,德则是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能量。而万物遵循平衡之道才能存在,这 “德”是一个人平衡的能力和能量,包括平衡自己内心+与他人+与环境平衡,其中最重要的“德”还是平衡内心的能量。天人平衡为生存是大德——顺其自然,人我平衡为名利是小德——顺其人性,内心平衡为储能是厚德——全靠修行。

道之在我谓之德,一个人得道有道就是德。所以,“德”也是衡量一个人平衡状态的标志,是用于表达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是否符合道、遵行道的概念。有利于平衡、有利于生存的就是德——平衡的正能量,反之则是无德。对个人而言,“德”是其保持身心平衡的功夫,是与他人协作求生存的能力,是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能力,是解决各种不平衡问题的能力。德是一个人平衡的正能量,至少包含心力定力能力。

《老子》有关“德”的论述:

二十八章: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

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五十九章: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六十章: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六十五章: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六十八章:是谓不争之德。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0)

相关推荐

  • 春秋繁露·天道施第八十二注

    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圣人见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应万,类之治也.(类,比类也.<荀子·王制>曰:"以类行杂,以一行万."苏舆注类犹统类,非也.统类之语出< ...

  • 【经典收藏系列】老子《德道经》道篇

    老子<德道经> 道 篇 四(sì)十(shí)五(wǔ)章(zhānɡ) 观(ɡuān)眇(miào)(1) 道(dào),可(kě)道(dào)也(yě),非(fēi)恒(hénɡ)道(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天道

    老子说的"道"分"天之道"和"人之道".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两种存在模式:天之道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宇宙万物":人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圣人

    老子说的"圣人"是彻悟平衡法则之人,是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老子希望统治者能遵循平衡之道来治理天下.圣人之道是天之道与人之道之间的一个过渡.天之道:生存智慧→求存求活:人之道:剩余智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雌弱

    老子中常常出现:慈.俭.后.雌.柔.弱.虚.静.卑,还有:下.退.愚.拙.讷.曲.中.谷.洼.少.辱.蔽.贱等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老子从自然平衡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一些人之道效法天之道的具体方法.经验和对策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无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有为"就是瞎折腾,"无为"就是不折腾.折腾是为了求名求利,老子反对瞎折腾,主张清静无为.老子认识到人类的&q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有无

    老子一章就提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组成系统的物化部分.无:决定系统性质的平衡法则.万物由有形的物质构成,但万物构成之结构和性质是由无形的平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智

    老子的"智"是人类的"剩余智慧",与之相对应的"明"是人类的"生存智慧".老子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都是建立在"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玄

    读老子五千言,数"玄"字最玄乎.魏晋有玄学,尊易经+老子+庄子为三玄.这玄学也曾主流过国学一千多年,一直到宋代后期才让位于理学.老子的"玄"并不玄乎,如非常幽冥 ...

  • 道可道-前言-破译老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人类需要读百遍的有字书不多,惟<老子>读百遍还不够.这一是因为<老子>难懂需要读百遍,二是因为<老子>美,值得读百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