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作品《童年记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童 年 记 事
文/王伟
年少的我家里是很贫穷的,那时候爷爷有点经商头脑,做豆腐卖,以便于解决生活上的拮据,贴补一大家人的日常开支。
天上的星星出齐了,爷爷就蹑手蹑脚地从炕上起来,他拉亮了灯,穿好衣服,提着罩子灯,从牲畜圈里牵出一头驴来,把灯挂在棚子下的钉子上。毛馿嗅着他的气息,极其温驯地任他套上馿套,戴好捂眼的蒙布,把长长的缰绳绑在磨盘的小孔里。然后,用一根棍顶着馿的下巴,牢牢地系在磨盘上。套好馿,爷爷在磨口下支上铁桶,吆喝着馿,馿才开始慢慢地走着。他赶紧从身边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清水,倒在磨眼里。用刷子涮洗着磨盘上的污垢,把流进桶里的脏水倒在地上。然后,从身边的缸里添泡好了的黄豆,开始磨起豆浆来。毛驴有条不紊一圈圈地走着,黄豆、水从磨眼上潺缓地渗入磨心,磨盘上渗出层层鱼鳞状的豆汁。他一下一下每隔三两圈就用小勺朝磨眼上添着黄豆。
爷爷把磨好的豆浆提到屋内,在垒好的木桩上绑好用纱布做好的过液包,然后,提起浆桶小心翼翼地把豆浆缓缓地倒进包里,接着忙扶正包,放下桶,这才步伐蹒跚着走到锅灶边,摇起豆腐包,过滤豆汁。摇了一会,他想起什么似的,忙用铁勺从油缸里舀了一勺清油,放在灶台下的炭火上烧热,倒进豆浆里,只听得呲呲啦啦的响声传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据说,这样有利于过滤豆汁。又给豆腐包内添些清水,用勺使劲搅动一下,让水和豆渣充分混合后,用夹板使劲一夹,倒出豆渣。这才坐到炕边,稍微喘口气,解开内衣纽扣子,用上衣襟摆胡乱地扇着。过滤完豆浆后,爷爷把豆渣倒进一个大盆里,就拆纱布卸载包架。
太阳从山顶上升起来的时候,爷爷烧开了豆腐锅。灶台上被重重的热气所笼罩着,四周的蒸汽旋转而升螣。他的衣襟敞开着,用水瓢舀着酸水,那是用菜在缸里泡出来的水,用现在的话来讲算纯绿色的。把酸水缓缓地注入锅内,顺着水势轻轻地搅动着,浮起来的豆腐脑在水瓢的牵引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着。液面上不时漂起一堆堆白嫩嫩、水淋淋的豆腐脑。点好豆腐,爷爷把灶膛内的大火把退掉,让文静的火缓缓地烧着。端起放在锅台上的一碗豆腐汁,咕咕嘟嘟的一气喝完,心里顿觉轻松了许多。看了看摆在桌子上的钟表,就到外边劈柴去了。
庄稼人过日子最讲究也最注重烧陈柴,以柴聚柴就图个吉利。年年家家户户在农闲时候,拉着牛、驴,套上车去山上砍柴。都在年前早早地拾够一年用的柴,柴堆垛得整整齐齐,这就是山里人的好处。守着山就不缺柴,家家都是半边屋子半边柴。爷爷很利索地从柴堆上抽出几根干柴,“噗噗通通”的扔在地上,把柴垫在木墩上,然后,拿起斧头劈柴。用脚使劲踩住祡,斧子“咣唧唧”的剁进柴里,每次只劈下点点碎柴,但他仍很执着地费力地干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放学后,我们几个很懂事地把劈下的柴抱进屋里。包豆腐了,小弟搬来一只塑料盆,放在地中间,又给盆沿垫上两根木棍,妹妹把筐子在盆上放好。爷爷从桌上拿来早已泡湿的纱布包,在筐底铺好。让我们几个分别扯住四只角,用手缓缓向上提着,一切准备就绪,就用盆子端着点好的豆腐脑往筐里倒。豆浆水刷刷地从筐子里流进盆中,舀完锅里的豆腐脑后,爷爷给锅里添了一瓢水,和我们一起把包豆腐的纱布相互交叉缠在一起,爷爷吩咐一声,然后,大家一齐用力挤着筐内多余的水分。停了一会,又松开纱布,重新把纱布缠在一起,盖上木篦子,给篦子上压两块石头,石头上再垒上几块砖,这才松开手,豆腐也就做好了。
