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沣西实验学校教师刘雪艳:深度探究“教不会”现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朋友小李是名小学数学老师。期中考试试卷下发后,小李惊喜不已,考题竟然是自己组织学生复习时做过的一套题目,原原本本,一个字没变。这套题,复习时学生自己做过一遍,小李在课堂上专门辅导过一遍,学生还对做错的题目进行了认真的改错,对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小李又精讲过一遍。小李想,做一遍、改一遍、讲两遍,四遍之后,全体学生应该全部掌握了这套试题,这真是百年难遇的巧合呀。想到这里,小李的“惊喜”中冒出一些“担心”:万一全班学生都考了满分,我是否需要解释、我该如何解释?全班满分是否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全班满分这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首次,我是不是创造了奇迹……从看到考题的那刻起,小李的内心就难以平静。

评卷很快结束,各班的成绩出来了,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小李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全班43名同学,满分5人,最低分60分,均分88分。综合考量,自己班的成绩还处在组内中游水平。天呐,辛辛苦苦半学期加上百年不遇的巧合,竟然得到如此不堪的结果,她陷入了无法自抑的伤心和无助。

其实小李的困惑不是偶然的。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抱怨学生“教不会”,讲了好几遍的题目,再次遇到时继续出错,让人费解,更让人难以接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是一种值得深究的现象

从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分析,“教不会”的原因莫过于学生、教师、内容三个方面。学生方面主要包括知识基础是否具备学习新内容的前提、听课过程是否专心、思维是否主动参与、课堂上是否听懂学会等;内容方面主要包括难易是否适当,是否与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起联系,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或重构等。这两个因素相对比较明了,出现问题易于觉察和判断,调控也比较容易。“教不会”更多地与教师的教相关联。要从教的过程探究“教不会”的原因,必须清楚下面几个重要问题:

1.讲完了不代表听懂了。“讲完”只表示教师按既定方法和流程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讲授。学生是不是“听懂了”,则取决于教与学互动的结果,取决于教对学的影响效果。因此,教师讲完了,学生不一定听懂了。教师一定要有这种自省意识,在讲的过程中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万万不可认为自己讲完了,学生就一定听懂了。

2.听懂了不代表会做了。“听懂”只是学生明白了老师所讲的内容,知道了某个知识点的本来意思,属于认识层面上的问题。而“会做”是对知识的学以致用,属于应用层面上的问题,是更高层次的“懂”。“听”和“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认知领域,如果混为一谈,就无法把握教学效果。

3.当堂会做不代表课后会做。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当堂会做”,有的是自己确实掌握了知识本身及其应用,也有的是因为有老师的随堂点拨和辅助,有范例的参照,特别是老师对某个关键步骤或易错点的提醒。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时,没有老师的辅助,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如果课堂上学得不扎实,出错就在所难免。

4.今天会做不代表明天仍然会做。因为遗忘客观存在,必然发生,所以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重点知识、重要能力,例如识记复杂的生字、运用数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等,教师必须根据遗忘规律,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复习,才能让学生保持记忆。

5.如何判断学生听懂了学会了。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能力听懂了学会了,至少会有如下表现:一能精准识记。即能准确把握知识能力的关键点和易错点,并能依此加以区别,自我提醒;二能正确默写。无论是字词句,还是公式算式定理,能在没有任何参考和提示的情况下,正确无误地默写出来;三能准确识别。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变式,能够在一组相似对象中迅速准确地区分异同,找出目标,不发生相似性混淆。四能正确转述。能用自己的话语正确全面地表达知识能力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原文。五能独立运用。在没有指导和提示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力。这五个方面,任何一个达不到,都会发生“教不会”现象。

6.课后错题说明什么。某个学生课后作业出现错题,有可能是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时分了心;更有可能是教师的讲授学生听不懂,或者能够听明白,但由于教师的进度太快,学生的理解速度跟不上教师的进度。总之,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区别对待,不可简单归咎为“教不会”。

7.第二遍应该如何讲。教师讲了一遍学生还出错,不少老师会讲第二遍。但第二遍如何讲,则决定了第二遍的讲解是否有效。毫无疑问的是,把第一遍的方式再重复一次,大多是无效行为,因为没有“对症下药”。所以,教师决定讲授第二遍时,首先必须明确这次讲授针对什么情况进行。如果针对学生“跟不上”,就要降低进度,放慢速度;如果针对学生“听不懂”,就要更换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教师不明缘由的盲目重播,是导致“教不会”的重要成因。

这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现象

要想避免“教不会”现象的发生,教师就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下功夫。

1.高度重视集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注意力是教师有效施教的前提。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学生可连续注意的时限,又要利用无意注意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讲授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注意力。教师还要重视和善于组织教学。实践证明,采取讲练结合,让学生边听边写,手脑并用,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够延长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

2.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具体的教学任务,然后逐一落实。当自认为一个小任务完成时,要及时进行效果反馈。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甚明白,就要随即变换方法予以补教,确保当堂任务当堂完成,不可为了进度,无视效果,继续推进,造成质量上的“夹生饭”。

3.准备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备课时,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需要准备多种方法备用。当效果反馈中发现有学生没听懂时,立即采用备用方法予以补救,而不是把刚才的过程再重复一边。

4.尽量丰富内容变式。教师要善于给教学内容“变姿势”“戴面具”“换马甲”,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见多识广,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力在认知上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的变式越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高,在生活情境中学以致用的能力就越强。

5.善于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和容易出错的能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就要未雨绸缪,把可能出现的错误集中起来,让学生详细对比,相互区别,从而精准识记。特别在教学效果反馈环节,要善于出示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去辨析和改错,以探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6.善于听学生讲。对重点内容、重要概念和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转述,或者举出老师没有讲过的例子。转述和自主举例,都属于深度思维加工,需要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演绎或归纳,可以作为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学会的依据。

7.个别辅导必须基于学困成因。针对个别(少数)学生的辅导强化,必须弄清首次学而不懂的关键原因,基于这些关键原因,改变方法、调整策略、变换范例,重新施教。不同学生的学困成因可能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区分细化。唯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编辑:王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