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导学案编制的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下从“教案”到“导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导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各科的导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导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导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导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一个优秀的导学案设计,应具备以下显著的特点:
(1)目标明确——具体而明确(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四要素: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2)重点清晰——把握要准确(基于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表述到位,不能泛泛而谈);
(3)目标配套任务评价指标--好的目标具有导航的作用,评价任务指标的制定就是保证目标的最终实现。
(4)学法指导到位——精到而适用(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 ,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的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5)知识链接有效——简明并相关(目的性强、提升性强)
(6)问题探究性强——编写要精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宜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问题设计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即让学生通过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大体上来说,导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课标,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3、导学案编制的方法
(1)明确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导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同学科目标不同,要适当引入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导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目标配套任务评价指标--好的目标具有导航的作用,评价任务指标的制定就是保证目标的最终实现。
(4)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5)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导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4、导学案编写的主要内容
(1)学习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按照掌握的程度进行分类,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达到的目的。
(2)重点:突出过程与方法,关注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结论的本身。
(3)目标配套任务评价指标--好的目标具有导航的作用,评价任务指标的制定就是保证目标的最终实现。
(4)学习方法:对本节课使用的主要学习方法进行突出,如实验探究法、小组互助法等,使学生有据可依。
(5)学习过程: 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达标训练等。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习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导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导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4)达标训练,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一般是分为两组,题组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题组二重在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5、导学案编写中的集体备课程序
导学案编写中必须落实好集体备课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学科组教师对课时任务的分配可结合组内实际情况,提倡寒暑假的超前备课。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1)寒暑假备课,指教师个人先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个体备课: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根据课标和教材体系以及学生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及多种多样的学科探究方法、建构好课时及单元知识体系、符合学生学情的课堂巩固训练题组和达标检测题,设计教学程序,最终以电子版的形式将导学案初稿提交学科组。
(3)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意见将“导学案”修改后印刷。
(4)个人细备: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在导学案左右两旁规定的教学随笔处加注个人备课内容。
赞 (0)