入冬以来天一下冷了许多,天空阴沉沉的,低低的和山头接在一起。葫芦河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灰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村子,没有一丝活气。西北风吹来的凌烈寒风能把地上的土旮旯冻成铁疙瘩,连路两边的树也蔫了,挺在路边象一具具木桩,没有一点活力和弹性。但是,河边的住户只要一进家门,可就不在乎屋外世界寒潮的肆虐了。住在沟岔里的人们山就成了抵挡寒潮的一座天然屏障,在山沟里就像住在温室里一样静怡。人们全都蜷缩在自己家里猫着,窑洞里,土炕烧得热哄哄的,地中间在盘一个炉子,生上火屋里暖得都不用穿棉衣,泡一壶茶,慢慢地品茗着,也喝得是有滋有味;使你暫时忘记外边是吹气成霜冻裂地皮的数九寒天。寒风摇撼着山野,像要把整个大地翻个过儿似的,唧唧喳喳私语的小树林里吹过尖利残酷的寒风,黯黯的天空,山背后突然腾起一片雪雾,冷风推送着一大片浓黑的乌云,一会就遮得天昏地暗。
有的山上都落下了一层雪片,虽然不如瓦房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但那一片片洁白的光彩却使人感到旷野的清寒。冷森森的雪花撒进千家万户,有的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雪花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翻滚着铺天盖地而来,飞舞的雪花来往冲撞,不知它是揭地而起,还是倾天而降,整个世界混混沌沌茫茫一片,大地和天空被雪混成了一体。雪厚厚的掩埋了村舍,地上整齐地铺着一色的洁白。人走上去成了多余的丑陋,在山坡、河滩上多出些本来没有的难看。玉米地里的牛粪、土块顶着落在头上的少许雪块,倒也添了一种装扮。雪的冷这时候才有了真正的威慑,天下、地上都是它的力量,所到之处冷过去寒了尘世,也冷了人老几辈过过来的日子。家家门前找不到外人的脚印,显得路稀人断。人心都冻透了,说话吐声硬梆梆的戳人,只有眼睛里装下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人才变得有了人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爷爷拉着车子又走巷串村去卖豆腐,身上已重重地罩上一层银白,头发上的雪开始融化,雪水顺着发沿一滴滴的往下落,双手让雪完全湿透,十指冻得又粗又短。车子轧在雪上,发出吱扭扭的响声,他肩上的拉绳紧紧的绷着一步步艰难地走着,身后响起车轱辘轧雪的声音。进了村,放稳车子,稍微喘息了一会,就放开嗓门大声吆喝着,“豆腐,卖豆腐……”听见喊声,村里零零散散地走出几个买豆腐的人,有的用盆子装些豆子来换。
“大爷,进屋暖和暖和。”有的买豆腐的人热情地说。
“不啦,这点豆腐卖完就该回家了。”说着,爷爷就拿秤盘秤豆腐。他用一块湿布擦净秤盘,双手利索的割下豆腐放在秤盘上称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家档案
王伟,出生于70年代,闲暇之余喜好舞文弄墨,1993年《延安日报》发表《刘三嫁女》。并在《陕西日报》刊登《农民难当》获得反响,先后在《法制周报》、《文苑》、《陕西广播电视报》、《人民作家》等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新闻数百篇。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 赞赏总金额的6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无稿酬。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7日后,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特别说明
1、因为“作家驿站”,初学者可直接注明,视情况帮助和推荐往平台及纸刊发表,或入 作协。
2、本平台刊发文字,随时可往《神韵》、《百姓瞭望》报纸推荐。
重要启事
本平台拟出版文集《作家雅文》一部,所有文学爱好者皆可投稿,入选者每页认购文集2本;文集暂定价:45元/本。择优选用,稿满为止。来稿请标明“出书投稿”,否则当普通投稿。入选者全部颁发《作家驿站》优秀等级证书。
投稿邮箱:1146596930@qq.com
《作家驿站》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zjyz5225,关注我们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